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检察的“创业密码”

上城检察 2024-03-18

导  读


如果说,坚定不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新时代人民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创业“秘诀”,那么,怎样坚持好党的绝对领导,就是打开这秘诀的“密码”。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思践悟中,新时代的检察人找到了这个“密码”。


密码之一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就是要坚定不移践行“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密码之二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为大局服务,创新履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密码之三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司法,以能动履职厚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


中国检察的“创业密码”

——党绝对领导下

新时代人民检察事业的新发展


1

盛会在即,世界再次瞩目东方。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写下举世瞩目的恢宏篇章——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时代背景下,每位中华儿女却有着幸福的“大确幸”——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变化,有一点确定无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

党兴则国兴,党强则国强。


在催人奋进的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民检察事业,面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更高要求,面对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更丰富内涵和更高水平的新需求,有着怎样的新发展?管中窥豹,请从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四大检察”的一组数据看变化:

做优刑事检察方面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从2019年的49.3%提高到2021年的89.4%,增加了40.1个百分点,今年1月至9月提升至90.5%;2018年以来,刑事办案“案-件比”逐年优化,2021年较2018年减少0.66个点,相当于压缩了103.9万余个非必要办案环节。

做强民事检察方面

2018年以来,共对生效裁判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22737件、37924件,今年1月至9月较2018年1月至9月分别上升31.1%、1.9倍,抗诉改变率、再审检察建议法院采纳率分别增加17.2个、31.6个百分点。

做实行政检察方面

2018年以来,共对生效裁判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858件、868件,今年1月至9月较2018年1月至9月分别上升92.7%、6.9倍,抗诉改变率、再审检察建议法院采纳率分别增加40.7个、18.1个百分点。

做好公益诉讼检察方面

2019年以来,共立案601095件、起诉31804件,今年1月至9月较2019年1月至9月分别上升66.8%、1.8倍,法院支持率保持在99%以上。

仅仅是冰山一角的检察数据背后隐藏着深湛的奥秘,也见证着检察工作实现了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专业人士眼中的创新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吕世明在谈及近几年的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时,直言“意想不到、意外惊喜!”这样的“意外惊喜”并非只是检察工作的某一域:一位退休多年但仍密切关注着检察工作的老领导在评价近年来的检察工作时也曾直言两个没想到——没想到,在经历反贪反渎转隶后,检察士气不降反增;没想到,这几年的检察事业发展这么快,有创新、有发展、有成效。

这些没想到,源于当今检察工作的新格局——

从检察履职广度看

以内设机构改革形成了“四大检察”的法律监督全新布局;

从检察履职深度看

“十大业务”统筹落实相关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系统、融合发展;


从检察履职能动性看

巡回检察、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公开听证、第一至八号检察建议等一大批能动履职的举措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


从检察履职的“软实力”看

“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强化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双赢多赢共赢”“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勇于承担第一责任”“严管本身就是厚爱”等一系列体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新理念深入人心。

时间为我们呈现结果,却往往省略了背后的秘诀。回首新时代的中国检察足迹,再次印证了党史和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检察史证明了的那个铁律:党的绝对领导是人民检察事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是人民检察事业革故鼎新、开拓进取的制胜法宝。

如果说,坚定不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新时代人民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创业“秘诀”,那么,怎样坚持好党的绝对领导,就是打开这秘诀的“密码”。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思践悟中,新时代的检察人找到了这个“密码”。

不妨从几则故事中感知这“密码”。

3

密码之一: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就是要坚定不移践行“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这是记者耳闻目睹的一件事——

“‘三个规定’填报了多少件?”

“前年填报较多,去年只有一件。”

“其他的为什么没有填?要把‘有问必录’落到实处,该补的都要补上!”

