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派丨那些年,在研究院实习过的女孩,现在都怎么样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微软学术合作 Author 微软学术合作
编者按:我们用两周时间回访了五位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过的女孩,她们也都是当年“实习派”的主人公。
我们本想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下,看一看研究院给予她们的改变。
然而超乎预期的是,在她们身上,坚持的力量比改变更强。变与不变,她们更多保有了后者——研究院的生活,为她们留下了许多在抵达未知终点前可以反复使用的宝藏。
五位女孩中,有人选择攻读博士,有人深耕产品,也有人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继续以研究员的身份成长……就像种子变成森林,森林变成原野,她们正在用自己的脚步,慢慢丈量这个有无限可能的世界。
现在的我,向左滑动查看 3 年前的我
我现在在 UCL 做 Research Fellow,从事 SE4ML 方向的研究,即利用软件工程思想和方法来改进和提升机器学习系统。
回忆起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实习生活,脑海中想起的第一个场景,是在一次实习生讲座中,我作为实习生代表送给沈向洋博士一件印有 “Intelligence” 字样的 T 恤。
“Be curious, keep asking WHY!” 是当年 Harry (沈向洋) 在讲座上传授的“真经”。这句话对我后来的科研道路影响很大,一直鼓舞着我不断尝试摆脱已有科研成果的束缚,努力做有创新性的、突破性的研究。
摄于2017年8月23日
实习期间印象深刻的还有微软亚洲研究院的 Ada Workshop。我自己的博士生涯曾经因为性别原因不自信、挣扎过。张冬梅副院长和她一路支持下的 Ada Workshop 给我提供了太多优秀的女性 role model。非常感激 Ada Workshop 对女性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带来的促进和帮助。
摄于2019年7月16日,Ada Workshop @ ISSTA 2019
前数第二排左四为张冬梅副院长、左六为张洁
去年夏天,我有幸应邀作为 speaker 参加了 Ada Workshop @ ISSTA 2019。中国学生往往在 networking 方面处于弱势,尤其是女生,所以我希望借此机会鼓舞大家抓住和别人交流、学习的机会。我自己其实从 networking 中收益颇深:
1)与人交流是弥补自己科研思维缺陷很好的方式;
2)主动交流让我有幸结识了许多科研大佬,他们往往和善、谦卑,每次见面都给予我很多科研启发、鼓励、指导和信心;
3)主动交流也是让大会主席了解我科研和沟通组织能力的很好的机会,我也有幸多次被邀请为软工领域顶会的组织者和审稿人,并两次受邀参加德国 Dagstuhl 研讨会。
我在德国参加 Dagstuhl 研讨会(摄于2020年2月28日)
非常喜欢在研究院期间刘铁岩副院长分享的关于职业选择的公式:“payment 和 freedom 大于一个阈值就可以,最重要的是 dream。” 在人生不同阶段,payment 和 freedom 的阈值可能会变化,我们的 dream 也在变化。如果把 dream 理解成“人生的意义”,也许就在于不断尝试,be curious,永不停歇地寻找它的答案。
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但正如我现在老板 Mark Harman 教授所说:人生的目的不仅仅是到达终点,更要享受过程。我也很庆幸,自己选择了科研这条会让我享受终身的道路。
关于当年的张洁,你可能还想看:
研究院是我的“第二个家”
现在的我,向左滑动查看 4 年前的我
说起我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故事,不长不短,刚好十年。第一次来到研究院时,我还是中国科大的一名大四学生,现在我已经成为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员兼新晋妈妈了。
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同行十年,我的身份变换了三次——短期实习生、联培博士、研究员,对研究院的感情也从最初的向往,变为现在作为其中一份子的自豪。真正让我对这里产生强烈归属感的,是为期四年的联培经历,也是自那时起,我把研究院当成了“第二个家”。
