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高地来的女人》:学术观摩与映后交流
The woman from Myanmar
缅北高地来的女人
【学术观摩与映后交流】
时间:2022年10月10日
线上交流(腾讯会议)
嘉宾:王秀岳
纪录片导演,艺术家
现任教于上海电影学院
艺术活动涉及到动画与纪录片创作
现当代架上绘画等。
主持:黎小锋
纪录片导演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参与观摩、讨论者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编导专业学生
黎小锋(以下简称黎)
请王秀岳导演就纪录片《缅北高地来的女人》,分享一下他最初的创作契机,怎样与被摄主对象沟通,怎样进入到最初的拍摄状态,中间又遇到什么问题。总之,谈谈他的拍摄经历,以及后面剪辑的思路,传播和发行的状况。
王秀岳(以下简称王)
谢谢大家能够坚持看完这部长片。就刚才黎老师的一些问题,我来介绍一下片子的拍摄初衷。早在2016年,我其实就在那个地方拍被骗婚的男青年,在拍摄过程当中,得知了这么一个收破烂的老男人,娶了缅甸来的新娘,后来新娘跑了,找不着了。当时我一听,是不是又是骗婚的?跟这家人取得联系后,带着拍摄设备就就去了。正式开始拍的时候,应该到了2017年。2019年暑假我去了缅北,年底时候,全球疫情爆发,本来打算再拍呢,没有去成,片子就这样结束了。素材就到19年暑假。后面就着手剪,做提案,参加一些提案会,等等,整个过程就是样子。
黎
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去缅北的情形。影片主要是在中国拍摄的嘛,后来去缅甸又是怎么样下的决心。比如说,跨国拍摄,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方面讲一讲。
王
去缅北主要是因为被摄对象想回到老家去,离开山东。我说跟你去,她是同意的,就这样到了缅北。能去到缅北,对于整个片子的完成有很大帮助,完整度就非常高了。拿到缅北素材回来之后,当时我跟黎老师你说,缅北去了一趟,剪辑的思路可以理清楚了。
除了去缅北,山东的那部分内容呢,我去的时候,女主角拉瑞已经离家出走了,我开始拍的是两个小孩,以及叫海江的男主人。到了他家,看到两个小朋友非常可爱。我对他们很感兴趣,当时想着拍留守儿童。就开始拍两个小朋友,拍了很多素材。拉瑞回来后,被摄对象转到拉瑞身上,以她为中心来展开拍摄。整个片子呢,分拉瑞回山东之前,回山东之后,以及她回到缅甸,这三个阶段。基本上拍摄了三个阶段,后边剪辑呢?大家也能看出来,就是三段的架构。
怎么跟被摄对象沟通、怎么取得信任的问题。我觉得,人与人之间,这样一种信任关系,怎么去建立呢?沟通交流的时候,首先是抱有一种真诚吧。去之前呢,知道他有两个小朋友,就给小孩买些小礼物,慢慢建立这种亲近感。对于男主角海江来说呢,他觉得,我去了也没害处,你拍就拍吧,说不定还能帮他找到媳妇,就这样就开始拍。这是一点,你的真诚;再有,到他家之后呢,要融入到他们环境当中,有一句俗话叫入乡随俗。你不能带有某种眼光来看,因为他家有点破,不能看不起别人。要尊重他们,放低自己的姿态。比方说,海江很客气,请我吃饭,领我去当地小餐馆去吃。我说可以,没有拒绝,去了之后呢,悄悄把餐费提前给他付好。这种小细节,对于建立信任关系是非常有帮助的,他慢慢会信任你。
拉瑞,缅甸过来的女性,她是很Open的,很大大咧咧的人,不会计较太多,也不懂你是不是记者呀,你是干嘛的呀。她不懂那些东西,觉得既然曹海江能够接受,她也不排斥。当然取得更进一步的信任关系,要跟对象进一步的交流沟通,我觉得是那是交朋友式的沟通。山东部分,拍了好长时间。一开始每天驱车100多公里,后来曹海江说,你耗油,还得起个大早,那么晚才回,你干脆住我家得了。我说好呀,就住他们家了,和他们同吃同住。
当然,时间短没问题,时间一长,毕竟是不方便的。我一男性身份住到人家去的,而且还要拍摄,多多少少会带来不方便,特别是男主人公,到最后,我也能感觉到他有一点点不耐烦,他总是问我,你啥时候去上班、啥时候开学呀,我就觉得差不多了,不能再待这个地方,太久了就起反作用了。我说明天就结束了,但是早上一起来,两个人在吵架,发生事情了,你的摄影机还是停不下来。
有时候你就很惊喜,怎么又发生种事情,想也想不到。在座同学真正去拍的话,也会遇到现场感给你带来的惊喜,这是在剧情片或其他类型中体会不到的。就是这样,刚说要走,又逗留了好几天,有些新素材还很重要。
黎
对你这种要扛到最后一天,甚至最后一小时的那种心态,特别能够理解。以往在陕北拍摄的时候经历过好几次,上火车之前的几个小时我还在拍,老是带着一种期待。我问一下,那种时候,你到底在期待什么呢?
