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冒篇——李宗恩老师谈养儿育女必须知道的21件中医知识(1)

本文转载自倪海厦老师的传承弟子李宗恩医师的中文博客:
 http://andylee.pro/wp/。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孩子感冒,大概是父母最常遇到的问题。身体好的小朋友,一年小感冒一两次,身体不好的小朋友,只要班上同学有一个人感冒,他一定也跟着感冒,要不然他就是带头感冒的那一个,而一感冒就稀里哗啦,大病一场的感觉,或者说他感冒从来没好过也不太夸张。

早年在台湾及大陆都有流行过所谓的「神医」,小孩子感冒,只要带到神医那打打针、吃点西药,几天内小孩子感冒就立刻好了。可是,奇怪的是,这些小孩子感冒好了没两三周又感冒了,既然上次看神医「有效」,这次当然马上再带到神医那看诊,成为神医的忠实病人,每几个星期必来报到一次。很多年过去了,这些所谓的「神医」才被人掀出来,原来是使用非常强的抗生素,甚至使用类固醇药物,把感冒症状很快的压下来,却让小孩子身体越来越差,不但还是常常感冒,长大后还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各种奇奇怪怪的病。

现在情况好很多,越来越多的家长们,意识到小孩子感冒时,不应该服用一般感冒常用的西药。就连美国药物食品管理局都警告,小孩子感冒尽可能不要服用感冒或咳嗽的西药。美国许多州规定,两岁以下是不准使用如Tylenol 等含有Acetaminophen或其它成份的西药,有些州甚至不准六岁以下儿童服用。这个道理很简单,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药物是无法抵抗感冒病毒,也就是说西药是无法治疗感冒。那么,市场上那些「感冒药」的作用是什么?

一般感冒常用的西药,不在于杀死感冒病毒,而是减轻病人不舒服的感觉,譬如说止痛成份可以减轻病人头痛、安眠成份可以让病人比较能入睡等等,所以病人服用了这些感冒药物,可能会觉得好一些,可以回去上学或上班。然而,这样的药物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会让感冒拖得更久,一般的感冒,只要多休息,一周左右会自己好,服用这些减轻症状的感冒药,反而会拖到两周以上。第二是这些西药有不少副作用,常常服用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破坏,在英国,感冒药Tylenol 是导致严重肝脏衰竭而需要换肝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暂时缓解一下感冒时的不舒服,让感冒拖更久,又伤到身体,实在不划算!

可是,做父母的看到自己小孩感冒发烧、流鼻水、咳嗽、头痛等等,实在不忍心,很想帮小孩子减轻痛苦,那该怎么办?其实,感冒是有办法解决的,那就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不过,在讨论中医治疗感冒前,得先解释一下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首先,有些爸爸妈妈会说:「有啊,我们有带小孩子去给中医看感冒,可是没有效果!」为什么中医看诊、服用中药后效果不佳?这和近百年来中医的混乱有关,从民国初年五四运动的全面西化、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的去除旧文化、到现在所谓的「中西医结合」,都把中医拉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忽略了正统中医的生理病理学,没有了辨证论治的思维,而以中药材里有什么化学成份为主导,甚至有所谓的「废中医存中药」的说法!

这个现象在中国大陆很明显,中国大陆流行感冒时服用「板蓝根感冒冲剂」,因为一般认为板蓝根这味中药材能「清热解毒」、有消炎的化学成份。然而,这样的作法,和感冒时到西药房买Tylenol的思维没有什么差别,而板蓝根药性寒凉,往往看起来减轻感冒症状,反而让感冒更往身体内部「传病」。反倒是日本流传的「东洋医学」比较接近正统中医,很多从日本到硅谷来访的工程师告诉我,日本的便利商店,会在入口明显处摆放铝箔包的汉方中医「桂枝汤」、「葛根汤」、「小柴胡汤」等中药方剂,旁边会详细解释每一种中药方剂适用与各种不同的感冒症状,消费者可以依据自己的感冒症状来选购适合的中药方剂。那里是不会卖中国大陆流行的「板蓝根感冒冲剂」,而Tylenol等感冒西药是摆在便利商店最后面不明显的位置,因为很多日本人都已经知道那些感冒西药没什么用又伤害身体。

