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编辑手记 |“教育行走”的意义

2017-07-28 编辑部 新课程评论

「教育行走」在孩子们的歌声中拉开帷幕


PART 1


文丨谢琰(《新课程评论》杂志编辑)


7月21日-24日,我和孟孟于厦门参加了全国第三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


厦门大学曾是我高中时代的一个梦。


遗憾错过,却因缘际会,在这个夏天来到这座城市,回到学生时代,和一群教育人共同度过四天的营员生活。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感动于从大西北辗转30多个小时赴约的老校长;


感动于活动发起人谢云、张文质,还有很多位老师的热情和情怀;


感动于人与人的相遇。


冥冥中有一些奇妙的缘分,让我们与某些人发生联结,也许是遇到生命中的「贵人」,也许成为人生中的「伏笔」。


四天,留在心里的伙伴,某些话语,即便只给接下来的生活带来很微小的改变,但这也是意义。


一个一个的人,一盏一盏的灯。


这,就是意义。


  他们的光芒,照耀别人的天空。


活动属民间自组织的公益性质,26个省的500多位老师参加。大部分老师自费前来。


活动主要由谢云、张文质两位老师发起,没有盈利,还有支出部分(主要由承办校承担)。而今年是活动的第三年。三年坚持下来,如果没有对教育的这份热爱、热情,没有对教育人的惺惺相惜,这几位核心人物也不会走得如此之远。


他们自己参与每一项会务,叫得出大部分老师的姓名,对这些来自草根的薄弱力量,给予力所能及的爱惜、激励。在整个过程中,我确实看到他们的光芒照耀了一个又一个教育人。


   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更远。


在第一天的破冰活动中,有老师说到这句话。由此也开启了贯穿整场行走的诗意。


几天下来,老师们或歌或舞,或诗或酒,真有天南海北的江湖快意。有人说,心中跃动着美好愿景的人总能走到一起。也有人说,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最美,教育需要合唱。


活动之所以得到如此多的呼应,也是因为很多个体都在其中找到了存在感和方向感吧。确实,一棵一棵的树在一起才是森林。而行走,就是不断寻找更多更好的同路人。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因活动是自发自主性质,遇到的多是积极、好学之人。他们有着一定的成长觉悟,或正在觉醒的路上。与参加的大部分活动不同,这些老师都非常主动,在现场,在群里,十分乐于抒发自己的感悟和信念。


同宿舍的是两位年轻的老师,都来自农村,但很有才气,也很纯良。晚上卧谈时,她们都聊起教育现状的不如意,言语间满是无奈和迷茫。但温暖我的是,她们最后都说,越是如此,我们以后越是要互相鼓励。


于我,我愿意做那个唤醒种子、相信种子的人。愿意尽可能地给予她们帮助、激励。相信岁月可以见证她们的成长,也可以见证我们的。


   我们的远方


本次活动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同的嘉宾,不同的视角和故事,提供了不同的成长路径。


刘良华老师说要「身体好、性格好、学习好」。几位嘉宾也都谈到教师的「读、思、写、行」。还有大家非常喜爱的台湾陈香吟、深圳钟杰两位老师,其精彩背后是各自生命状态的饱满、丰富、有趣。


前段时间,艳姐提出,希望我们每人选个方向和主题,以后有意识地朝此积累和沉潜。记得当时就写下了「教师专业成长」几个字。所以,这也是本次活动于我的奇妙之处。


虽有很多局限和困难,但如遇见的这些老师们一样,会继续行走,朝着远方。


签名墙前留影


难忘的宿舍生活



PART 2


文 丨余孟孟(《新课程评论》杂志编辑)


1.


教育是一个行走的过程,是教师带领学生向教育目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教育不仅需要读书,通过大脑去获取知识,更需要行走,通过自身认知去获得体悟。


教育不能只锁在一所园子里,更需要行走在大地之上。


教育本身就是一场行走。出发就是目的,不忘初心就是成功,并没有外在的目的。


教师的生活就是行走。教育人的行走类似朝圣者的行脚,他们对教育的心是朝圣者的心,包括敬畏心、务实心、光明心。


2.


「教育行走」是内涵丰富的场域。


通过这几天全身心的体验,我们明显感觉到「教育行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场域,这个场域散发着浓厚的能量,吸引着每一个人。


其一,教育场。


「教育行走」是教育人的行走,是行走中的教育人。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人带着各自的教育梦想、教育理念和教育话语「汇流」在一起。有关教学、课程、学校等话题带着成长的味道,塑造出一个强大的教育场,激发每个人成长。


其二,文化场。


人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便携带着不同的文化特点。会聚在一起的「教育行走人」来自天南地北,也带来了天南地北的文化。关于饮食、方言、民俗等文化内容在一起交融碰撞,开阔着每个人的视野和见识。


其三,青春场。


真正教育人的内心永远都奔腾着青春般的生命活力。「教育行走」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快乐的开放平台。在这里,大家脱去了正襟危坐的严肃姿态,变得天真、好奇,甚至有了青春期的情感冲动。在这里,过知命之年的男教师和女教师说起话来也会眉飞色舞。青春的魅力让每个人变得更美。


其四,修道场。


教育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修道者,修己而后安人,求道同时传道。「教育行走」是教育人的同修,是教育人抱成团相互砥砺着朝拜更伟大的教育人,包括孔子、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等。


3.


