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详细了!中药煎煮与服法图解!

注:本文的煎药方法是目前中医院普遍推广的方法,与伤寒论记载的煎药方法不同,伤寒论中一般是一副药加够水,一般有九碗煮三碗,或者六碗煮两碗的煎法,仅供参考!

------------------------------------------

中药多数是用来煎服的,煎药也是一门大学问,很多人拿着中药包,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煎药,下面就教大家中药煎药的一些常识,一起来看看吧!


01

煎药工具怎么选?


最好用砂锅、陶罐、搪瓷,不锈钢亦可。



铁锅在煎煮山楂、五倍子等中药时,会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


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


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02

中药饮片是否需清洗?





如果实在觉得草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切忌浸洗,以免成分丢失,细小种子类的药材会被冲走流失。


03

煎药前需不需要浸泡?


需要!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04

煎药需要多少水量?


水应浸过药材面2-3cm为佳。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05

煎药应掌握什么样的火候?


在药液未沸前宜用急火(大火)




沸后改用文火(小火)



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


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


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06

煎药应需要多长时间?


各不相同


1.一般药物,头煎煮沸后,再煎20-30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


2.质地较轻或含芳香性成分较多,如解表、芳香化湿、行气等类药物,煎煮时间应适当缩短,头煎煮沸后再煎10-15分钟,二煎煮沸后5-10分钟即可。


3.补虚药、矿物药及根茎类等质地厚重坚实、不易挥发的药,则应延长煎煮时间。头煎煮沸后,再煎40-50分钟;二煎三煎,乃治四煎沸后,再煎30-40分钟即可。煎煮时间均以药液煮沸后计算。


07

可以煎煮多少次?



中药汤剂每煎煮1次时,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约为45%,也就是说中药汤剂煎煮3次后,已提取有效成分的90%左右。如果药物只煎煮1-2次,则有效成分总损失量为30%-55%,补益药就更多,故提倡煎煮2次为佳。


08

处方中单包的药如何煎熬?



『后下』▼


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


『包煎』▼


1.花粉类药物、细小种子果实类中药、药物细粉,如蒲黄、葶苈子、黛蛤散等均应包煎。


2.含淀粉较多的药物,如浮小麦、车前子等在煎煮过程中易焦化,也需包煎。


3.附绒毛药物,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等不适症状,常见药物如旋覆花、枇杷叶等。


『烊化』▼


一些胶类或糖类药物,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饴糖等。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或加入汤液中烊化服用。


『另煎』▼


一些贵重中药,如人参、西洋参、鹿茸、冬虫夏草等。为避免浪费,可以单独煎煮取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冲服』▼


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如牛黄、三七粉、羚羊角粉、朱砂、硇砂等。宜研极细粉后用汤剂冲服。鲜药,如鲜竹沥汁、鲜生地、鲜芦根等,按医嘱取汁冲服。



煎好的药液最好立即滤出,每剂约50-200ml,混合后分次服用。如药液太多,可将混合的药液大火浓缩后再服用。最好当天煎制,当天用完。如果是代煎的真空包装汤剂,根据代煎真空包装的提示,冰箱冷藏尽快服用完毕。




09

煎煮后如何服用?


1.服药的温度:根据病情需要。


温服:汤剂大多需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


冷服:即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一般来说,寒剂宜冷服,适用于热证。


热服:将煎好的中药汤剂趁热服下。一般而言,热剂宜热服,适用于寒证。比如外感风寒时一定要热服,服后盖好衣被,吃热粥,助出汗,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2.服药的剂量:具体根据医嘱病情需要,有的是分服(分次服用),有的是顿服(一次性服用)。


10

服药的时间


汤剂一般每天一剂,分早晚二次服用。



至于饭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隔以上的(心、肺),如咽痛、感冒、头痛、眩晕等应在饭后服用。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疾患,则要饭前服用。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要在饭后服用,滋补药要空腹服用,安神催眠药应在睡前服用,特殊方剂应遵医嘱。



本文来“中华中医药学会”,作者/药圈


· END ·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倪海厦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小编是一名中医粉,苦于无人交流,所以建了中医群,已汇集了1000多位中医爱好者,欢迎爱好中医的朋友进群交流。

1群、2群、3群已经满500人,还可以进4群

可以加群主微信:slyjbjly,群主拉你进群。验证时请注明中医粉。


往期精彩内容:


 杀死中医不用刀,只要西医开中药!


欲复兴中医,先废除中医执业医师制度!


揭秘:中医和西医的治病的真相!!


潘德孚:服用终身的药一定不是治病的药,而是治出新病来


经方大师倪海厦经验总结:妇科、儿科、五官科以及手脚病常用方



失传已久的50首中医养生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老中医》原型的学生亲笔:我所经历的反对“废止中医案”的全过程


古人睡觉的智慧——寝不横尸,卧不覆首,眠不北向。


董氏奇穴放血疗法大全(纯干货)


【在线阅读】《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全集共110集



董氏七十二绝针,有配图,一目了然!


广东中医风波起:考生摆擂PK考官


钟南山:支架!让生命进入倒计时


【古方分享】治癫狂痫证四方


看《老中医》必备的历史背景知识!全国中医界反击“废止旧医案”


广东中医风波起:考生摆擂PK考官


【高清版】倪海厦老师人纪针灸课程78集(全集)


挽救中医不被消灭,吕炳奎泣血上书中央全文录


央视开年大剧陈宝国倾情演绎《老中医》,2月21日正式开播


年薪60万美元,美军公开招聘中医针灸师


为什么要吃五谷主食?因为里面蕴含生命力!


郭生白:很多孩子的肺炎,全部都是因为强行降温导致的!


花椒炖梨,强力止咳!比任何止咳药都给力,还没任何副作用!



不是中医没用,而是你没见过真正的中医!


十种健脾胃的中成药,该如何选?


中药情书十二首,美哭了!


打HPV疫苗成为“时尚”的代价:一年内致328人死亡,5万例不良反应!



潘德孚:血液检验后面的陷阱——白血病!


中医脉诊入门丨十分钟看懂濒湖脉学!



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民族如此使劲消灭自己的民族医学


人民日报:给草根中医一席之地


针灸“十三鬼穴”


【古方分享】古书记载的失眠五方



4岁女童输液死亡!流感下的宝妈悲痛欲绝:孩子,是我亲手害了你!



国医大师邓铁涛——亡了文化比亡国更可怕!


九宫八卦手诊图解


中医教育已走入歧途,培养的是中医掘墓人


凤凰卫视:回眸百年中医纪录片(上)(惊心动魄,潸然泪下)


凤凰卫视:回眸百年中医纪录片(下)(惊心动魄,潸然泪下)


珍藏已久的中医民间经验秘方152个


中医的根在民间(好文!)


为什么现在台湾人基本不相信西医,每个人都在看中医?


专访李可——回到古中医的路上


炮轰权健的丁香医生犯下一个天大的错误,欠中国人一声对不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