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的人称谓,你都知道吗?
古人的咬文嚼字,
单是人的称谓就有几十种说法,
你可知他们都是怎么表达的?
赶快来学学吧!
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名或名。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一般而言,字与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名与字一般由父亲或尊长来取。
号即别号、表号。号一般由个人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青莲居士、少陵野老醉翁、等等。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史忠烈公(史可法),缪丑(秦桧)。
斋名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杨诚斋(杨万里);聊斋先生(蒲松龄),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如王临川——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柳河东——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顾亭林——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郡望如唐代韩愈,世人称为韩昌黎,是因为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韩愈实际上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官名在古代官名用以人的称谓十分普遍,如“阮步兵”——阮籍,“嵇中散”——嵇康,“孙讨虏”——孙权,“杜拾遗” 、“杜工部”——杜甫。
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后人遂以武侯相称;谢康乐——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王荆公——王安石。
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贾长沙——贾谊,他曾贬为长沙王太傅;骆临海——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柳柳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兼称如《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谦称有下列六种情况: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 , 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
1. 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 职业的称谓。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4. 年龄的称谓。
可见学好文言文有多不容易
这些你都记住了吗?
往期回顾
实习编辑 |杨紫薇 陈佳柔 编审 | 李远
内容来源:高中语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稿邮件4003115@qq.com
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有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10-573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