王
那种意外,那种惊喜,那种生活当中你根本就没有预设好的一些情节,突然出现你眼前的时候,带来的那种愉悦感,我觉得是我很期待那种东西。并不是说,我为了要你这样要你那样或者摆拍成什么样子,其实那是给不了太多期待的。
黎
我理解这种情形。我们不一定期待自己的片要做成什么什么样,我们是期待的是,那种不可预知的、突如其来的东西,会带来一种新的面貌、一种新的景观——是那样一种期待。
王
是的是的,拍片的那种惊喜,真的是一次次的冲击我,使我坚持拍完。
黎
我印象特别深的,比如说,一家人在屋里,爸爸躺在被子里面,孩子跟他去吵、去打,爸爸说一句什么话,女儿就崩溃哭了。这些场景都非常的生动,非常的鲜活。你当时拍的时候是个什么状态、什么心态,你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王
对,大家也看到了,有一场戏,小女孩桂香骑在爸爸身上打他。当然我是很高兴很兴奋的。但这是建立在被拍摄对象痛苦的基础上,特别像小女孩,感觉对不起她。但是,从拍摄者的角度来说,我完全陷进去了。拍摄时间长了,她就没有顾及有人还在旁边,有个摄影机还在旁边,那种真实的状态就呈现出来了。我没预料到,谁都没预料到,但是摄影机就捕捉下来了。当时你说拍摄过程当中很兴奋,但是拍的时间久了,她就在那哭啊,打闹啊,当然也会心疼。一看小孩哭了,因为他爸爸说你回去吧,你跟你妈妈走吧到云南去吧,我不要你了。哎呀我就觉得,小孩很无辜,因为父母之间的争吵,会影响到小孩。
黎
我回应一下,这是伦理上的一种把握、一种关照。拍纪录片,跑到山东也好,跑到缅北也好,千里奔波,挺辛苦。但是,如果你拍到一些场景,或者你进入到一种现场。你会特别激动,特别兴奋,觉得好像是上帝之手,安排了一些场景给你。你会担心,哎呀,磁带不会一下子没了吧,或者电池突然没了吧。屏声噤气!有时候还有一种负罪感,确实,人家挺痛苦的,但是你又认定,你是在做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是把人类的一种真实生存状态捕捉下来,是这样吧?
王
当时是很矛盾的。你又兴奋,但是又有比如你说的,伦理上的一些东西。纪录片也好,平面纪实摄影也好,都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
黎
当素材都到了时间线上,你面临着怎样重新去审视你的主线、怎样去形成你的结构的问题。请你和大家分享一下,剪辑思路是怎样慢慢找到的?
王
每天拍完了,把素材导出来,当时都会有标记,发生的事情都在脑子里。拍得多了,自然就会串联起来。
初步的设想,拍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不过很模糊,只是很细节的事件。至于结构、主题,还是在剪辑台上(形成的)。开始拍了两个小朋友的素材,拉瑞出现之后呢,我觉得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拉瑞身上。但是呢,我又舍不得前面拍的那些东西。当时剪的时候也跟黎老师你沟通,你让我剪掉前面那些素材。小朋友的素材太多了,我就把它删掉了。第一版发给你之后,黎老师你给我反馈的一些指导意见,非常重要。我现在还是要提一句,要感谢黎老师,要感谢你。我一下子就明白,我片子要的东西不能太多。后来周浩导演跟我说,你到底拍谁?我突然明白,不管她是哪来的,我就是拍了一个女性的故事。我的主题,是关于一个女性的故事。结构是这么慢慢形成的。大框架以女性为主。拉瑞回来之前,回来之后,以及再回到缅北,三个阶段大概如此。剪辑过程当中,我按照事件发生的自然顺序来安排这些素材,没有刻意的调整,把它放在前面或者后面。大家看到的最终呈现的片子,完全是按照时间的发展。剪辑的过程,先粗剪,再精简。
黎
谈到剪辑,请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把一些你觉得必不可少的东西放到时间线上,形成基本的结构,再往里边填血和肉——这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把全都内容放到时间线上,再一点点不断地砍,最后砍出脉络来。大概是采取哪种方式?