在某省检察院调研座谈时,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得知该省检察院政治部主任一年填报“三个规定”只有一件时,当即要求将其他没填的补上。这位政治部主任红了脸出了汗,承诺会将没填报的情况补填上。

“口头承诺”并不意味着落实到位。回京后,张军对此事仍念念不忘,叮嘱有关部门跟踪督办,直到这位省级检察院的政治部主任将“三个规定”事项全部补充填报完毕。

这仅是检察机关抓实“三个规定”的一个缩影。中办、国办、中央政法委、“两高三部”相继印发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等“三个规定”为人们所熟知,是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启之时——此时,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被列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六大顽瘴痼疾”之首。

事实上,早在2019年,最高检便带领全国检察机关向这一顽瘴痼疾开刀:2019年,最高检党组在系统内巡视中发现一些检察院“三个规定”一直是“零报告”,提出不能让不实的“零报告”架空好规定。起初,部分检察人员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得罪人”等顾虑,存在不敢报、不想报、不会报等问题。最高检充分调研分析后发现,实践中,真正干预检察办案的是极少数,大部分过问案件是为了了解情况、担心检察机关不能公正办理,或者认为处理不公进行反映、举报等等,体现了社会各方面对检察机关办案的监督,也应按“三个规定”如实填报。为此,最高检先后出台有关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多次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答疑会、培训班等方式直接面向四级检察院干警讲解“三个规定”有关问题。最高检从院领导到厅局长都带头填报,引领示范。在一系列务实措施的推动下,全国检察机关“三个规定”填报最终实现四级检察院贯通,上下联动、相互印证,“有问必录”形成自觉。

前不久,最高检向社会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落实“三个规定”,记录报告过问或干预、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的相关情况。此次公布的两组数据引起社会关注。

一组数据是检察机关记录报告数量情况:1月填报9313件,2月填报9251件,3月填报13769件,4月、5月趋于平稳,6月填报15582件,整体态势稳中有升。

另一组数据是检察人员被记录占比下降,为10.3%,较2021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吕惊雷看来,这一升一降之间,反映出检察人员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从源头上有效防治了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为何如此重视“三个规定”的落实?张军多次以“从政治上看”的视角强调指出,落实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是司法检察领域一体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的拔本塞源之举,是根治“案件一进门,请托找上门”司法顽疾的治本之举,也是从严治检的源头治理之举,要从践行“两个维护”、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高度去认识“三个规定”。这个制度落实到位了,就能促进司法环境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希望的“海晏河清”,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行胜于言。“党章有要求、中央有部署、法律有规定,不需要一再强调和反复部署,就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抓好抓实。”最高检党组带领全国检察机关在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过程中逐步形成“三个自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检察事业的“创业密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就是要坚定不移践行“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和抓实“三个规定”一样的“三个自觉”检察落实篇章还有很多:

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要求,把内设机构改革作为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突破口,推行捕诉一体,同一案件批捕、起诉由同一办案组织、同一检察官负责到底。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的司法检察需求,着力解决“重刑轻民”问题,推进形成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总体布局。

落实党中央专门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把贯彻落实《意见》作为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的重大政治任务抓好抓实,促进《意见》贯彻落实纳入地方各级党委工作大局,自觉对标对表党和人民的新要求新期盼,全面提升法律监督的质效,能动履职、止于至善,更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考核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把党中央部署强调的绩效考评抓实,全面推行检察人员考核制度,以考核为指挥棒真正把政治融入业务,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落细,以更优的检察履职满足人民群众的更高需求。


4

码之二: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为大局服务,创新履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是有关两个涉罪企业、结局完全不同的事——

湖北黄石一民营企业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案发后主动补缴税款。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对涉案企业启动合规监管,促令企业合规整改,健全财税管理等制度,经第三方组织评估予以充分肯定,遂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该企业不仅没有垮掉、一走了之,还在当地扩大投资超亿元,促进当地就业130多人。

湖北随州办理的某矿业公司及其负责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第三方组织针对涉案企业申请合规监管动机不纯、认罪不实、整改不主动不到位等情况,综合给出合规考察结果为“不合格”,检察机关据此依法提起公诉,坚决防止整改效果不好的企业通过合规逃避刑事制裁。

