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00后母胎solo决定研究恋爱

SEI AI文科日记
2024-09-05

我从2021年秋天开始研究爱。


准确的说,是那种暧昧的、多变的、和性有关、被抨击“肤浅”的年轻人的爱。


在论文里,我们把研究对象指定为“约会软件女性用户”,把背景书写为“消费社会”、“后现代”、 把关系称为“流动爱情"、"性脚本”,把人称为 “互联网原住民"、"Z世代”。


不过,这些概念似乎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真的22年都没谈过啊?” 一阵笑声响起,我从半醉的呆滞中回过神来。


发笑的女孩是阿鲸,我论文的最后一位受访者。去年冬天,她在豆瓣 #你为什么不想谈恋爱# 小组看到我发布的招募海报。平安夜我们于安定门桥下的酒吧见面,在酒精、爵士乐、电子烟烟雾和嘎吱作响的卡座间,我完成了第20次访谈。


“最高级的猎人,会以猎物的形式出现。” 


交谈中阿鲸提到这句话,它后来成为了我论文的副标题。真是残酷,上4年的大学,居然成为公共关系专业唯一研究亲密关系的人。


小时候,我觉得爱是很简单的事 (此处起诉迪士尼)。但随年纪增长,它变成空前复杂的东西。外貌、爱好、性观念、原生家庭···当然,还有我逐渐强烈的性别意识。


经历一些无望的关系后,我时常搞不清自己是该主动还是被动,数据库里没有一本期刊能解决我的难过,我是悬浮迷雾间的蓝色气球。


所以,当有朋友推荐用交友软件(Dating app)时,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报复性的想法: 只要找到十几位擅长使用约会软件的女生,就总结出一套能让人快速沦陷的,万能通用的爱情脚本(Scripts)。


“不就是好奇怎么谈恋爱吗?” 阿鲸用胳膊肘捅捅我,我俩像两只小仓鼠窝在软软的沙发里。


“打开手机,姐姐教你——”


本篇研究日记一共 5213字,阅读大约需要 5-7分钟



   CHAPTER ONE  

“ Who are you ”


据报告,国内市超上主打荷尔蒙社交的软件有近十多种,每种软件都会有它独有的情感世界。学者Chambers曾提出媒介意识形态(Media ideaology)这个概念,简而言之,我们会有 “xx软件就是用来xxx的”心态。不同平台使我们默认遵循不同规范,塑造各异的荷尔蒙感观。


得知我是线上社恐之后,阿鲸暂停了Soul的下载。因为Soul主打的元宇宙和无实名社交使它更像寻求心理按摩的灵魂交友舱,脱离了我所需要的实体感。顺着对Soul的描述,我们一起总结了其他软件的特征:


访谈涉及软件 总结图表


“这算养鱼前在挑鱼塘吗?”


“你在公海里也算养鱼?”


阿鲸瞪瞪眼,划开我的主页,挑了3张照片传上去。氛围感远景、微美颜特写、记得放上一张运动或大笑的照片,这样ta才能完成【好奇—惊艳—觉得你很有趣】的心理路线。


区别于传统女性气质的美丽性感,“幽默、有趣”成为很多女生首要在意的人设标准。阿鲸的主页由一张骷髅头cosplay照开场,这种另类使她直接排除掉喜欢白弱瘦女孩的男生,她只在乎被真实自我所吸引的人。


“那如果,我喜欢的类型不会喜欢真实的我呢?”她的洒脱激发起了我另一种焦虑。


我想起另一个完全相反的受访者苍河,艺术专业的她带着冷淡和忧郁的气息,个人主页却满屏粉红泡泡和英梨梨(动漫《路人女主养成计划》金发双马尾女主)


”虽然我平时蛮强势的,但为了找到心仪的类型,会扮演萌妹子。” 


