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贯之:社会上有一股歧视青年的暮气

2017-09-29 马贯之 新青年2017

社会上往往号召大家尊重老年人,但是几乎很少号召大家尊重青年人。在他们看来,老年人需要被尊重,青年人只需要被爱护即可。人们总是对青年人抱有一种“姜还是老的辣”的偏见和“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的歧视。


在与国内同行的接触中,最让我有感触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年龄大的对青年人的不尊重。可悲的是,大家习以为常。


要知道“被尊重”是一种权利,很多时候是要争取来的,绝不是什么施舍。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是胆怯不等于谦虚,胆怯只会给本已草根的青年带来不幸。可现实是,大多草根青年被各种什么“学阀、老板、官僚”压迫得畏手畏脚,一些青年对他们总是敬畏多于平等,迷信大于自信,缺乏一种敢于打破权威的勇气。


某位博士生,聊到她和导师合作的方式,她说她的导师看不上她写的东西,经常的评语就是:这是什么垃圾?!上课的时候,发表观点也会经常被粗暴打断:认为毫无意义。每次听到这些情况,我都会感叹于他们的谦卑和没有底气,更憎愤学阀的霸道!



有一位伟人,曾经这么说:


记得我在小的时候,很不欢喜老人,因为他们是会欺负青年人的,青年人谁没点错误呢?但是你错不得,他们对你是很凶的。一切事情,小孩子和青年人是没有发言权的。中国的青年人受封建家庭封建社会的苦太大了。(1940年)


当他从青年变为老人的时候,不会说什么,你还太年轻”之类的屠戮青年的话,更不会飚什么英语,说什么:“too young,too simple.


这位伟人认为“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他对青年人的寄语是这样的: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123o880r1&width=500&height=375&auto=0


1957年他在莫斯科对中国青年留学生们说的这句话,对整整一代的中国人来说,都拥有过感同身受的共鸣,产生过巨大深远的影响。

 

在未来社会的构想和建设中,他一心要探索一条新路,常常呼吁要破除迷信,反对墨守成规,希望人们不要信守教条,不要惧怕权威。


1949年4月,毛泽东和卫士们观看《法门寺》,当戏中的贾桂说:“我站惯了”,不肯坐时,毛泽东评价道:“他真是一副奴才相……贾桂在上司面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十足的奴才相,我们的队伍中反对这种奴才思想,要提倡独立思考,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毛泽东)


“五帝三皇”的神圣伟业,欺骗了多少人世间匆匆的过客。毛泽东认为所谓正统史书上所赞誉的风流人物都是伪风流人物。在他的眼中,真正的风流人物是那些被所谓历史斥骂的人物,如盗跖、庄蹻、陈胜,这些农民起义的领袖,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他们揭竿而起,反抗剥削阶级,是赫赫有名的造反英雄。


所有他才会这么说:“全世界反动派从去年起,咒骂我们狗血喷头。照我看,好得很。六亿五千万伟大人民的伟大事业而不被帝国主义及其在各国走狗大骂而特骂,那就是不可理解的了。他们越骂得凶,我就越高兴。让他们骂上半个世纪吧!”


这就是毛泽东浓浓的情感底色——

在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间,他偏爱小人物。

在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间,他偏爱青年人。



我们再看毛泽东的另一首诗。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即兴写完这首《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后,毛泽东又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你们青年人就是要有志气,不要学林黛玉,要学花木兰、穆桂英!”


这首七绝,因为简单明了,琅琅上口,在20世纪60年代曾谱成歌曲,唱遍神州,妇孺皆知。


前奏较长,大家一定要听听,作为此文的结尾吧。


end

欢迎转发点赞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英雄迟暮,壮志未酬

毛主席谈怎样汇报工作

【新青年社论】青年人为什么要走到一起

评《摔跤吧!爸爸》:歧视女性是真正残酷的屠刀

评影片《雪国列车》——谁创造历史

他奶奶的庙, 缺哪个神仙,随便建一个

李昌平自述:从乡党委书记到南下打工

李昌平,他的悲剧意义在哪儿?

北京市文科状元谈阶层固化

如果,当年那个女孩不反抗……


 责 编 | 慕    兰

新青年 有力量

微信号:xqn201699

欢迎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