这样的两个典型案例,凸显的是检察机关创新履职方式,携手有关各方当好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老娘舅”的政治担当: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实践中,有的涉案企业因负责人被抓、被判刑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甚至由此倒闭、工人下岗。为实事求是、更加稳慎办理此类案件,最高检发布11项具体检察政策,对企业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建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深化落实中,检察机关深刻认识到,对这类犯罪不能一宽了之,如果不找到问题根源并促进解决,企业刑事犯罪风险仍然存在,甚至可能出更大的问题。为此,最高检部署从2020年起,陆续在10个省市创新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依法可不捕、不诉的,责成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切实整改,做实既厚爱又严管。今年4月,这项改革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开。推进过程中,最高检会同司法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等8部门共建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成立独立第三方机制管理委员会。今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中国证监会4部门新加入第三方机制管委会,各方携手努力,强化监管落实。


“谨防企业合规整改成为走过场的‘纸面合规’、可改可不改的‘软约束’,决不能让合规改革成为涉案企业无条件‘免罚金牌’!”对真整改、真合规的民营企业厚爱的同时,张军等最高检领导多次强调要抓实严管,对经第三方评估认为违背承诺、整改无效的,则依法起诉,防止以虚假合规逃避刑事制裁。前文所述两个案例,同样发生在湖北,但结局迥异,原因就在于是否真整改、真合规,体现出检察机关“老娘舅”既严管又厚爱的良苦用心。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对企业经营和经济发展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企业工作了20多年的江苏省金陵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封昌青作为监管小组成员参与了一起企业串通投标案的合规监管工作,对企业合规改革的意义有更为直观而深刻的感受:检察机关对涉罪的企业,给予重建合规计划的机会,激励企业合规整改,经过考察有效的,采取从宽处理的措施。这不仅挽救了涉案企业,更为重要的是带动关联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的守法经营,起到“办理一案,带动一片”的效果,有利于整体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建设。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携手努力下,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结出硕果,“寓爱于管”让一批涉案企业脱胎换骨,走上依法合规经营之路——截至今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累计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3218件,其中适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案件2217件,对整改合规的830家企业、1382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2021年检察机关对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不捕率、不诉率为40.2%、27.2%,较2018年分别增加10个、12.6个百分点。

这样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创新履职为大局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案事例在近年来的检察工作中并不鲜见:


✎ 落实党中央依法战疫决策部署,疫情初期打破常规,首次以在办的批捕起诉案件释法,首次会同公安部发布典型案例,以每周一批的频率,连续发布10批55件涉疫典型案例,收到规范司法、警示犯罪、教育社会的积极效果。此后又因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接续发布伪造疫苗接种证明犯罪等8批40件典型案例,引领维护良好防疫秩序。


✎ 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助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设立驻中国证监会检察室,联合公安部、中国证监会专项惩治证券违法犯罪,集中办理重大案件,助力依法监管资本市场,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 落实党中央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要求,创新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整合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以专业办案团队强化综合司法保护,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推动构建大保护格局。


✎ 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20年我国刑事犯罪结构的明显变化,明确提出少捕慎诉慎押检察办案理念。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在部署工作时将这一理念上升为刑事司法政策后,检察机关积极推动形成共识,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共抓落实,体现当宽则宽,该严则严,促进社会内生稳定。2021年,检察机关不批捕38.5万人、不起诉34.8万人,比2018年分别上升28.3%和1.5倍;辅以公开听证、释法说理、司法救助等促进形成共识,公安机关对不捕不诉提出不同意见、提请复议复核下降37.4%,被害人不服提出申诉下降11.2%。


5

密码之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司法,以能动履职厚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


这是最高检办公厅督查督办处副处长罗明明到基层调研、体验基层检察工作时亲历的一件事——

2019年12月,江西省兴国县成立江西省第一家派驻公安机关的检察官办公室;2021年12月,成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每周一三五轮值,对接侦查监督、提前介入、引导取证等工作,与公安机关的监督配合效果良好。检察官派驻后,最突出的效果就是公安执法办案的信访量从前几年的几百件减少到2021年的89件、今年上半年仅20多件。在与当地同志座谈交流时,兴国县公安局同志反映,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真心欢迎,确实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好处,感慨“检察官能够天天在这里就好了”。