作为中国科大 - 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培博士的四年时间里,对我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就是我的 mentor 王井东老师了。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巧合,大四那年我在研究院参加微软羽毛球比赛就跟井东老师一队。现在,我也会和井东老师约着一起打羽毛球。
回忆我对井东老师的第一印象,总能想起刚来研究院的时候,他让我讲一下提前布置的一篇 paper。我讲得不太流畅,但井东老师总会在我卡壳的时候,微笑着对我说“没关系,没关系”,特别 nice。
之后的合作中我才发现,比起“亲切和蔼”,井东老师更多时候会让你感受到一种严谨、逻辑极强的科研精神。当做实验没有进展,或者某一段程序运行起来很慢,我自己找了几天没有找到原因,井东老师会把我带到一个会议室,把代码投到大屏幕上,跟我一起看。对于公式的推导,他也不光是和你说说而已,会让你在黑板上把每一步式子都写出来。
现在,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我也是同学们的 “mentor” 了。最开始带实习生的时候,我延续着井东老师的方法,他怎么带我,我就怎么带我的实习生。渐渐地,我也开始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经验,对于不同的实习生需要不一样的指导,有的得严格一点,有的可能要多给他们一些空间。
摄于 2019 年底
很多转变是潜移默化的,很难用语言描述,更多是与“感觉”相关。实习的时候,我带着学生的烙印,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像在完成任务;现在成为 mentor 了,你理解到实习生会有自己的一个思考、想法,会想要激发他们主动的态度去做事情。
科研上,我从原本学生期间注意挖掘科研的深度,到现在逐渐增加科研的广度,越来越成熟。突破还谈不上,只能说在一步一步努力往前走吧,脚踏实地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经常总结经验,做好进一步的规划和时间安排,坚持实行。这一点上,无论生活还是科研,都需如此。当年留在研究院工作的愿望已经实现了,也还有一些没实现的愿望,但我很知足,也知道自己还需坚持前行。
关于当年的张婷,你可能还想看:
现在的我,向左滑动查看 3 年前的我
我现在在康奈尔大学读 PhD,每天的时间都很自由,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因为我很喜欢养生和音乐,所以会按照网上最流行的健康作息表来生活,在下午吃点水果、喝点酸奶,晚上会吃点夜宵。
现在,我主要研究深度学习模型基础算法的优化。选择读博是因为,能够成功解决一个或一类问题,真的会让你很有成就感。而且,我希望自己可以更深入地探索机器学习和计算机领域,也想有机会成为一个好老师。很感激我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 mentor 彭秀莲,我现在还会常和她联系,在研究院的实习经历,对我选择现在的科研道路有着关键性的帮助。
虽然读博会要求你在科研上更专注,投入很多时间和经历,但我也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尽管我一直选择的是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但音乐创作和艺术表演是融入到我生命中的爱好。现在,我每周都会坚持音乐鉴赏,有灵感的话,也会写歌。
和三年前一样,2020 年的我依旧是一个愿意探索无数可能性,不断尝试新事物的人。拿科研来说,最开始我做的是 low-level 相关的一系列视觉问题,如果是为了发文章,其实读博期间我就可以有很多 idea 了,可以很快地做出很多文章。但我那时候想挑战一些新的问题,不想为了发 paper 而发 paper。所以,我选择了一个自己没有涉猎过,但是觉得很有意义的领域。可能会有未知的风险,但还是去勇敢尝试了。最终,用大半年的时间将相关工作 (Positional Normalization) 发表到 NeurlPS 2019 (Spotlight) 上。所以,我再次告诉自己多尝试、多挑战真的是很有用的!