王
两种都有吧,但是我不会把全部内容都放在时间线上,而是挑出来一些东西,是我在拍摄过程中标记好的事件。哪一天发生的,怎么样的事情,把些东西放在时间线上。之后呢,在时间线上再给它做减法。就换句话说,我挑的那些东西基本上都能用到,没有过多地返回去补充一些素材。我花在剪辑上的时间只是花在时间线上的时间,这些素材用得到,就加工这些素材。
黎
就是说,你对这些素材还是非常熟悉的。
王
对。因为是我来拍我来剪嘛。如果是我剪别人的片子,或者说别人剪我的片子,就会比较常规一点。这是我自己的一个土办法吧。
黎
回过头来看,有没有哪个被你砍掉的素材,让你特别心疼?过了好长时间以后还是心疼不已,但是也确实觉得放在里面不合适。有没有这样的场景?
王秀岳(以下简称王)
有啊,当然有了,我拍的素材(删了)我都很心疼,哈哈。前面小孩,有些素材真是太动人了。我之前去他们家,首先接触就是这两个非常可爱的小孩,我把它放进去。后来我也认为剪得很好,但是对整个片子没有太大帮助,而且会拉长时长,这时候就狠心砍掉吧,肯定要砍掉的。一开始我还不太狠心,我给你看的时候,还有给其他人看的时候,老觉得时间太长了,需要压缩时间,压缩时间的话,你肯定把跟主题不相关的去掉,前面那部分再精彩也要砍掉。
黎
我提一个建议。我们现在做纪录片,已经不只是做成一个片子,它其实也是一个大的项目。你可以这么想,你这个大项目里面包括纪录长片《缅北高地来的女人》,说不定你还可以在里面剪出一个关于当地留守儿童的短片,甚至两个三个,都可以。你还可以把当时拍的一些场景——包括抓帧,也包括你特意拍的一些照片——做成一个图片展。关于山东/缅北的一个女人,她的身世、命运变迁的图片展。用很多种形式、手段、材质,最后形成一个总的创作项目。这样(对影片里砍掉的内容)你就不会觉得心疼了,还是都能用上的。
王
对,太好了。其实刚刚黎老师提到的图片——包括关于儿童的——我也在考虑。我也整理了一些,时间够的话我给大家稍微展示一下。
黎
专门拍的,还是抓的图?
王
专门拍的平面摄影。大家可以到网上搜一搜佤邦的历史。看这个图,我当时是从云南边境的(佤邦的)首府邦康特区过去的。那个地方是邦阳区,这边都是缅甸的掸邦,也就是傣族的聚集区,再往这里就是老缅。
这一块儿,进入邦康,等于是首府吧,是一个城市,再到拉瑞家呢,还是要走上百公里的山路。那边都是缅甸军政府军事控制的区域——掸邦。到了这一块就是他们家。我为了做这个片子,搜了一些柴春芽导演的书,他以前也是南方周末的摄影记者,书里面的纪实报告提到有一个澳大利亚的驻北京的记者,叫大卫·艾默尔(David Eimer),他为了探究汉族和少数族裔的地区和文化边界,他就多次行走边疆,写了一本书叫《被隐藏的中国——从新疆、西藏、云南到满洲的奇异旅行》。他进到佤邦,写了对于佤邦的观察,他就概括佤邦的是金三角区域常人最少前往也最无法无天的地区,即便是在缅甸中方与北方好战成性的少数民族之间,佤族人的声名也是让人畏惧。直到半个世纪前,在偏远山居,佤族还有猎人头的习性,他们会割下敌人的头颅,甚至行经过往的倒霉的旅客也不会放过,然后把他们头颅挂在田野上,以腐烂的皮肤和脑袋肥沃农作物,也就是为他们做肥料,佤族人的终极信条是避免被他族统治,其实我当时在去之前就看了篇文章,我当时很害怕,他们有这么“野蛮”的一个民族,当然也没办法,当时去到那儿之后还好,因为拉瑞的弟弟是当兵的,而且他父亲是个军官(养父),他给安排得好好的,而且用车直接把我们接走了。这个就是那个军官的妈妈。