要做善教的老师,先做好学的学生。


善教的好老师有很多特征,但首要或者最重要的特征一定是好学。一个好学的老师,即使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一个不好学的老师,即使好也好的有限。


孔子是最伟大的老师,但孔子首先是一个最好学的学生。孔子自「十有五而志于学」开始,一生「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乃至「不知老之将至」。他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刘良华老师是好学的。他学苏霍姆林斯基,学杜威,学四书五经,学《黄帝内经》,正因为他是一个坚持不懈的学习者,他才成为优秀的学者和师者。


孙明霞老师是好学的。她请假自费去大城市听讲座,她用一屋子的书代替名贵的家具,她用不断的写作训练自己的思维,正因为她的内心涌动着求知欲,她才修炼为一位名师。


好学和善教是密切联系的。好学者不一定都是善教者,但善教者一定是好学者。


4.


教育中充斥着各种对举概念。


来自台湾的陈香吟老师在演讲中说到这样一句话:「老师讲得越多,学生思考得就越少。」其实,类似的思想和表达还有很多,比如:教室里的学生越多,教师关注的学生就越少;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越多,学生的问题就越少;学生在书本上花得时间越多,他们的社会体验就越少。


除了多与少这一对概念,教育中还有很多对举的概念,厘清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对于教育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大与小。教育理论家常常纠结于大教学小课程还是小教学大课程;教育实践者常常困惑于如何在小课堂中实现大教育。有的老师把小课本当成大世界,完全不敢冲破教材的藩篱;而有的老师却把大世界引入小课堂,让学生在小小的教室里拥抱整个世界。教育的真正改善也往往是从小处开始的,从一节课、一个习惯、一次师生对话开始,逐步实现教育的大变化。杨虹萍老师的演讲《从一厘米开始,营造局部的春天》,其主旨就是面对教育要从大处着眼,但一定要从小处着手。


快与慢。教育中曾经存在过快班与慢班,即使今天在名义上没有了这样的说法,学生的学习速度其实是存在快与慢的。所谓适合学生的教育往往就是适合学生学习快慢的教育。教育知识的变化常常是快的,但教育的过程却应该是慢的。慢的教育,最终往往会实现快的结果。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我们的观念和知识的更新不够快,而教育的过程和步伐不够慢。张文质先生一直在倡导的便是,教育是慢的艺术。这句话可谓悟透了教育中快与慢的智慧。


动与静。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而教育的结果往往要静等花开。课堂上太静了,课后的学生往往多动;课堂上充分释放了活力,课后的学生才能懂得安静的意义。今天的孩子喜欢喧嚣带来的满足感,却失去了静默的智慧。今天的教育充斥着各种运动和折腾,缺失了应有的静守和等待。有学者就明确指出,今天的各种教育改革和运动,大多都是瞎折腾。


内与外。教育中一直存在外在刺激和内在动力的问题。如何通过外在的规范和纪律逐渐引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和自律意识,一直是教育的主要任务。教是为了不教,表达的就是激发学生内在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问题。合理的外在形式有益于内在动力的激发,但过多的外在形式往往会妨碍内在力量的发挥。如果说杜郎口模式是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引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如果说衡水模式最终是会失败的,其失败之处便在于它企图用外在的要求实现教育的目的。


5.


教育的问题永远都是老问题,也永远都是新问题。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教育的本质是不变的。所以,教育的问题无非是学生的问题、教师的问题、课程的问题、教学的问题、师生关系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在历史上不断出现,不断被面对,不断被解答,所以教育的问题都是老问题。比如,刘良华老师思考和分享的「教师如何是好」就是个老问题,值得不断去探索和追问。


然而,教育面对的人永远是新的,面对的具体情境永远是新的,面对的时代问题、生活问题、成长问题也永远都是新的。在教育的场域里,教育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所以教育人的工作永远是全新的,是需要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比如,孙明霞老师面对的所有问题都是新问题,如何面对每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如何转化每一个与众不同的后进生。


教育的内在问题都是老问题,教育的外在问题都是新问题。新、老问题共同构成教育的整全。老问题解决不好,新问题便层出不穷;新问题解决不好,老问题便愈难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发展史就是教育的老问题和新问题不断被面对和解答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有分工的。教育理论者主要面对和解答教育老问题,教育实践者主要面对和解答教育新问题。教育的老问题和新问题若要得到更好的解答,教育理论者和教育实践者就必须精诚合作、携手同行。


6.


教师是读书者,写作者和行走者。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人,教师通过读书教书而育人。教师应是与书为友、与书为伴、手不释卷的人。不爱读书的人是不适合做教师的。好教师都是读书者和爱书者。读书是教师的基本生活方式,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通道。


教师可以述而不作,但有写作习惯和爱好的教师往往更容易成为更好的教师。有人甚至认为会写作的教师一定是优秀的教师。写作对于教师而言,不止于文笔的训练,更在于教学的反思、思维的训练、理论的深化。


在时间意义上,教师需要守望,需要一颗安静的心慢慢等待孩子的成长;在空间意义上,教师需要行走,需要怀着一刻虔诚之心让肉身行走,让心灵漫游。行走者的教师,是对教育伟人的朝圣,是对教育信仰的追寻。行走者的角色让教师与教师之间实现了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实现了教育生命的共同成长。


可以说,读书是教师的「左膀」,写作是教师的「右臂」,行走是教师的「双腿」。读书者、写作者和行走者统一的教师,就是一名教育生命健全的教师,也是一名自主发展、不断成长的教师。


我们在参加课堂活动


和这所学校告别




请 您 关 注

一  本  朴  素  的  教  育  杂  志

公众号编辑丨谢琰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