其次,有些爸爸妈妈会问:「既然没有化学成份可以杀死感冒病毒,那么中医如何能治疗感冒?」中医和西医根本的差别就在于这个「杀死」两个字,西医为「对抗医学」,有什么外来的入侵物或体内什么细胞变坏,就以杀死这些「异类」为主旨,中医不以「对抗」为依据,而是以「平衡」为主旨,身体那里失去了平衡,只要能来回到平衡点,病症就会消失,入侵物就无法造成问题。

而中医治疗感冒主要的方法是中医里「汗、吐、下」等方法中的「汗法」。这个「汗法」在西医里一直得不到解释,然而,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开始意识到「汗法」的重要性。譬如,有医学研究想了解如何减低癌症风险,他们猜想奥运选手们平时非常重视身体健康,每天运动不在话下,饮食营养、起居作息都特别小心谨慎,那么这些奥运选手们是不是比较少得癌症?研究结果显示,除了马拉松长跑选手以外,和一般人得到癌症的比例没有差别。那为什么马拉松长跑选手得到癌症的比例比较低呢?研究结果认为,这些马拉松长跑选手长时间均匀地出微汗,他们汗液中的有毒成份是一般人汗液的好几倍,也就是说马拉松长跑选手「有系统、有节制」的出汗,把身体内部许多有毒物质排放出来,是他们得癌症的比例比一般人低!这就好像老祖母会说小孩子感冒,捂几床被子出汗就会好。「捂被子出汗」有其道理,不过,有时可能「病汗」没流尽,好的津液却流失过多,反而出问题。

当然,正统的中医治疗感冒,不只是使用某几个中药来发发汗那么简单,反倒是非常的讲究细节,不同的症状代表身体内部不同的失衡,得用不同的方法来发汗、来治疗,特别是每个人每次感冒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可以很不一样,可以因寒而感冒,可以因热而感冒,可以寒入里化热,甚至可以很快变成西医所谓的肺炎等等,最好还是请中医师来看诊治疗比较妥当。不过,还是有些基本的准则可以教给当爸爸妈妈的,至少让爸爸妈妈和中医师讨论起来比较有些概念。

首先介绍三个中医基本的小常识:「脉浮」、「舌苔白还是黄」、「流汗与否」。

很多人听到中医的脉诊, 觉得玄之又玄,一方面好像很难搞懂,另一方面好像脉诊可以神奇到病人身体内从生下来到现在发生过的所有事情都知道。其实并非如此,中医讲求「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切」包括脉诊、腹诊、按压穴道等等。所以,脉诊很重要,但绝非代表一切,坊间有些中医号称把脉很厉害,甚至连在妈妈肚子里被脐带缠到脖子都可以把出来,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是,我关心的是病有没有治好,有很多的中医把脉时可以讲的头头是道,到头来病还是没有治好。

「脉浮」,通常代表病在表面,人体表面就好像一个国家的边界,当外面敌人攻打过来,会先在边界上想办法把敌人挡下来,所以,快要感冒或刚刚感冒时,人的脉是浮在皮肤表面的。而有没有「脉浮」,是很容易分辨出来,做父母的先找到小孩子两只手腕下方把脉的位置,如果不知道把脉的位置在哪里,可以在网上查阅一下「寸口脉」的位置。不需要很精准,手指稍稍用点力找到小朋友脉的位置,把手指放开,然后再轻轻的接触在刚才找到脉的位置,如果手指很轻的碰到小朋友皮肤就感觉到脉在跳动,那就是「脉浮」。如果还是得用些力按下去才感觉的到卖在跳动,那就是没有「脉浮」。当然,这只是个粗浅的概念,但是对许多父母而言,这样就够了。

「舌苔白还是黄」倒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在白色的灯光下,叫小朋友舌头伸出来,看看舌苔是偏白还是偏黄,如果好像有些白又好像有些黄,那就算黄,因为正常人舌苔很薄又有一些些白,所以你看一眼之下不确定是白,那就可以算是很轻微的黄。那么没有舌苔怎么办?在感冒的基本范畴之下,如果没有舌苔,而舌头上水水的,可以当作「舌苔白」来参考,如果舌头很干,可以当作「舌苔黄」来参考。