苍河向我解释“倒推逻辑公式”:【成熟温柔男性=尊重人、攻击性弱+容易保护柔弱的人= 我可以cosplay这种女孩子】。然而,不同于以往“结构性的女性气质”,对一些00后女孩来说,“女性化(femininity)更像一场有意识的游戏,退出页面,一切又变成了原来的模样。


“我有时觉得Dating app就是现代人的自恋机制。”对于主页要真实还是隐瞒,苍河给了一个和阿鲸完全相反的答案:“ 大家都是想遇见有趣的人,那我就需要创造一个有趣的剧本。而且扮演有时也就是一种保护机制,我见过太多女生被渣的案例了——“


说到这里,一直的她突然饶有趣味地笑了一下。


“但如果你不是你自己的话,就不会伤心了。”


Presentation作品截图




   CHAPTER TWO  

“ How are you ”


尽管收获了“角色扮演”的技巧,但阿鲸是一个真实主义者(关键我手机在她手上),我们还是乖乖以真实形象开始交友之旅。


在滑别人主页时,我发现阿鲸反而格外关注文字向的信息(资料提及的书籍、电影、日记截图、豆瓣账号等),包括她主页的最后一张照片,其实也有一张女性主义梗图,彩色字体显眼昭示着“Men of Quality Do Not Fear Equality(优秀的男性不会害怕性别平等)”。




“单夸照片好看,是最低级的破冰方式。” 和媒体学家想的不一样,阿静强调越是在靠脸吃饭的场合,她反而会对潜在对象进行尽可能的资料捕捉。现代年轻人交往已习惯采取一种屏幕监视的模式(social screening),在接触之前,我们会先翻看对方一切可见的账号信息,同时管理自己的朋友圈,做好提前社会化的工作后,再把精心筛选的话题“自然”地流露出来 (Gangneux, 2019)。


当然,有一些话题是通用的流量密码。没有什么能打败一个人抱着一只小奶猫(猫不是你的就会很拉跨)。宠物、美食是社会人都能聊的一级话题;家乡、兴趣爱好到达与自我挂钩的二级话题;而文学、电影和情感经历便是触及到隐秘思想的高级话题。聊天内容越发从社会外壳接近人柔软的心,就越把这种亲密投射进两人的关系 (Altman & Taylor, 1973)。




“单夸照片好看,是最低级的破冰方式。” 和媒体学家想的不一样,阿静强调越是在靠脸吃饭的场合,她反而会对潜在对象进行尽可能的资料捕捉。现代年轻人交往已习惯采取一种屏幕监视的模式(social screening),在接触之前,我们会先翻看对方一切可见的账号信息,同时管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做好提前社会化的工作后,再把精心筛选的话题“自然”地流露出来 (Gangneux, 2019)。


这算是内容上的策略了,我对媒介形式上的技巧更为好奇。在另一次的采访中,Hierarch姐姐给出了她的答案。


”形式的化,最简单的就是表情包。”从事心理咨询多年,Hierarch察觉男性所处的信息环境时常缺乏感性元素的存在。因此,若能更通过视觉调动一个人“心理情绪价值”,关系进展便会顺利许多。


“不过这个需要对症下药。我年纪大了,和年下的对象发东方不败的表情就会比较酷一点。” Hierarch说我让她想起了自己惨不忍睹的青春往事:“呃,但如果是对一些大叔嘛,你微信上爱发给我的柯基表情就会比较有用。”


“救,猫猫狗狗的表情包也太羞耻了吧!” 


