其他

“90后”博导:“青千”助力青年科研

2017-08-27 科协改革进行时

“90后”的你,现在在干嘛?


两位出生于1990年的青年女性科研工作者,已分别入职浙江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成为最年轻的博导。


高智商、高颜值的标签,走上快车道般的成长轨迹,颇具含金量的科研成果,让两位“90后”女博导一时间成为网上热议的“人生赢家”。


细看二人简历便会发现,她们都是第十二批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入选者。相比去年年初公布的第十一批“青千”,这批入选者的年轻化趋势更加明显,不光“85后”的比例明显增加,还首次出现了“90”后。


以一斑窥全豹,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青年千人计划”,正在为国家输送越来越多年轻、富有活力的科技人才。


曾有统计表明,诺贝尔奖得主完成其诺奖成果的平均年龄大约在39岁。30岁上下的青年时代,无疑是一个人精力、体力和创造力的巅峰时期。若能在这一阶段获得尽可能宽广的工作平台、尽可能充足的经费支持、尽可能丰富的交流机会,这对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而言,将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窗口。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论资排辈”的痼疾仍未完全退出科研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多数仍然会配置给知名、资深的科学家。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羽翼初丰、摩拳擦掌的青年人才,往往会发现自己很难在起步之初争得一席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也在多年间呈现出明显的大龄化趋势。1994年的“杰青”当选平均年龄约37.3岁,到了2013年,这个数字则是41.8岁。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原本以发现、培养、引领青年人才为目的的计划,难免渐渐偏离初衷,变成对功成名就者的承认和表彰。


多的是锦上添花,难的是雪中送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针对40岁以下科研人员的“青年千人计划”就成为一个有力补充。再加上近年来“青千”的年轻化趋势,也许会有更多年轻有为的科技工作者,更早展现出自己的光芒。


对这些“青千”们来说,未来的科研道路显然会更为平顺。他们不用为经费来源、团队建设甚至实验空间一筹莫展,而可以及早起步,快速搭建团队和平台,尽快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这是一个令人快慰的前景,不过不要忘了,在第十二批“青千”中,仅有的两位“90后”仅占总人数的0.35%,依然是凤毛麟角。而“青千”申请条件中对“海外科研经历”的要求,也将一大批本土博士排除在外。


既然30岁上下的青年人才是最富创新激情和创新活力的人群,那么是不是应该开辟更为宽广的渠道,探索更为合理的科技计划和奖励体系,打造更平等、宽容、开放的大环境,让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有机会在最好的年华贡献最好的成绩呢?(郁竹)


来源丨科学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