我们第一站就到了他们家,她这是拉祜族的,那么这是待在他们家拍的一些照片,这张是她儿子和弟弟,大家都知道,这是邦康的他们家,这俩是她弟弟,这个是她的亲弟弟,这个小孩是她的同母异父的弟弟。这是邦康的城市的外景,这个小城镇和我们内地的小城镇差不多,这是她一个亲戚,她亲戚表示如果有50万块钱,你可以再娶几个老婆。这是阿佤山,这是当时拍的那小孩,这个因为时间关系……这个小女孩非常可爱。当地都花人民币,扯的也是云南的电网,受的到教育也是云南教育厅出的一些汉语教材。我快速给大家浏览一下。我们第一站,因为开车进山,直接就把我们放在中国人在云南那边开的橡胶厂。我们在山脚下待了一天,到晚上才被村子里边的人骑着五辆摩托车,帮我们搬着东西、物资还有设备拉上去,当时军官开的车送我们,送到这个地方就上不去了。这是那个军官,是个排长,都带着枪。
黎
他们是全民皆兵吧?
王
对,全民皆兵。当时我说下来我给他们买水。还没进山之前,我下来小超市给他们去购点物资,去给当兵的买的水。这就已经到了他们家了,一个叫马坎的村子,这也是拉瑞的家乡。这是她弟弟,她的外甥女,这是她儿子,大家看拿着个匕首。这个是缅共的退役老兵,大家知道佤邦原来是缅共解体之后分出来的,它是跟其他异族开始打仗,他是缅共的退役老兵。这是我当时在拍摄现场自拍的工作照。这个小女孩片子里也出现了,她的妈妈也是被卖到——不能说被卖到,反正就去中国了,去到云南那儿。我问她啥时候回来,她说她要在云南给人生完孩子之后才能被允许能回来看一看。她走的时候,这个小孩好像刚刚出生没多久,现在好像已经两三岁了。这个地方是中国某基督教会援建的学校,多亏了这个学校,我是待在学校里的,认识了曾老师,是湖南籍的老师,在那支教。这学校就他一个人,我称之为“一个人的学校”。
黎
这个说不定还能够发展出一个纪录片来呢!
王
对,对,我现在一直跟他保持联系,他现在已经有了宝宝了,娶了当地的老婆,生了小孩,很好玩,他吃饭也是自己做饭吃。
黎
请你向大家稍微介绍一下怎么去充电。
王
对,对,我现在一直跟他保持联系,他现在已经有了宝宝了,娶了当地的老婆,生了小孩,很好玩,他吃饭也是自己做饭吃。
黎
请你向大家稍微介绍一下怎么去充电。
王
这个地方没有电,电池拍几天后没有电了,我就攒在一起,然后下山跑到橡胶厂。走下山有四个小时的路程,背着充电设备什么的,充满之后再上山。基本上曾老师陪着我一块去,我自己是不敢下山的,因为他是比较熟悉,非常非常感谢曾老师。拍到最后我觉得没电这种状况太……因为设备没法工作,充一次电太麻烦了。再加上,当地村长警告我,你为什么要拍?他倒是没有对我提出太大异议,就是说,你要是让军政府看到,让当兵的那些人看到的话,那有可能扣你的设备,甚至把你抓走。我当时就害怕了,也没有待在那多久,感觉差不多拍完了,就直接下山走了。这是当时抓拍的他们的一些村民。这个小孩,其实这个小孩她是上到了小学,相当于我们小学六年级,他的文化水平在他那个寨子里最高,跟我沟通都没问题。但是我问他你知道中国首都在哪吗,不知道;我说你知道上海在哪吗,也不知道;我说你知道中国哪些城市吗,他说他知道广州,那已经非常好。这个小孩帮了我不少忙,还给我扛着话筒的挑杆,很感谢那小孩子。当地的一些场景里,里面有人去世的一个场景,是被拍摄对象拉瑞的前公公去世了,他们就到深山里面砍一棵大树,做一个棺材,把树中间掏空了之后,把人用席子卷起来,再去装起来。基本上到了最后了。这是佤邦的一些经历,基本上就是这样子。
黎
我觉得你说不定过了几年以后,你可能还会以此做成一本书。因为我们能做出书的题材也不是很多,像这样跨越山东和缅北两地的历史长久的纪录片,它其实还是很有做成书的一种潜质的,这也是算是你项目里面的分支,是吧?