阿鲸哆嗦起来:“我不知道,我之前都是会切换媒介(media switch)加速感情进展。”


”切换媒介?你是说从Tinder换到微信,从发信息换到打电话这样?“我感觉她要被我这个“不说人话”的传播学概念狂魔同化了。


有研究证明媒介切换确实与关系变化相关,尤其在中国网民眼中,个人微信往往比Tinder等软件给人更正式、亲近的感觉,里面提供的语音视频也能给予我们更真实的交流感(Neustaedter & Greenberg, 2012)。


”声音会给人一种更具体、亲密的感觉。你能听到一个人的呼吸,感受ta所处的环境,ta的焦虑和情绪。我觉得直接交流真的更考验两个人的信任感,你可能看不出来——”


阿鲸低下头,声音小小地嘀咕:“其实,我安全感蛮低的。”




   CHAPTER THREE  

“ What about sexuality ? ”


阿金的不安全感,在她表达欲望的时候突显得淋漓尽致。


长久以来,女性的性表达一直都陷于一种被双标的悬置状态(sexual double standars)。社会和市场赋予她性的身体,却不允许她去拥有表达自己的性。尽管早有学者提出,人类对于性的需求就像渴了喝口水一样正常(Kollontai, 1923)。可当女生以为自己只是正常描述一杯水时,又会遭遇无数指责和攻击, 毕竟,‘这水不太干净,污染到我们男人习惯的啤酒黄段子怎么办?’


那当不能自如地喝一杯水时,你要邀请对方喝什么呢?


“喝酒或者吃夜宵,十点半的海底捞?”


阿鲸开始回忆出自己有哪些话语策略(discursive strategies),这些暗号在其他女生身上也有所体现。当荷尔蒙渗透入我们的生活,语言是亲密关系的五线谱,每一个符号都变成暧昧的媒介。例如,白昼、商场和公园是朋友的起点,而夜晚、电影院和酒吧是暧昧的转折。


然而,对于我的受访者们来说,性很少是一个完全感性的决定。


“第一次见面一定要在公共场合,”几乎每个女孩都强调了这点:“安全非常非常重要,真的。”


【安全】。当我统计出这个比“喜欢 ”“爱”还要密集的高频词时,不得不质疑起那些用【感性】诠释女性的研究。说来奇怪,许多男性总是声称思考更多才是智者,但放到关系领域时,却又改口说直接发泄激素才是更高级的存在。


“经常有男生说我不解风情,不够浪漫,”阿鲸两手摊开:“因为我会在线上要他们的身体检查报告,而且我一定会用自己的手机定酒店。虽然人家也不是坏人,但起码得规避怀孕和疾病的风险吧······”


“可为啥都是你一个人操作呢?”我对她约会背后的精神负担感到震惊:“这不是两个人的事吗?”


“我不知道,他们蛮矫情的,而且好像完全就没这种意识,是咱们教育体系不一样吗?”


“不一样,吗?”我和阿鲸两个人面面相觑,头顶仿佛有一万只公乌鸦飞过。


诚然,沟通能力、风险感知的差异仍旧是异性性关系的重要难题。我在论文中选用sexuality(性存在)以表示性是一个非纯生理操控的过程。它涉及到交流、信任、评估、甚至是我们的文化基础和媒介素养,而正是在这过程中,女性承担了更多的关系劳动(labor)。


“我真tm不想听到啥‘女人是感性的动物’这句话了。” 阿鲸翻了一个大白眼。


“你见过哪个流泪小猫给你当性教育老师?”




   CHAPTER FOUR  

“ Why we love ? ”



采访结束后,我失眠了好几天。


从破冰到确定关系,收录这么多“恋爱攻略”,我无良的初始目的的确达到了。可后来我完全没有动力实践这些策略,为什么心里还是空空的,最后一块拼图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我很开心有人能做这样的研究。” 2022年春天,独自在书房重听录音时,我才发现阿鲸在告别前其实还对我说了一段话。


“有时候我很难过自己为什么受伤还要去喜欢别人。尤其对于支持女权的人来说,主动追求仿佛就是一种‘媚男’‘恋爱脑’的表现。” 她当时买了一串解酒的糖葫芦,我们继续晃荡在张自忠路无人的大街上。


“但是今天讲出来,我发现正是经历过才意识到恋爱和性别的问题,也第一次思考这些问题。我很好奇别的女孩子是怎么想的,她们也纠结吗,世界上有和我一样矛盾的人吗?


