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古代的八大名校是用什么方式告诉你历史的!

2017-08-12 中国少年国学院

大门对联,是古代书院一张制作精美的名片。当陌生的访客走近,它便迎面彬彬有礼地递上,告诉你它悠久的历史,它厚重的文化,它深沉的思考,它殷切的寄望……



湖南岳麓书院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


——袁名曜、张中阶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之上,历任院长包括周式、张拭、吴道行、车万育、罗典等人。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来访岳麓书院,与时任院长张拭论学,这就是著名的“朱张会讲”。此后,岳麓书院虽几经劫火,但弦诵不绝,不愧千年学府之称。  

岳麓书院的对联,最著名的当属“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副。上联为时任院长袁名曜所出,语出《左传》;下联为当时书院中的学生张中阶所对,语出《论语》。此联典雅大方,气魄非凡。此外,如王闿运之“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罗典之“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也都典切稳重、与题相称。

江西白鹿洞书院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圣贤心。


——朱熹  

相传唐人李渤曾在江西庐山隐居读书,李渤养白鹿自娱,故所居之处名曰“白鹿洞”,白鹿洞书院亦以此为名。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下令修整白鹿洞书院,并自任院长,制定教规、苦心经营,当时许多理学大家,如陆九渊等,都曾至此讲学。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是朱熹为白鹿洞书院所撰之对联,朱熹之联传世仅十余副,所以此联弥足珍贵。以日月拟天地之眼,以诗书谓圣贤之心,劝学生拓开眼界与胸怀,自成格局。白鹿洞书院有几副运笔细腻的对联,比如“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香”等,颇觉清丽喜人。


江苏东林书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东林书院始创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书院位于江苏无锡,是程颢、程颐等人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因年久失修,逐渐荒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高攀龙等人主讲东林书院,倡导“读书、讲学、爱国”之精神,一时声名大著。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顾宪成所撰之联,此联平如白话,运用了复辞、顶针等技巧,流传颇广,甚至名声尤胜于东林书院。此外,刁承祖曾题“主敬存诚,坦荡荡天空地阔;穷理尽性,活泼泼鱼跃鸢飞”一联,后半句与顾宪成联相近,平实活泼。另有李玫之“道衍二程无异学;理宗一贯有真传”联,溯本清源,学人手笔。

河南嵩阳书院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

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吴慈鹤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嵩山之阳,故名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前身为太乙书院,景祐二年(1035年)更名嵩阳书院。据传,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人均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一部分便在嵩阳书院完成。  

吴慈鹤题嵩阳书院联:“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瀍涧,三台风雨作高山。”此联大举包揽,上联以山衬托,下联以水衬托,极有神韵。但此联见嵩山而不见写书院,不知作者刻意而为还是嵩山之联被移至书院。反倒是几副不太知名的对联,如“上中下象列三台,遥遥星斗;解会状蝉联一路,步步云梯”、“九转金丹,虚夸妙药求方士;程门立雪,还似菁莪育俊英”等作更切书院。

浙江崇文书院


讲艺重名山,与诸君夏屋同居,岂徒月夕风晨,扫榻湖滨开社会;

抽帆离宦海,笑太守春婆一梦,赢得棕鞋桐帽,扶筇花外听书声。

——薛时雨 

崇文书院位于浙江杭州,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由叶永盛创建。叶永盛曾在小舟之上为学生授课,“崇文舫课”一直是杭州著名的景观之一。后来,崇文书院毁于战火,同治年间重建。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在崇文书院读书,之后也重回崇文书院授课。  

薛时雨题崇文书院联云:“讲艺重名山,与诸君夏屋同居,岂徒月夕风晨,扫榻湖滨开社会;抽帆离宦海,笑太守春婆一梦,赢得棕鞋桐帽,扶筇花外听书声。”此联不疾不徐,文气绵绵,使人读后齿颊生香。王凯泰亦有“云路及时登,盼诸君同咏霓裳,遥传南海;风帆随处好,许他日重携文酒,共泛西湖”之联,与薛联遥相辉映,俱为才人手笔。

湖北紫阳书院


白鹭山房,著述文章皆妙道;
紫阳理学,东南邹鲁得真传。

——吴睿 

朱熹晚号紫阳先生,故全国书院名“紫阳”者甚多。湖北汉川之紫阳书院,为旅居汉口之商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所建。紫阳书院主祀朱熹,传播理学,清乾隆、道光、嘉庆年间屡经修葺。清光绪年间,邵世恩集资募捐,以利紫阳书院兴学。  

紫阳书院之对联,多言朱熹理学,如吴睿“白鹭山房,著述文章皆妙道;紫阳理学,东南邹鲁得真传”,端庄中正,亦不乏对仗之巧趣。江皋亦有联云:“大别峙龟蒙之秀,千岩万壑,拥五岳以纷罗,惟嶂岭孤标,真作道峰砥柱;汉水分洙泗之源,三湘七泽,汇百川而争逝,信紫阳一派,能回学海狂澜。”

广东韩山书院

凭栏望韩夫子祠,如此江山,已让前贤留姓氏;

把酒吊马将军庙,奈何天地,竞将残局付英雄。

——丘逢甲 

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王涤在广东潮汕兴建韩文公祠,用以纪念韩愈,此即韩山书院之始。此后,书院迁建、重修达二十余次,屡历兴废、名士频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丘逢甲执掌韩山书院,主讲维新之学,为韩山书院带来一股新学之气。  

丘逢甲题韩山书院联云:“凭栏望韩夫子祠,如此江山,已让前贤留姓氏;把酒吊马将军庙,奈何天地,竞将残局付英雄。”上联言书院地理位置,鼓励学生继承先贤学术;下联则寄托作则情感,一方面慨叹时局,一方面寄望犹存。韩山书院另有何秋槎所题“五载赋栖迟,看桑海婆娑,南珠正媚;三山忆俦倡,愿天风鼓落,北斗常依”一联,也颇可观。 

海南东坡书院


谪宦到南荒,得畅谈海外文章,任孤鹤横江,赤壁泛舟无此乐;

除书承北阙,不再假田间笠屐,觅飞鸿印雪,虚堂载酒有余思。


——谢树椿

海南本为荒蛮之地,苏轼被贬至此后,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建载酒堂与儋州,讲经明道、大兴教化,海南文气自兹而始。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载酒堂于原址重修,并更名为东坡书院。从此,海南学者相继在东坡书院设帐讲学,传道授业

“谪宦到南荒,得畅谈海外文章,任孤鹤横江,赤壁泛舟无此乐;除书承北阙,不再假田间笠屐,觅飞鸿印雪,虚堂载酒有余思。”此谢树椿之联,上联写苏轼豁达之胸襟,下联写众人对苏轼之怀念,全联灵动流畅、清秀俊雅。苏骏烈亦有“北宋负孤忠,春梦一场,忘却翰林真富贵;南荒留雅化,清风百世,辟开瘴海大文章”一联,均自东坡说起,语甚动人。

今日推荐:

往期好文

古代当“快递员”冒着生命危险送快递!

快来看看800年前的那些儿童玩具


责编 | 赵艺  编审 | 李远

内容来源:德风堂,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稿邮件400311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