王
分支,对。我也是回应一下黎老师刚才提到非常非常好的建议,因为还有一些照片,我觉得真的这些平面的些东西,没办法,太……
黎
好的,估计大家也积累了很多问题想跟你探讨、交流。同学们,现在就可以开始和王秀岳导演交流了。这个片子我也确实是一直在关注,看着它成型,到现在开始传播,真的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你看一个纪录片人,其实年龄也已经不小了,还怀着一种纯真,一种热情,到那么远的地方,经历那么艰苦的拍摄环境,获取素材,反复地咀嚼素材,最后把它剪辑出来,做成自己心目中所期待的作品,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关注。大家自由说吧,先哪位?我记得有一位在缅甸的A同学,是不是有想法分享?
A
我在拍摄过程中确实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前段时间我的设备被军方给扣下来了,他们发现我带着相机。但是我没有在外面拍摄,只是他看到我的相机包了,对我来说,目前在外面拍摄会是比较困难的问题。
黎
对对,我也了解。你们当地那个地方,现在的政局还不是太稳定。我觉得如果要拍的话,还是要非常非常小心。
A
我的拍摄对象他其实他也有自己的顾虑,虽然我已经跟他说过我现在拍的不会发到网上,或者说只是来提交作业而已,但是他会觉得,现在政局不稳定嘛,这几年他很害怕他的一些言论会被泄露出去,会感觉他有一点不太信任我。
王
这个你要是想进一步去跟拍的话,还是要做些功课,要对你的拍摄对象再做些进一步的交流沟通。那如果是他实在是比较抵触,那也没办法。
A
他也不是抵触,他愿意让我拍他,但是他害怕……像我昨天去采访他的时候,我发现他其实很害怕他会扯到一些政治的言论,虽然他不喜欢军政府,他特别讨厌,可是他在拍摄的时候,我感觉他并没有很如实的回答他内心的想法。他会很委婉的把那些事情说出来,我之前知道他的事情和他昨天说的我感觉还是会有一定的差别的。我也不知道该……
黎
好的,其实我们也可以问秀岳导演,金三角缅北那边,你确实会不断的遇到军方,遇到那些持枪的人,包括你说的历史上传统的那种猎头族,是吧?面对一种凶险的时候。你说,在生命和艺术之间做选择,我想我们都会选择生命,但是,有的时候它处于一种非常模糊的、不确定的状态,你怎么去把握你所面临的凶险,你怎么去做判断?或者可以说说这个?
王
刚才这位同学提到的一点,我觉得没有关系,他只要让你拍你就去拍,其实每个人都有顾虑。只要是在那种情况下还愿意让你拍,我觉得已经非常幸运。你说不定在拍摄过程当中,你想知道的那些东西跟他说的东西不一致也没关系。其实我们作为观众,如果你把它放到片子里边处理好了,观众他是能够看明白的,我不知道你理解不理解,不用过于担心他不敢说或怎么着。没有关系,只要他让拍你就去拍,当然要保证你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去拍,这个还是非常重要的。
A
好的好的。
黎
其他同学呢?管一萌同学好像说这片子的戏剧性很强,能否展开来说说?
管一萌
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在拍摄的时候,基本上整部影片我看到有时候主人公他们是会跟镜头说话的,但基本上前面导演就都没有回应或者说回应了但没有这部分剪进去,但最后其实有一些镜头是有回应的。这样安排是有什么想法?
王
对,就像你说的,我其实都有回应,有的是把它处理掉了,后面到了缅北我的声音会出现,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我出现的多少,如果大量地出现我的声音,或者我干预到这个片子的话,那会影响片子的的叙事或者架构,所以我把前面的一些我自己的声音给去掉了,到后边呢,我觉得我自己也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我觉得我的声音可以放到里面,对整个片子没有很大的影响,我觉得是可以的。
管
好的,谢谢导演。我觉得整个片子它戏剧性其实是很强的。主人公拉瑞中间先是离开了,又回来了。我觉得戏剧感很强,但是在我们平时拍摄中其实我们并不能保证我们的被摄对象……万一她没有回来,那这片子会拍更多的拍一些留守儿童或者是别的去取代她。拍摄时候,导演会按照前期比较详细的策划去拍,还是去了再调整?