仿佛从梦中惊醒,我连忙打开电脑,重新翻到所有记录的结尾。在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片段中,我终于捕捉到那粒星火,原来自己一直想追寻的,是另一个问题的答案。




“那么,主动爱一个人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在研究后期,我追问了每一个女孩这个问题。


【爱】之于今天的年轻人,可谓是一个轻浮又沉重的词。我们在小说电影里谈及它,在社交软件中寻觅它,在社会学教授的播客中剥析它,在沉默和网曝中打碎它,最终在孤独与心碎中疗愈和重新定义它。


“【主动】到底是什么意思,又该由谁来定义呢?” 第一封回复到来。


“会撩人就是【主动】吗?得到了才算【爱】吗?我感觉并不完全是为了别人才【主动】的。可能就是因为那一刻我感受到心动了。我决定尊重自己的想法。在一起和分手都是我提的,从来没那么痛苦又踏实过了。”


“也许重要的并不是找到你喜欢什么,而是你不喜欢什么。” 另一个声音回应到 :“用Dating app这么久,我最大的收获是明确了自己的底线,也认识到亲密关系本身是复杂甚至不公的东西。”


“所以成年人谈恋爱就像玩剧本杀,外界能提供给我们的情感本太多了。”


“可在遇到我男朋友后,才发现真正的喜欢是最无法预设的。他第一次对我心动竟然是我帮隔壁桌打蟑螂的时候,救命啊到底什么取向——”


回顾这些片段,我不知在图书馆笑出声几次。人的思想往往比书面语要丰富,纵使求真求实才是合格的学术指标,可当我重新去思考这份研究的意义时,才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急于要一个简单的答案。


 相反,当问出【爱】、【性别】这些人类基本命题时,我只是想去验证它存在的复杂性。


我只是想找到接受失败失控的勇气,毕竟真理永远无法替代真实的生命,复杂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Presentation作品截图



   IN THE END  


到现在,Dating app研究已经结束半年了。有人嘲笑我老聚焦于这些非主流的事情,可对于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个体生活有时和政治经济结构别一样重要。研究有时并不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就像我们的心动一样。


不过,最近我不再把精力单独放在这个议题上了。毕竟世界那么大,不如去接触更丰富的领域,收集另一束火花。


“可这个话题真的很有趣啊!” 和阿鲸反馈研究结果的那天,她吐槽了我不读博的决定,也终于回敬了那个我总在问别人的问题:“那你呢,你自己觉得爱是什么呢?


“怎么能让单身小狗回答这个呢!”我装出一副“讨打”的模样,眼睛却乖乖看了看论文标题。


在那串英文上,Dating Apps和Sexual Scripts两个主题十分醒目。但其实,另一个词才是研究的核心。


“ 看到那个 negotiation 了吗?”我笑着对阿鲸说。


“我无法告诉你爱是什么。但我相信,爱会在我们协商爱的过程中产生。”



Presentation作品截图


注:1.本文仅以随笔简述部分研究结果,原文仍改进中,请勿挪用。2.为保护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推文涉及资料:

  Altman, I, and D A Taylor. 1973.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Chambers, D. 2013. Social Media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Gangneux, Justine. 2021. “‘It Is an Attitude’: The Normalisation of Social Screening via Profile Checking on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4 (7). Routledge: 994–1008.

  Neustaedter, C, and S Greenberg. n.d. Intimacy in Long-Distance Relationships over Video Chat. In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New York: ACM Press.

  Simon, William, and John H. Gagnon. 1986. “Sexual Scripts: Permanence and Change.”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15 (2): 97–120.








对了, Happy Birthday 







 END







Writer 作者


SEI


 

 Editors 编辑 


 SEI



Pictures & Music-source 封面/音乐来源 

美工设计-SEI

插画素材 -  @Klaro

Movie-《真心半解》

The 1975 -《Happiness》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I文科日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