「流汗与否」就更简单了。小孩子感冒时,我们通常以背部有没有出汗为判断依据。如果明显看得出流汗,那算是「汗多」的情况。如果看不太出来流汗与否,但是用手摸小孩子的背部觉得有些湿,那叫做微汗。如果连摸起来都不觉得有流汗,那就是「无汗」。

「脉浮」、「舌苔白还是黄」、「流汗与否」三个基本工具有了以后,我们可以针对感冒继续往下深入一些。


首先,怎么知道小孩子有没有感冒?当小孩子快要感冒,或者刚刚感冒的时候,没有什么症状,有时候甚至还活蹦乱跳,只是做父母的直觉上觉得孩子怪怪的,做功课时有些些不耐烦的感觉,不知道是小孩子心里有事烦躁,还是身体不舒服?很简单,要小孩子把双手伸出来,检查一下有没有「脉浮」,如果有,代表已经有感冒了。这个时候,不一定需要服用中药,通常多休息、早点睡就会好,当然,这个时候要避免吃冰淇淋、冷饮、生冷的食物,也不要过度运动、在外面吹风等等。记住,把脉得两只手都把,很多时候会一只手脉浮,另一手脉不浮,通常右边主「气」,左边主「血」,两者的沈浮有不一样的意义,而右手把脉中间的位置(「关脉」)反应脾胃,小孩子感冒时,通常会先浮起来。

在这个阶段,父母最常问的问题是,小孩子说吃不下饭怎么办?有些父母会觉得小孩子皮,不肯好好吃饭,找个理由说吃不下饭,因此强逼小孩子非得吃完正常的饭量,搞得亲子之间不愉快。如果真的「脉浮」、感冒了,食欲确实会减低,这个时候逼小孩子吃很多,反而会伤害到胃气,让感冒加重,不如让小孩子少吃一些,吃清淡一些,陪小孩子聊一聊,听听他的感觉。至于真的长时间食欲差,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会另外讨论。

下一个阶段是有明显的感冒症状跑出来,譬如发烧、流鼻水、头痛、全身无力等等。如果脉还是浮的,不用太紧张,病还在表,如果脉不浮了,这就得看症状是减轻还是加重,代表感冒是转好还是往里走,这个等一下会谈到。

大多数的感冒是因为受寒而起,即使是夏季的大热天下,多半也是流汗过多后吹风、吹冷气而造成的。近代的一些中医学派里,有所谓的「江南无伤寒」一说,认为中国大陆江南地区天气热,不会有伤寒类的疾病,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不过,如果要讨论这些,得从「六经辨证」、「太阳寒水」等等谈起,很多中医系的学生念到博士班都还搞得不清不楚,做爸爸妈妈的就不用多费心了。而一般听到的「风热感冒」,譬如有舌头红、口渴、有些黄鼻涕、喉咙痛、头涨痛等等症状,其实大多数是因为中暑、津液不足等等原因所造成,和一般人在西医定义下认识的「感冒(common cold)」是不一样的,我们后面的章节会讨论。所以,不要心里想着西医所谓的感冒,结果跑去买大陆文革之后中医很常开的「桑菊饮」、「银翘散」等等「感冒方剂」来服用,这样就好像咳嗽时拼命吃薄荷糖,感觉舒服一些,结果把感冒弄的更糟。

回归正传,既然是因为受寒而起,感冒初期多半是「脉浮」及「舌苔白」,前面提到的三个工具用了两个,第三个工具是「流汗与否」。如果小孩子有流汗了,中医通常把这种情况叫做「表虚」,代表小孩子身体不算太差,身体已经开始自己想办法调适,这个时候可以服用平衡阴阳的「桂枝汤」即可。另外,饮食方面,清淡一些,最好喝一些米汤,也就是把稀饭煮得很稀,喝上面的白白的米汤水,这样会加强胃气,让小朋友恢复的比较快。如果同时还有背部、颈部、后头不舒服,可以加些「葛根」,变成「桂枝加葛根汤」。葛根这味药可以「提水上头」,对背部、颈部、后头不舒服很有用处。(桂枝汤,为「天下第一方」,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方剂都有桂枝汤的影子,出版书时会在正文旁边另外讨论,现在就麻烦读者自己上网查一下。其它提到的中药方剂也一样暂时请读者自己上网查阅,出版书时会考量是否列一个详细的方剂表格。)