王
大家能看出来,我没有太多前期的规划,不是像一个商业项目,把什么都设定好。我主要是就在那等嘛,比较笨的办法,等着这个事件发生。
黎
秀岳导演其实采取的是一种观察式方法,就像刚才说的,是假借上帝之手,那样一种创作态度。你是不是也确实也动过念头,比如,对有些场景做点设计,但是最后未必用上?
王
是的,毕竟作为导演在现场的话,还是想干预一些东西的。有的地方我会让女主角去做所谓的摆拍,那仅限于在比较空闲的时候,而且我也有一个私心,包括里面的两个小朋友,因为我是从个人角度,已经跟他们相处太长时间了,我比较喜欢这俩小孩,就让他们尝试着演一些情节。我还设计一些情节,就像拍剧情片一样,但是后来我觉得不是太好,也许导演功力不够。我也用样一些设计,但是后来都没用到片子里面去。观察式的,还有所谓介入式的,摆拍呀也好,觉得都没有关系,但就这个片子来说,我还是采用的刚才黎老师说的,直接电影式的,观察、纪录整个事件。
黎
我也回应一下,确实有时候还是要根据题材本身,有一些片子比较适合用观察性纪录片方式,有一些片子可以把一些实验电影的、当代艺术的观念融合进去,但是呢,我们有时候又不会甘心被动地去做观察,做纪录,你会有一些导演的欲望、念头冒出来。因此,我还是建议,可以把它拍下来,因为它给你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是吧。你面对素材的时候,你可以把它做成观察性的纪录片,但是你也确实留了一种可能性,就是说,做成一个导演介入很深的作品,保证一种可能性,我觉得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
王
是的,没问题。我刚才也提到了,我也有一些介入,只是后来没用,包括缅甸的素材也会有一些介入。
黎
我们甚至可以退一万步讲,或者进一万步讲,假使过了几年以后,这个人的故事,这个人的处境又发生变化了,你又再次来到缅北。故事继续往前延伸,如果你拍了,你可以剪出新的片子来,也许那时候你那些介入的东西,就可以把它放进去了,是吧,这些都有可能,因为纪录片本身是在生长的,我们人的观念也是不断地在改变的。保留可能性,我觉得是应该的。
王
对,我觉得在拍摄现场尽可能多地占有一些素材、拍摄一些素材,不管你是以哪种方式,我觉得这个是没错的。
黎
不要成为道德禁忌一样的,天哪,你怎么摆拍呀,你怎么搬演啊,好像犯了天下之大不韪。不要有种心态,我们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创作者,寻求各种表达的可能性。其他人呢?
曹筝琦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关于前期的问题。刚刚导演讲的时候也提到,在拍摄对象拉瑞在问你在拍什么的时候,你回答的是在拍那些小朋友。我现在也在跟我的拍摄对象处在交流的阶段,我在想要不要很明确地把我所有的构思和想法告诉我的拍摄对象,还是说有所保留,甚至说不告诉他我的拍摄意图。我能明白,如果想要更真实捕捉到那些我想拍的内容,需要跟他成为朋友,或者说是亲近起来,但是,在一开始和陌生的被摄对象交流的时候,要不要很明确的告诉他我想拍的这些东西。
王
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建议大家不要直接给他说我要拍。要看跟你的拍摄对象的熟悉程度。一开始如果真是陌生人,没有做任何交流沟通的情况,你不要直接告诉他,我当时建议你先给他做朋友,就先给他聊天沟通,聊一聊这人到底怎么样,他的性格、兴趣、爱好、为人、人品,各个方面都要了解,也让对方了解你。这是彼此建立信任的过程,就像我们交朋友一样,对拍摄对象也是这样。这阶段过了之后,你可以说,我要拍、怎么样拍。要看你和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进入进展到哪种程度,再把你的目的给他说说,最好是不要直接,因为你没有缓冲余地了,如果他不让你拍你一点没有办法。对吧,你还是要进一步的交流,要多聊天,多了解了解人家,适不适合长期跟拍,或者他适不适合让你拍摄,你要有预判,如果拍了半天,拍了一段时间他突然不让你拍了,你也挺受打击的对吧?还是要看这个人怎么样,前期的沟通很重要。
曹
好的,谢谢。我还有问题,刚刚在看片子的时候,觉得有一些比较怎么说刁钻的角度吧,就比如说从她的头部,她躺在床上的时候去拍她的手机,我感觉我们在拍东西的时候,肯定是要尽可能地让拍摄对象去无视摄像机,但是我感觉有一些角度的拍摄,会让摄像机对拍摄对象造成一些干扰,就想知道些镜头的捕捉的方法。