那和三年前的自己相比有哪些改变?最大的变化可能是厨艺提高了吧。原来的自己对下厨一窍不通,现在花了很多时间,在家研究煲汤和一些不同文化的面。有的做得比店里的还好吃呢~
关于当年的李柏依,你可能还想看:
一枚院友的“后研究院”体验
现在的我,向左滑动查看 3 年前的我
我现在就读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生物信息研究部,主要的科研方向是用机器学习、统计学习方法对生物医疗数据,尤其是基因组、转录组数据的分析和研究。
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之前,我是一个医学生,会写一点代码,想要接触编程技术。九个月的实习经历,第一次让我拥有“程序媛”的身份认同。我在这里发现了计算机的魅力,编程也成为我眼中现实世界里最接近“魔法师”的工作。研究院就是这样,它让每一个人都相信自己能成为 geek,这种“魔法”也来自于这里所有人开放包容的讨论态度,和不带评判的彼此尊重。
从医学生转变为程序员会遇到很多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这种时候,我常常“厚颜无耻”地直接请教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认识的小伙伴和 mentor ——课题与发论文的“哲学”、项目中遇到的脏数据清洗、深度学习的“炼丹秘技”、某个环境怎么都配不好……甚至“情人节怎么一个人过”的问题,都能从他们那里迅速找到答案。刺猬养殖大师石博天还指导过我“如何科学养猫”。
研究院的朋友们从不会因为“这个问题讨论了也没用”,就以怀疑论作结。无论问题多么天马行空,多么不切实际,大家都会鼓励问题本身的提出。
实习结束后,我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院友会让我拥有了丰富的“后研究院” 体验——我有幸参加了很多规模不一的院友活动,见到了曾经只在传说中听过的名字,找 Harry 自拍,和李开复 one-on-one meeting ……这些都是让朋友圈馋哭了的精彩体验。我甚至还带妈妈来听了院友讲座,为我院新增一名中老年女粉丝。
去年下半年,我被拉入“院友会神秘小分队”,参与筹划“2019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友年度大会”,一起开脑洞,还在开场视频中出镜跳舞。“依旧步履未停,目光坚定”是开场视频中我最喜欢的一帧。
我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做过的一切和研究院赋予我的一切,正如微软的愿景中所说的那样 “empower me to achieve more”。
关于当年的李范红,你可能还想看:
现在的我,向左滑动查看 2 年前的我
2016 年,我来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做人才项目运营管理实习生。这绝不是一份浑水摸鱼就能做好的简单工作,现在我也会将那时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中,例如:如何从公司的角度思考问题?如何做好计划和项目管理?如何与同事有效而顺畅地沟通?如何按需、按时完成项目呈现?
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我加入 Hulu 担任技术项目经理(TPM),学习规范化的流程管理。工作三年,项目越来越复杂,涉及的部门越来越多,我充分地看到这个岗位的价值,见证了自己的工作如何搭建起工程师、产品、商业化团队之间沟通的桥梁。
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对行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面对选择时还不够坚定,面对别人过多的要求和期待时还不会拒绝,面对办公室政治时还不够圆滑,很多很多。
但是,研究院的那个夏天赋予了我饱满的工作热情,让我始终相信未来的可能性,不想被局限束缚,会“厚着脸皮”向未知发起挑战。在今年年初面临新机会的时候,我决定了转岗做产品经理。
下定决心的过程中,微软亚洲研究院一起实习过的几位朋友给了我很多鼓励。我一直和他们保持着很好的联系,他们可以与我分享喜悦,有时又像是我的 mentor,当我遇到挫折和困难,他们会掏心掏肺地讲自己的故事,鼓励我勇敢向前。
我在研究院的 mentor 是孙丽君,所有实习生们的 Lily 姐。对我而言,她不仅在如上提到的工作方面给我很多启发,更是我的“亲姐姐”一般的存在,我跟她可以聊心中所想、生活琐事……那时,我们还常常一起探讨女性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在这个行业里,女孩可能会遇到很多挫折和不公,如果有人能给予她们力量,或许她们就不会轻易放弃。也正是那年冬天,在 Lily 姐的带领下,我参与了第一届 Ada Workshop 的创办。还记得有次,Lily 姐带着我一起与潘天佑副院长探讨女性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这些思考和启迪让我受用至今。
“程序媛的日常”是我和闺蜜两个人一起创建的坚持了 5 年的公众号,我们和微软的 Ada Workshop 抱有相同的愿景和期待,想鼓励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而不是因为性别,给自己添加很多束缚。这些年,公众号和支持它的伙伴们一起成长,偶尔还会收到大家的私信,说是受到了我们的鼓励,决定进入这个行业,或者是决定在这个行业继续坚持下去,让我感觉很幸福。
现在,我还有一个离开微软亚洲研究院之后没有实现的愿望。我想通过“程序媛的日常”公众号联合各个公司,组织一次线下的程序媛大会。它只是一个想法,但未来和未知的可能性吸引着我,想要不断尝试。这也是研究院赋予给我的一种精神——带着自己创新性的思考,踏实、认真、负责,和团队一起往前走。
关于当年的杨撒,你可能还想看:
你也许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