如果小孩子没有流汗,皮肤表面热热干干的,中医通常把这种情况叫做「表实」,这个时候就得让他发汗,一般我们会使用「麻黄汤」,如果伴随这全身肌肉酸痛、背部、颈部、后头不舒服等,可以麻黄与葛根两味药并用,而改成「葛根汤」。

现在很多中医师都学过麻黄汤,但是临床是却害怕使用麻黄,因为学校老师说麻黄宣肺力量很强,怕会让肺部津液不足,这又是另一个近代中医衰败的原因。麻黄是中药里的大将,无论是治疗肺部的问题,或者救急等等,都非常重要。在美国,麻黄是受到管制的,因为麻黄可以被利用来制造安非他命类的毒品,然而,除了拥有特殊制药制造的药厂外,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特别允许拥有美国各州中医执照的人使用麻黄,就是因为连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都深入做过研究、评估,知道麻黄这味药对中医临床治病很重要,而且在使用适当时,并不会有什么危险,不然的话,在医疗纠纷很严重的美国,麻黄早就被禁用了。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药物专家不担心麻黄,反而是许多功力不足的中医自己说麻黄药性太强不能用。

有些父母比较小心,他们问说如果把流汗与不流汗搞错了,会不会有问题?通常没什么大不了,毕竟做父母的不会傻傻的一次给很大的剂量,同时,如果小孩子服用了一两天药还没改进,当然得找专业的中医师来看诊,不应该自己不断地试这个药方、试那个药方。

如果感冒一开始没有挡下来,或者稍稍好转时又让小朋友受寒、吃冰淇淋等等,感冒就会往里,往「肺寒」的方向走。这个时候脉象会从浮转向比较不浮,同时感冒症状会加重,譬如不断地流清鼻水、白痰增多、咳嗽声音变得更深沈、胸口紧等等,这个时候常看到舌苔变得很白厚,或者舌头很潮湿,表面像是一滩水一样。这样就进入我们所谓的「小青龙汤」的阶段。

读者可能已经感觉到,从刚才到现在,我们都用中药方剂来表达生病的状态,没错,中医不像西医常常订定个病名,而是把症状和方剂做连结,利用方剂来快速表达整体症状及体内失衡的情况,方便中医师彼此间的沟通。譬如,我可以告诉另一位中医师说,我认为这位病人是介于葛根汤证及小青龙汤证之间,那位中医师马上就知道我在形容病人怎么样的情况,当然,他不一定同意我的诊断,他或许会指出我少考量了那一个症状,而他认为病人其实是另外一个方剂的阶段,然而,这样的用方剂来反复讨论,加快了中医师表达彼此的思维及考量。另外,我们这里使用「证」这个字,而非「症」。「证」代表病人的整体病症表现,包含了各个症状,「证」勉强可以用英文「syndrome」 来翻译,而「症」勉强可以用英文「symptom」 来翻译。

到了这个阶段,除了比较严重之外,不同的病人也会开始出现比较多不同的症状,譬如咽喉很痛、头晕、想吐等等,或者会因为病人其它的情况而变得比较复杂,譬如女孩子月经正好来,通常不会只是单纯使用一个基本的方剂,而是针对每个病人不同的情况做加加减减。所以,我们不建议爸爸妈妈自己看著书去治疗,应该带小孩子去看专业的中医师。

如果到了「小青龙汤证」的阶段还是没有治好,这就比较麻烦了,会进入所谓的「寒入里化热」的情况。「寒入里化热」听起来很奇怪,简单的解释是,寒进入肺以后,会有很多白痰产生,当白痰越来越多时,肺的津液运行受到了影响,越来越不够湿润,痰变得浓稠,从白痰转变成黄痰,舌苔从白湿转向黄干,这就好像汽车的冷却水慢慢减少、不够用,引擎开始过热一般。真正麻烦的是,肺部不一定是整个寒或者整个热,复杂起来,可以一部分还是寒,另一部分却开始化热,这个时候病人会告诉你,有时候是白痰,有时候是黄痰,有时候是湿咳,有时候是干咳,有时候痰在咽喉,有时候痰深在肺的底部等等,好的中医师可以从各种迹象来判断这个复杂的寒热是如何分布的,该先使用热药?寒药?还是寒药热药一起并用,常见的方剂有「小青龙汤加石膏」、「大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汤加石膏」。而到了这个阶段,可能接近西医所谓的肺炎,或者已经是肺炎了,西医通常只能使用效力强大的抗生素,而中医治疗确高明许多,当然,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千万不要自己看书治病,赶快带小孩子去看专业的中医师!