王
我不知道你对这种拍摄是否赞成,但是我都把它用进去了。你要问怎么拍的,还是刚才说的建立一种信任关系。像拉瑞,我其实已经跟她非常非常熟悉了,摄像机对着她再近一点,更靠近她的面部拍也没问题,她也不会有反感,但是作为拍摄者的话,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我不会那样去拍。在这里边,你看她在床上,因为她怕冷,她南方过来的,一到冬天因为房间很简陋,也没有暖气,她就躺在被窝里,这个时候呢,你又不得不去换一些角度去拍,那我只能是多一些选择,就这样拍,恰恰是能够用到了那个角度,放在片子里,大家能够看到,也没有刻意的非得用那样角度。
曹
谢谢。我明白了,谢谢。
杨景然
我想问一个问题,导演老师,您在拍些对象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是什么呢?和他们不一样的?是外来的拍摄者还是别的呢?还是说和他们融为一体的感觉?
王
对,这个问题很好。我觉得拍摄对象认为我跟他们是一样的,我自己也认为我是跟他们一样的。这个关系很奇妙,我就住在他们家,好像就成了他们家一员。因为他们的小孩都特别喜欢我,包括买吃的买什么,我觉得片子那么长时间的跟拍,而且是非常近身的拍摄,我觉得没有很好的关系达不到这种程度,到他们家同吃同住。像这种拍摄方法,不是每个片子都适合,但是这部片子就是这样出现的,我觉得这也是很幸运的,因为他能够获取更多的一些素材而且有一些生活化的场景和细节都能够捕捉到。身份问题我倒是真没考虑,觉得跟他们是朋友或者是真正成他们一家人。当时在他们家住还是蛮好的。
杨
他的生活中可能是像您说的同吃同住,但是比如我自己,如果我举起摄影机对准一个对象的时候,那确实是我们的身份差别就直接的体现出来了,而且他为什么叫对象呢?就有一种感觉,你拍他,但是是拍给他以外的人去看的,比如说我从比较普遍的,从小资产阶级的视角,把对象在那个文化环境中不具有普遍性的一种景观给拍摄下来去给他们看。会不会有一种有点背德的感觉,有点对不起对象的感觉。
王
有的时候也会有,因为毕竟是不同的……这个问题当然会有,特别是在拍摄对象不太自然的情况下,有点不耐烦的情况下,你要这样再拍下去也觉得自己……这可能就是一个伦理问题,这样就身份就明显像你说的。
杨
他有不自然感才是自然的。他感觉到自己被凝视了,那才是自然的,他理应是会产生感觉,在他产生那种错觉,说拍摄者和我是一样的的时候,我觉得这种时候才是最会让人感觉心里不太舒服的时候。
王
我不知道是不舒服是作为观众看的不舒服,还是觉得被拍摄对象的不舒服?
杨
就是导演拍摄的时候作为景观的搬运者的那种感觉。
王
这个话题我觉得……怎么回答呢?景观搬运,其实你只要不把它当成景观,你内心接受或者说拍摄对象接受了,我觉得问题就不存在,说他也不是说我把你搬运的景观拿给别人看。
杨
但是拍摄对象他很多时候他是不了解这些,他也不了解自己被拍摄是意味着什么,也不了解这个文化产品生产出来以后是怎么样的性质?限于他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或者说生产环境,好像他是不知道产生的自己身上产生的这段素材是如何被处置的,或者说最后会被摆到什么位置。
王
对对,你说的话题可能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了。也是刚才提到的伦理问题,你拍人家,是不是在消费——这样一个概念,是吧?怎么说呢,像种话题在不同的作品,不同的题材下,时不时地会浮现。就像多年前徐童拍的游民三部曲,比如《麦收》啊,那种题材的,那肯定会更加的……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那种片子,它肯定会带来一些争议,或者说一种批判,就看接受的程度。如果每部片子都有这样的一个包袱,或者背负很大的压力的话,我们会少看到很多这样的一些片子,也会少认识到还有这样一些人的存在。我觉得社会呢,是需要这样的人存在,能够被大家了解到,如果没有摄影师去拍,这些就谁也看不到。
杨
他肯定不是谁也看不到的,不是说社会需要这些人的存在,是这些人本来就存在了,跟社会需不需要没有关系。
王
我只是从片子本身的角度来考虑。
黎
对,不同角度有不同看法,我觉得王秀岳导演已经给了他自己的回答。伦理问题确实一直在讨论,不可能有非常明确的答案,好的,谢谢杨同学。可不可以分享一下,这个片子有没有做成提案去参加提案会,后面再参加电影节,有些什么样的经历?