兴国县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的过程,正是检察机关自上而下主动作为,携手相关部门在制约监督中依法能动履职,促进执法司法机关自我纠错、减少出错,一体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生动注脚——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2021年10月,最高检会同公安部会签意见,共同健全监督制约、协作配合、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明确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现侦查监督关口前移,对立案、侦查活动实时、全面监督。

这样能动履职、主动作为的举措有何深意?多位到基层检察院调研体验的最高检办公厅干部有共同的感受:能动履职、加强法律监督的背后,最大的获益者是老百姓——法律监督的加强,能更好促进公正办案,让老百姓对公平正义有更强获得感。

这也正是检察机关能动履职的初心:在能动履职中有机融通法理情,扎实办好各项检察为民实事,在一个个具体案件、一件件检察实事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溯源治理,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厚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

正是在这样的初心推动下,人们看到检察机关的一系列“新动作”:


注重运用典型案例引领法治进步,让人民群众对司法检察、对党和政府充满信赖:


将“昆山反杀案”作为正当防卫指导性案例发布,引领、重塑依法正当防卫理念,让“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深入人心;创新适用刑法条款,将杭州“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自诉转公诉,让更多群众知道网络诽谤他人不只是侵犯个人权利,而且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可被公诉,在网络空间也必须守法。


创新法律监督方式,以巡回检察解决高墙内法律监督难、软问题,让高墙内也能被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耀:


针对派驻监狱检察人员相对固定、监督敏感性不强甚至被“同化”问题,开展监狱巡回检察试点,改“派驻”为“派驻+巡回”,成效明显,被纳入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进一步落实中,又创新开展省内、跨省交叉巡回检察,既监督监管执法,更纠正驻监检察不力问题。


更深融入社会治理,共筑长治久安基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8年以来,最高检汇总分析司法数据、典型案例,围绕校园安全、司法公告送达、金融监管、窨井盖管理、虚假诉讼、网络整治、寄递安全、安全生产等向有关部门发出第一至八号检察建议,得到积极回应,推动从源头上防范相关问题发生,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


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实践中,一些行政诉讼案件因超过起诉期限被驳回,程序已结但讼争未解,矛盾累积,当事人不断信访。从2019年到2020年,最高检部署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监督,2021年转入常态化做实,综合运用调查核实、公开听证、司法救助、制发检察建议等手段,促进切实解决当事人合理诉求。3年来,共有效化解行政争议1.7万件,其中10年以上的1029件,促进案结事了、政和人和。


实施检察大数据战略,让人民群众在大数据检察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推广浙江经验,以“数字革命”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全面部署应用“民事裁判智慧监督系统”,积极运用大数据提升虚假诉讼监督质效。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看来,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从源头上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促进了社会长治久安,也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根基——以能动履职的实际效果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领导下的司法检察制度的认同。也正是依法能动检察履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司法模式、检察方案!

纸上得来终觉浅。能动履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并非有初心、有勇气即可,更需要有久久为功的执着,又要有善于监督的智慧:

在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之初,曾有相关人士和有关部门表达了法律依据不足的担忧。“你不管,我不管,老百姓急难愁盼永远解决不了,要以‘我管’促‘都管’!”检察机关“从政治上看”这项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认为司法须努力追求实质公正,不能止于形式合法。经过持续抓实,这项工作被写入《意见》: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促进案结事了。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有更高的需求,仅最高检每年接收的群众来信就在20万件以上。检察机关难以做到一一回复。有时候,来信群众希望得到回复,甚至主动附上“返程”的邮资。人民检察院绝不能让人民群众的来信“有来无回”,石沉大海!2019年全国两会上,张军代表最高检作工作报告时庄重承诺: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一些关心关注检察工作的人士为这样的承诺捏把汗——担心工作量太大做不到。检察机关充实信访工作力量,强化督导检查,用心用情抓落实,最终实现了群众信访均在7日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3个月内办理情况答复率超过90%。件件回复是基础,信访群众更盼的是案结事了。为此,最高检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特别强调基层接受的首次信访全部由院领导直接办理。对一些申诉多年的疑难案件公开听证,把争议大、影响性申诉案件过往多年的办案过程“晒出来”,请就在群众中生活、工作的各方面代表作为第三方参与,以看得见、听得懂、感受得到的方式,公开、直面说法理、讲情理,有效促进案结事了人和。与2019年相比,2021年信访总量、重复信访量、到最高检信访量分别下降4.7%、7.5%和8.9%;县级检察院受理信访占比从24.5%上升至29.8%,信访“倒三角”结构持续改善。


