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怀信&珠海容闳学校 公益【国学讲座】第三讲:柯老师论“学习国学的方法”。

2016-10-10 安怀信 国学丨传统文化丨儒学丨安怀信


安怀信&珠海容闳学校 公益【国学讲座】的第一讲当中,柯老师从“什么是国学”、“国学的整体介绍”以及“从国学角度谈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为大家解答了“何为国学”这一问题。

 

“学习国学的意义”为重点的第二讲内容中,柯老师和我们探讨了学习“国学”的四点现实意义:从内心深处修养一种自信;教会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在生活中静心,于工作中创新;保持健康与长寿。

 

们理解了“何为国学?”,也了解了“学习国学的意义”,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学习国学”呢?

 

怀信&珠海容闳学校 公益【国学讲座】的第三讲,柯老师将要与我们一起分享的是:“学习国学的方法”。


 “国学 ”学习 要 “博文”


“国学”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是一门博大精深、内涵厚重的学问。因此,深入学习“国学”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它要求学习者做到“博文”。然而“博文”这个要求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博文”的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我们家长的身上。 

插播一个小问题:“家教”VS“老师的教育”,哪一个更重要?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都讲求“家风”。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记住的是:千万不能在孩子的面前说老师的半个“不”字。如果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说了老师的“不是”,或者是表现出半点的“不尊敬”,孩子们第一时间就能察觉。如此一来的后果就是:小孩子回到学校里再也不肯听老师的话了。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博文”。

 

要实现“博文”一词,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性很小,对我们家长来说也有点困难。因为“现代人”都很忙,“没有时间”对于“博文”的实现来说就显得更为困难了。想要实现“博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这些饱含中国文化的书籍,需要我们的家长利用“业余时间”多去看看,多去读读。否则,家长在教育方面很难成为孩子们的表率。


柯老师寄语


我到过很多家长朋友的家里去做客,我看见里面有很多东西,但唯独没看见一种东西。


是什么?是“书”。


很多人家里没有书架和书柜,也没有书。我也曾到朋友的办公室去拜访,他们的办公室装修豪华,有的还很奢侈,但我还是发现里面缺了一种东西,这东西也是“书”。


中国有一个概念叫“书香门第”。在过去的概念当中,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着重于关注:“他有钱没钱”、“他的车是奔驰还是宝马”,更不是看“他处于什么行政级别”。我们要看的是什么?我们看的是他的“书香和门第”。古时候,如果客人到了你家发现一本书都没有,会认为这是“白丁”,意思是:没有学问。

 

也许你过去曾经有书,但毕业时把它们全烧了,全卖了。今天也要为了孩子的教育把“书”重新给买回来。即便是你没有什么精力去细读和研究,在孩子的面前也得“装个样子”、“做个示范”,在家里营造起“书香”氛围。

 

这就是我对“博文”的一个小小建议。



学习 “国学 ”需 “约礼”


“国学”中的“约礼”并不是简单的“礼貌和礼节”。我们这个“礼”是“注重实践和体验”的意思。

 

在这里举个“脱离实践”的小例子:柯老师在北京时,曾看见一位农大的老师指着一只鸭子,告诉一位四五岁的小朋友:“这是鸳鸯”。 


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把“鸭子”和“鸳鸯”区分开来。当然,这两种动物长得非常像。可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我们大人“指着鸭子说是鸳鸯”,那么从此之后,他的世界里可能就再也没有“鸭子”了。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多去增加孩子们“亲近自然”、“亲近生活”、“深入自然”、“深入生活”的实践机会。

 

王船山先生曾留下这样的话:亲身所历、亲眼所见。《论语》中讲到《诗经》之时也曾提到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诗歌”?学习《诗经》并不是要求我们记住多少诗歌,“死记硬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学习《诗经》的意义在于: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今天我们走出户外,可能有很多绿色植物我们都“叫不上名字”。古人留下的诗歌为什么难学?因为里面有很多生僻字,这些字在今天的白话文里并不常用。为什么古诗之中有如此多的生僻字?是古人“刁难后人”的计策吗?如果有这种想法就是“大错特错”了。

 

古人其实是在暗示后人:我们要把这些“生僻字”、“生僻词”搞明白,要与实物对照,要去“亲眼所见和亲身所历”。孩子想象力的培养,绝对不是利用“卡片学习”能够实现的。

 

在“国学”之中,“约礼”的本意就在于此。并不是简单的:见了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必须要鞠躬和问好。孩子的“礼貌”需要慢慢培养,但我们也不可忽视“约礼”中“实践”对于孩子的意义。

柯老师寄语


这样一来,我们家长的任务变得更艰巨了。除了要求自己“博文”之外,还需要去增加孩子的实践活动。

 

我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如果孩子没有抓过泥土,他永远不会知道泥土的气味;如果他没有闻过花儿,他永远不会知道花朵的芳香。这让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话:我们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唯一的办法就是尝一口;如果我们要了解革命,我们只能亲身参加革命。

 

这就是“约礼”的本意之所在。



学“国学”,千万勿忘“亲师友”


我们现代人大都受到“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的影响。这种观念产生的后果就是:很多人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很多人都说自己是“被打着长大的”。

 

但在《周易》当中有这么一句话叫:“父不教子”,即父母不能教育孩子。


今天的家长尤其是“女性家长”特别喜欢干的一件事——“指教孩子”。为什么?因为这样他们可以获得“成就感”。所以,妈妈们都喜欢把小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个公主一样,喜欢把小男孩训练得“乖乖的”听父母的话。

但是,这样教育孩子一不小心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孩子一旦“逆反”的话,最先“逆反”的人就是“妈妈”。有很多妈妈为孩子付出和牺牲了很多,到最后孩子们却认为“妈妈很烦”,这种情况会出现就是因为这样的教育。

 

其实,“父不教子”后面还有一句话叫做“易子而教”。意思是:父母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是找一个“老师”来教育。如果你有一个朋友是教育家,你把孩子交由他来教,而他的孩子交给你,这样才更可能把孩子教育好。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家长常常给孩子立下很多“规矩”,而最早打破这些“规矩”的往往是我们自己。比如说:家长本来答应周末带孩子去玩,但公司突然有重要会议,导致行程取消了。你说如此一来,我们会不会失信于孩子?当然,这种情况家长是很难避免的。我们可以做的是:“不要给孩子说教”,要用“关怀”取而代之。

柯老师寄语


家长的任务是给孩子选择老师,而不是直接教育孩子。

 

家长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体现的是家长对教育的一个认知和理解。我们可以为孩子选择每天布置很多作业,只追求升学考试的学校,也可以为孩子选择【容闳】这样有教育理念的学校。


这就看我们家长的一个教育理念。

 



博文”、“约礼”、“亲师友”,就是这一讲中柯老师给大家分享的关于“怎样学国学”的三个方法。


大家都看明白了吗?


明天,安怀信&珠海容闳学校 公益【国学讲座】第四讲,柯老师将与大家一同分享《大学》中的名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深刻含义。


精彩讲解,不容错过!



相关精彩文章:


安怀信 & 珠海容闳学校 公益【国学讲座】第一讲:柯老师论“何为国学”?

安怀信 & 珠海容闳学校 公益【国学讲座】第二讲:柯老师论“学习国学的意义”?



安怀信微信 扫一扫 支付 ←左边是一个捐款二维码,您所投入的善款,将用于安怀信国学文化的传播~



《船山论语》扫描免费收听1-21讲 ←以船山先生和朱熹先生的注解为基础,柯老师为您再述经典


珠海安怀信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微信:AHX_Guoxue
最懂国学的互联网公司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