王
对,提案会当然参加了。把素材拿到手之后,有半年的时间没有剪,就在想着做些片花参加提案会,象First实验室,Cnex,釜山电影节提案会,可能是我准备得也不是太充分,各方面原因吧。提案会没有入选,没有拿到资金。如果大家想去参加提案会的话,还是建议大家之前多去旁听旁听,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就没时间去,旁听人家的提案会怎么提的,你现场感受一下,再做自己的提案,要不然可能会准备不足。我觉得我是准备不足。
黎
参加影展呢?是个什么样的过程?同学们也挺关心的,他们对自己片子以后的去向、出路,还是比较困惑的。
王
对,是的,类似于这种片子,参加一些影展或者多一些这样的经历才好。参加影展的话,大家应该也注意到国际环境,包括我们整个大环境不太好吧。如果想参加影展,还是要有一些心理准备,拿不拿奖或者说入不入围,不是特别重要。你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不至于到最后特别受打击。但是提供几个思路,第一呢,你片子的类型风格,给一个定位,然后找相对应的电影节。现在电影节大家都知道那几个平台,像世界电影节,包括新影圈啊),包括其他的,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是你就找一找这样的电影节,跟你片子的口味对应的,多看看他们的入围片,包括华语片,中国人入围的有哪些。你衡量一下,看看自己片子是不是这样。
黎
不同的电影节还是有不同的取向的。
王
对的。因为不同电影节有不同的选片标准,有一些他自己的电影节本身的特点或者气质,自己要研究研究。另外也是我的经验嘛,你看看他们那些电影节下面都有往年的一些评论,你看有没有华人在里面评论,就有一些头像什么的,如果像有华人出现的那几率会大一点,那你就多投一投,因为他可能会收中国片,关注华人这一块的一些事情,这也是个人的一些经验。其他的话。如果真想走电影节这一块的,还是要多投一些,不同类的分层的,如果你觉得你片子足够好,你可以从第一轮,从好一些的、大的电影节开始投,试一试,不行的话,你再往下降个档。就这些。
黎
好的,同学们还有哪位提问吗?没有的话,今天就走向尾声了。我刚才听秀岳导演跟大家交流,对我也有很多触动,搞得我又冒出来一些新的想法和发现。很感谢王秀岳导演,给我们分享他的作品,也帮我们讨论了自己的选题。作品面对观众,是永远不可缺少的环节,对导演是一种拷问,对观众也是一种激励。这种交流需要我们来共同推动的。秀岳导演最后再说两句?
王
大家基本上大三的学生是吧?大三学生呢,其实我从我个人角度来说一下,我还是要感谢黎老师。我很遗憾上大学没早碰到黎老师,我也不是这个专业。大家作为黎老师班上的学生呢,我觉得很羡慕,能够在大学期间都能够遇到像黎老师这样资深的、专业的纪录片导演。
黎
就不要这样当面吹捧了好吗?
王
不是,是真的,是真的。如果你真正要拍片子的话,如果有一个引路人、引领人是非常重要的,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也希望大家能够,在黎老师的课上多学一些东西,多拍片、拍好片,期待看到大家一些好的作品出现。就说这么多吧。
黎
好的,最后感谢秀岳导演,也谢谢大家一起观摩和交流。希望大家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王
好,一起成长,共同进步。非常感谢大家!
黎
今天交流就到这里。再见。
王
好,再见。
记录、整理:管一萌,孙浙琳
文案/排版:朱佳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