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江璐:奥卡姆的唯名论——个体事物的存在与认知
5月12日晚7:30~9:30分,中山大学哲学系“谦之云讲坛:西方哲学的群峰(第二季: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系列讲座的第五讲顺利在线上举行。此次讲座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的江璐老师主讲,主题是“奥卡姆的唯名论——个体事物的存在与认知”,并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的黄敏老师主持。
首先,江老师介绍了沃格林称之为“一系列著名现代哲学家中的第一人”的奥卡姆之生平和著作。按照奥卡姆的经历和生活环境,可以将奥卡姆的著作分为两类,一是学院性质的著作;二是论辩性质的著作,奥卡姆的现代性不仅体现在他的理论著作中,也体现在他论辩性质的著作里,他在这些著作中表露出现代人的自由意识,写出了像《约翰二十二世谬误手册》这样的挑战教皇权威的作品。
随后,江老师还谈论了我们应该怎样定位奥卡姆。天主教会把他放在反叛者、唯名论者、唯意志论者的序列里,而新教则恰恰相反,会把他当做旗帜性的人物,宗教改革之先行者,而有的学者(比如Copleston)仍然会强调他神学家的地位,将奥卡姆看作“一名方济各会修士,以及一位神学家,不可将他诠释为一位现代的极端经验主义者”。但江璐老师劝诫我们要抛开这些惯常的偏见,最好把奥卡姆视为一位使用神学的思想资源、将上帝的全能当作思想实验的背景的哲学家,因为在神学讨论之外,奥卡姆对纯粹的哲学问题有着深入和具有洞见的讨论,神学资源扩展了他对哲学的讨论,但他的初衷并不是使用哲学来解决神学问题。在断定一个神学的争论的时候,他往往使用语言分析的方式来回应这些问题,因而他所关心的并不是通过哲学来获得任何神学上的认知了。反而是哲学和逻辑学在他的思想中的重要性在这种运用上得到更强的突显。哲学在他那里获得了相当大的独立性。
当代的研究者们关于奥卡姆哲学的讨论所着重的是他的的语义学,逻辑学和知识论,也有学者(Mietke)强调奥卡姆对社会哲学的贡献。奥卡姆是晚期中世纪唯名论的代表人物。而对唯名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首先,它是一种本体论,认为存在着的事物都是个体事物;但唯名论同时也是一种语义学立场,认为普遍概念所意指的实际上是个体事物;唯名论还有知识论上的蕴含,宣称只有个体事物才可得以认知。而Gyula Klima教授就称奥卡姆将形而上学问题(我们的普遍概念所意指的普遍本性是什么,以及它们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如何)转化为了一个新的语义学问题(我们的普遍概念是否意指任何普遍本性)。奥卡姆构建出了一个涉及到语言、思想和实在的基础语义学框架。例如,指代就是一种词项(思想和语言层面)与物(实在的层面)之间的关系。在命题中,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指代,以“人”为例:比如在“那个人在跑步”这句话里,“人”指代的是确定的个体,这是一个“个人指代”的例子;如果我们宣称“人是一个物种”,这里的“人”则是“单纯的指代”;而在“人是名字”这句话里,“人”指的是一个词,这就进入到“质料指代”的领域里了。
而在本体论方面,奥卡姆反对的是传统上的本质主义,反对柏拉图主义、反对邓斯·司各脱的实在论。他认为普遍概念是一种心灵意向(intentio),在心灵之外没有普遍的东西,而这种心灵意向可以用来谓述多个物体。他还区分了“藉着自然的共相”和“藉着习俗的共相”,区分了心灵语言和人类社会所使用的语言。奥卡姆的唯名论本体论大致是一种本体论还原主义,即认为除了质性之外,抽象名词也可以被还原到由具体名词所意指的个体事物之上,从而,实体就和质性一起具有了实在的意指的范畴。
在奥卡姆关于“五谓词”(种、属、种差、属性和偶性)和“十范畴”的讨论中,即可见到,在他看来“五谓词”和“十范畴”是对概念的分类,而并非对应着实在的对象。它们的确具有实在的意指或指代,但是却是以意指或指代的方式,它们所涉及的实在的对象也仅仅是个体与质性这两种。因而,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不可使用本体论的方式来加以描述,因为概念不对应任何实在,而仅仅是意指或指代实在中的存在的物。例如,种和属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而是要使用一种对概念之外延间关系的模式,来描述种和属这两个普遍概念。这就使得奥卡姆涉及出一个系统和具有很高复杂度的逻辑系统。
在认知论方面,与阿奎那的认知论不同,奥卡姆认为我们不需要中介的心象或种相,概念的获得与心灵之外的物对心灵的直接作用相关。因而奥卡姆的哲学大致可以概括为“外在主义”,即认为“决定信念辩护的因素不仅仅是相信者的内在状态”。Panaccion指出,在奥卡姆哲学中有语言学上的、心灵内容上的、认知上的三种外在主义。
而在提问环节里,有同学问到奥卡姆哲学与胡塞尔哲学之间的关系,江老师认为,胡塞尔更加关心的是心灵和意识,而奥卡姆则更加关心心灵与外部事物的关系,而且更加注重认知论的逻辑表述形式,两者之间具有很大差别的。也有同学问到,既然奥卡姆认为外在事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心灵,而使心灵获得其概念,那陌生经验又如何形成概念呢?江璐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在奥卡姆哲学的框架里依然可以得到解答,因为经验即外部物体对心灵的作用,在这一个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概念。
在讲座的最后,张伟老师衷心感谢了江璐老师的讲授,并且指出,这一系列讲座之所以要涉及到中世纪哲学与文艺复兴哲学,就是希望大家思考它们与我们的近代和现代哲学有怎么样的内在相关性,而江璐老师作为奥卡姆研究专家,她的讲座应该能让在座的各位或是正在阅读的各位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撰稿人:莫恒康)
编辑:郭俊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