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系列】“收藏中国”:一个历史剧目的百年流变
抛开在动乱时的中国进行文物和艺术品的收集并藏之于美国的诸多博物馆,到底是一种文化保护行为还是一种文化掠夺这个争议性话题不谈,“收藏中国”这个源远流长的产业的百年变迁本身,更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哪些人和机构是收购、收藏乃至抢掠的主力军,这场漫长的剧目都有哪些阶段性主题曲,反映了怎样的金钱、权势和趣味的潮流变迁等等。
没错,摩根和洛克菲勒家族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而洛克菲勒家族和摩根家族之间关于中国瓷器藏品的接力更是被传为一段佳话。可以说,从一开始商人们就是收藏中国的主力军。在丝茶为主要贸易品的中美交往之初,从事中国贸易的东海岸重量级巨富及其受益人便开始举办以中国藏品为主题的展览,以期满足一个新兴国度对一个异域古老文明旺盛的好奇心。
但这不仅仅是钱的事儿,而且仅仅靠商人阶层的品味也难以保证收藏的质量,即使他们能够速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金主只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网络和一个若隐若现的悠长链条中的一部分,其他参与这个游戏的还有真正痴迷于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学者、收藏家和探险家,以牟利为主要目的的古董商、探子、中介和盗抢者,以及介于二者之间或兼具二者角色的传教士、外交人员、博物馆研究员等,这期间美国驻中国公使及其副手和家属们更是积极的角色。而从国外收购的百年以上的艺术品可以免交海关税,更是深得包括“中国收藏者”在内热衷于搜刮异国艺术品的各色人等的好评。
“中国收藏者”当中当然也不乏机构投资者,甚至可以说包括大学、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在内的文化机构更是“收藏中国”的主力军,以至于人们现在更多是从这些机构的馆藏中领略中国先人们的艺术瑰宝。这其中让人感佩且心情复杂的是美国的富豪们是如此乐于将自家的藏品捐赠或遗赠给相关文化机构,因为后者显然更具有长期收藏维护并定期向公众开放布展的能力。
当然除了公共情怀之外,美国的相关法律也鼓励这样的慷慨之举:向博物馆的实物和金钱捐赠可以抵免相应的所得税和遗产税,从而令捐赠者一举而名利双收。也因此,除了捐赠自己的藏品外,一些富商还直接捐出专项巨款,并指定由哪些“中国通”来替自己钟情的博物馆征购藏品,有时指令还具体到以佛像浮雕为主还是以瓷器或字画为主。
这其中自然也不乏地区间的争锋。随着美国经济的重心向西迁移,收藏中国的主导权也在东海岸的精英和中西部的新贵之间展开。中西部的博物馆或许没有大都会博物馆那样百科全书,但也经常以独步武林的高端收藏或专门领域的独有收藏而睥睨群雄。
除了地区间的竞夺外,国与国势力的消长有时也能引发中国藏品流向的变化。比如随着美国铁路的大规模西进,美洲大陆的粮仓开始向全世界敞开,而这直接冲击了英国乡绅的营生,导致他们不得不靠时不时地出售自己手中的中国藏品来维系既有的生活水准,而此前不大被他们看得上的美国暴发户表亲也成了踊跃的接盘者。
而在《谁在收藏中国》一书的作者们看来,随着铁路也开始在中国大陆铺开,它也加速了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向美国奔涌的潮流,因为这一方面便利了文物贩子们深入内地进行收购或劫掠,另一方面铁路建设本身也打开了不少原本长眠于地下少为人知的墓葬及其藏品。
当然跨国和跨文化的收藏也不是没有风险,比如花高价买了赝品或庸品,以及卷入劫掠或盗窃甚至毁坏文物藏址的丑闻。所以依赖那些长期浸淫于中国文化界和收藏圈的“中国通”就成为必然。必须承认,不管动机如何,这些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精通甚至超过了大多数中国人,其不辞劳苦风餐露宿上下求索的劲头儿,也不是贪婪一词所尽能概括,其中不乏文化帝国主义者据天下精华为己有的心态,但也确实有作为人类文明灯火传人自居的高蹈的精神。
而且他们中的不少人由于长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不仅打入了既有的文物发掘、收藏和交易网络,还发展出自己独有的人脉。这由此带出一个颇令国人感到尴尬的一个话题:没有大量的“中国合谋者”,“收藏中国者”似乎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些合谋者不仅仅是敦煌的王道士以及龙门石窟周边饥饿的农民这样的小角色,更不乏没落的王公贵族、潦倒的前朝重臣和当权的地方军阀等。溥仪、袁世凯、端方、德龄公主等等清末民初的“要人”们无一不在收藏中国的大剧中出演过或明或暗的角色。
这同样不仅仅是钱的事儿。在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在人们的心目中公与私的界限尚不是那么分明,而文化主权则更是一个新鲜而陌生的概念,人们更多是从败家子儿和愧对列祖列宗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
时至今日,流失海外的藏品依然是文化民族主义范畴内一个潜在的爆炸性话题,尤其当它们涉及火烧圆明园或八国联军进北京时被劫掠的艺术品时。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围绕中国藏品的联合策展也为双边关系添加了不可或缺的润滑剂。1970 年代尼克松访华后中国文物在美国的巡回展览,就为两国关系的升温和民间往来的热络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更多的跌宕起伏,“收藏中国”将成为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
作者为《财经》杂志副主编、评论刊主编
--------------------------------------
此微信内容由《财经》杂志宏观学术组精编呈现。“财经杂志评论”微信公众号:caijingreview。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