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錢穆:新亞書院學規

2016-07-19 錢穆 慧一居


凡屬新亞書院的學生,必先深切了解新亞書院的精神。下面列舉綱宗,以備本院諸生隨時誦覽,就事研究。


◆求學與做人,貴能齊頭并進,更貴能融通合一。


◆做人的最崇高基礎在求學,求學之最高旨趣在做人。


◆ 愛家庭、愛師友、愛國家、愛民族、愛人類,為求學做人之中心基礎,對人類文化有了解,對社會事業有貢獻,為求學做人之嚮往目標。


◆ 祛除小我功利計算,打破專為職業、謀資歷而進學校之淺薄觀念。


◆ 職業僅為個人,事業則為大眾。立志成功事業,不怕沒有職業;專心謀求職業,不一定能成事業。


◆ 先有偉大的學業,才有偉大的事業。


◆完成偉大的學業與偉大事業之最高心情,在敬愛自然,敬愛社會,敬愛人類的歷史與文化,敬愛對此一切的知識,敬愛傳授我此一切知識的師友,敬愛我此立志擔當繼續此諸學業與事業者之自身人格。


◆要求參加人類歷史相傳各種偉大學業、偉大事業之行列,必先具備堅定的志趣與廣博的知識。


◆于博通的知識上,再就自己才性所近作專門之進修。你必須先求為一通人,再求成為一專家。


◆人類文化的整體,為一切學業事業之廣大對象。自己的天才與個性,為一切學業事業之最後根源。


◆ 從人類文化的廣大對象中,明瞭你的義務與責任,從自己個性的稟賦中發現你的興趣與才能。


◆ 理想的通才,必有他自己的專長,只想學得一專長的,必不能具備有通識的希望。


◆課程學分是死的、分裂的,師長人格是活的、完整的。你應該轉移自己目光,不要盡注意一門門的課程,應該先注意一個個的師長。


◆中國宋代的書院教育是人物中心的,現代的大學教育是課程中心的。我們的書院精神是以各門課程來完成人物中心的,是以人物中心來傳授各門課程的。


◆每一個理想的人物,其自身即代表一門完整的學問;每一門理想的學問,其內容即形成一理想的人格。


◆ 一個活的完整的人,應該具有多方面的知識;但多方面的知識,不能成為一個活的完整的人。你須在尋求知識中來完成你自己的人格,你莫忘失了自己的人格來專為知識而求知識。   


◆ 你須透過師長,來接觸人類文化史上許多偉大的學者;你須透過每一個學程來接觸人類文化史上很多偉大的學業與事業。


◆ 你須在尋求偉大的學業與事業中來完成你自己的人格。


◆ 健全的生活應該包括勞作的興趣與藝術的修養。


◆你須使日常生活與課業打成一片,內心修養與學業打成一片。


◆在學校里的日常生活,將會創造你將來偉大的事業,在學校時的內心修養,將會完成你將來偉大的人格。


◆起居作息的磨練是事業,喜怒哀樂的反省是學業。


◆ 以磨練來堅定你的意志,以反省來修養你的性情。你的意志與性情將會決定你將來的學業與事業的一切。


◆學校的規定是你們意志的表現,學校的風氣是你們性情的流露,學校的全部生活與一切精神是你們學業與事業之開始。敬愛你的學校,敬愛你的師長,敬愛你的學業,勁愛你的人格。憑你的學業與人格來貢獻于你敬愛的國家與民族,來貢獻你敬愛的人類與文化。



————原文載《新亞校刊》第二期,1953。後收錄在錢穆《新亞遺鐸》一書中。


錢穆:選擇歷史

錢穆:始終一書生

朱熹:白鹿洞書院揭示

朱子语类·小学




新亞書院


1949年,中國政治發生巨變,由於大批難民湧入,香港人口暴漲,這變化連帶令本港對中文授課教育的需求激增,對香港高等教育構成沉重壓力;另一方面,亦為香港帶來了大批出色的內地學者和教育家。他們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開辦不少「難民學校」,講授專上程度的課程,協助南來及本地青年繼續學業。其後中文大學的三所成員書院-新亞書院、崇基學院、聯合書院-就是在這一時期孕育出來的。


新亞書院的前身是亞洲文商專科夜校,由錢穆、唐君毅、張丕介等著名學者於1949年創辦,以保存和發揚中國傳統的人文精神及溝通東西文化為教育宗旨。書院早年艱苦經營,後來書院的教育理想漸獲得社會廣大的同情與贊助,其中贊助最有力的是美國雅禮協會,還有美國亞洲協會和哈佛燕京學社等等,使書院奠立穩健基礎。



第一任院長錢穆先生



唐君毅先生



張丕介先生



左起:牟宗三、徐復觀、唐君毅



桂林街校舍外觀(1949)



新亞研究所初創時在太子道之所址



新亞書院招生簡章(1955)



除夕師生聯歡晚會(1950)



歡迎錢穆院長自臺返港(1952)



新亞書院第一份校刊

《新亞校刊》創刊(1952.6.1)



《新亞校刊》發刊詞



錢穆等遊西林寺逸園(1953)



新亞研究所出版

《新亞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除夕聯歡會(1955)

錢穆先生演講



錢穆在院慶晚會上行拱手禮

(1955.9.28)



全校師生出遊(1958.10.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