好奇的读者可能会追问,如果没有守住病情,再恶化下去会如何?再下来麻烦大了,会变成严重肺炎、肺积水、肺萎缩、肺脓疡等等。那中医有没有办法治疗?当然有,基本的方剂譬如「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桔梗甘草汤」、「三物小白散」等等,这就是考验中医师功力的时候了,治疗好的比西医又快又有效,而且没有副作用,治疗不好又不赶紧转诊的,可能就把病人推向加护病房了。

顺便提一下,西医对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猪流感等等往往束手无策,强硬治疗后,即使好了也常常留下许多后遗症,譬如肺部纤维化等等。在中医看来,无论是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或猪流感,都是按照上面所讨论到的「感冒发展过程」来演变,只不过一般感冒从「桂枝汤证」发展到「大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等,可能得父母或病人实在不小心,感冒了还继续受寒,而一般也得到两三周左右才会变得如此严重,而严重的流感可以在两三天内从「桂枝汤证」发展到「大青龙汤证」、「射干麻黄汤」等等,或者更加严重。中医治疗的方法还是一样,但是中医师对寒热的拿捏,用药的轻重与时机,寒热药的比例等等,都是很不容易的挑战。如果中医师对病情的判断与预估准确,下药胆大心细,对这些严重的肺部疾病,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做到又快又好的治疗效果。

我们回过头来谈一般的感冒。当小孩子的感冒症状减轻或消失以后,小孩子往往会开始吵着要吃冰的、喝冰的、玩到满头大汗等等,做父母的也往往觉得小孩子感冒时受了不少罪,现在好了,可以慰劳慰劳小孩子,放任小孩子随心所欲。千万急不得,感冒的症状不见了,不代表感冒好了,得看不到一丝丝脉浮才算真的好了,最好在感冒症状全部不见、脉一点都不浮了以后,再等一周才放下防备的心。有些小孩子感冒没有完全好,还有一点寒气积肺里,父母就不管了,结果感冒一直没有真的完全好,父母常常抱怨小孩子很容易感冒,一感冒又很久才好,甚至开始出现一些哮喘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必须找专业的中医师把小孩子肺部的问题一次治好,不然拖下去会变成慢性病,对小孩子长久的健康影响很大。

一动笔谈感冒,没想到就洋洋洒洒写了那么多。然而,关于感冒,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讨论的地方,毕竟感冒的症状总类很多,变化大,也是很多其它病症的起始。我们对感冒先讨论到这里,以后的章节提到相关的地方,我们再回来增补。下一章我们把感冒中的「发烧」单独拿出来讨论,因为「发烧」常常是做父母最心急的生病症状,好像小孩子一发烧,天就要塌下来一样,其实没那么严重,我们下次再谈。

——END——

视频版权归李宗恩老师所有,转载是为了传播中医文化,不会用于营利!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END——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公众号自定义菜单里,有很多中医课程可以自学。关注本公众号,共同学习正统中医,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往期内容回顾倪海厦老师仲景心法傳講系列——全集
倪海厦老师——美国史丹佛大学物理学博士解读中医是非常科学的!央视CCTV4 《中华医药 抗击疫情》报导通许县人民医院中医治愈及预防新冠肺炎
倪师传人李宗恩老师医案——三岁小孩高烧惊厥后,右手脚失调,语言能力退化倪师传人李宗恩医师——诊所搬新家了(附诊所地址)


倪师传人李宗恩医师医案——15公分大的卵巢囊肿三周消失


倪海厦:糖尿病的成因与真相,附医案


倪海廈老師吉他彈唱自己創作歌曲《我的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