回首新时代的检察工作轨迹,人们不禁要问:检察机关能够不断攻坚克难、能动履职、创新履职的底气在哪里?秘诀在哪里?底气和秘诀就在于坚定不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凝聚全面依法治国共识: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意见》,紧紧依靠各地党委的领导,人大、政协的支持和监督,凝聚政府有关部门、执法司法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共识,以双赢多赢共赢为目标,把以人民为中心做实、做好、做到位,以公平正义的实际成效厚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


在党的绝对领导下重自强:


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抓实融为一体的政治与业务建设,张军等最高检领导带头办理疑难复杂影响性案件、带头阅卷、带头接访并主持公开听证,带头主持检委会研究讨论案件办理、指导性案例制发,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一个个案件中、一项项具体履职工作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筑牢理想信念、强化初心使命的同时,刀刃向内清除害群之马,抓源治本健全制度机制,一体抓实问题整改和检察队伍的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务实推进科学管理,以“案-件比”质效评价标准加强“案”的管理,努力在办案第一环节就求极致,减少、杜绝因工作粗疏导致“程序空转”,以检察人员考核加强“人”的管理,促进监督办案与政治、大局、为民紧密衔接;注重强基导向,以薄弱基层检察院建设,以点带面、补短强弱,带动基层工作整体提升;强化质量建设,把2022年确定为质量建设年,自觉以更强本领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持续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检察铁军。


6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马行千里,不洗尘沙。


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一茬接着一茬干;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继往开来谱新篇!

回首新时代人民检察创业史,展望未来的检察工作,不难得出这一结论:党的绝对领导既是检察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民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秘诀所在。在人民检察的历史轨迹中,党的绝对领导这一主旋律过去没有变、现在没有变、将来也不会变!

从历史的回音中,可以听到这主旋律之声——

▶ 2018年3月9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时任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曹建明在回顾过去五年检察工作的发展进步时深刻指出:过去五年检察工作的发展进步,最根本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最关键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最重要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所形成的大环境。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检察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毫不动摇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检察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2018年3月27日,在全国检察机关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刚刚上任不久的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鲜明提出“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理念,并进一步指出,检察机关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讲政治,既要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又要把维护中国共产党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绝对领导地位作为检察机关的政治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检察工作中。


▶ “检察事业的昨天波澜壮阔、催人奋进,新时代检察事业任重道远、使命如磐。”今年9月6日,刚刚履新的最高检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应勇到最高检后调研考察的第一站,便选择了人民检察博物馆。在人民检察博物馆深情回顾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检察事业91年奋斗发展历史时,应勇深刻指出,人民检察制度的发展史,就是党领导检察工作砥砺奋进的历史。要从历史这本教科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是检察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是立检之魂。

回望来路,眺望远方。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以党的二十大为新的起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秉承“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这一创业“秘诀”的人民检察事业,必将创造新的历史!

来源:检察日报、浙江检察

 
往期精彩

■  建功新征程 检心筑芳华 | 赵天予:青春的色彩

■  建功新征程 检心筑芳华 | 李铸峰:因为有你

■  喜迎国庆 | 上检人深情表白:我在这,祝福您

■  3+2+2,这些调研文章和研究人才喜获成果

■  视频︱看上城治水人如何守护“一城碧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