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宋朝人的幸福生活

2017-09-26 传播 宋文化

点击蓝字关注 【宋文化】公众号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 大宋文化 | 书画文化 | 开封特色文化礼品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喝酒会友的宋人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宋朝也许是非常具有魅力的朝代。为什么?大概是因为宋朝人拥有中国古代超高的幸福感、以及最舒适的市民生活。
宋朝假期多
现代社会,人们的休闲时光大大增加。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每周休息一天,而到了90年代,则实行了双休制。进入21世纪,不但有国庆、五一假期,工薪阶层的带薪休假也提上了日程。


那宋代人民的节日都有哪些呢?宋代的法定节日还真不少,国家在这些节日都要放假,其中春节、元宵节、寒食节、天庆节、冬至5个大节各休息5天,合计35天。天圣节、夏至等7个节日各放3天假,合计21天,立春、人日等21个节日,各放假1天,合计21天。宋代没有7天一个星期的概念,但是每个月会放3天旬休(每10天1次),一年合计36天。加起来,每年可以休息113天,和现在中国人的休息日差不多。这种休假方式,一方面是遵照自然的节气,另一方则是服务于祭祀等传统活动。


生活在宋代的人,还有探亲假,即父母住在三千里外,每三年可以休息一个月去看望父母,这样的假期是针对少数官员的。对普通公务人员来讲,除了自己结婚可以休假外,亲人结婚也可以请假。


总之,一名宋朝的公务员,可以享受的假期,和生活在现在的人相比并不少。


同样是农业社会,比如明朝,放假的天数就少得可怜了:只在元旦、元宵、冬至三个节日休假,共放假18天,每月3天的旬假也取消了。或许,明代的统治者认为,闲适并不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


宋代毕竟还是农业社会,对农民来讲,休假是没有意义的,除了农忙,都是闲暇。但是,在宋代,也并不是只有官员才能享受假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雇佣工人也是有假期的,一年大概可以休息60天,这已经比明朝的公务员休得还多了。


游山玩水逛公园




外出踏青的宋人


放这么长的假,宋代人怎么打发呢?在宋代,人们十分热爱旅游。寄情于山水的士大夫自不用说,寻常百姓也有出游的兴致。


洛阳的牡丹天下闻名,花开之时,“都人士女必倾城往观,乡人扶老携幼,不远千里,其为时所贵重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游玩并不是富人的特权,洛阳普通市民也有饮酒赏花的雅兴。到了南宋,“至如贫者,亦解质借兑,带妻携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此邦风俗,从古而然,至今亦不改也。”没钱借钱也要出去旅游,就像如今的白领靠信用卡出游一样。


要知道,在宋代,已经有了动物园与公园,这本来就是供大家游玩的场所。北宋的皇家林苑“玉津园”,兼有动物园的功能,番邦诸国进贡的珍禽异兽,都豢养在玉津园,有大象,狮子,孔雀,骆驼等等。


玉津园是皇家园林,但是对群臣开放,士大夫可以在园中游玩宴乐。每年的三四月,玉津园也对普通市民开放,并且不收门票,这说明,玉津园已经有公共动物园的性质了。


除了玉津园,宋代还有“金明池”与“琼林苑”,这两处园林,和如今的公园差不多。每年清明时节,到皇家园林探春,是汴梁市民的习俗。


开放期间,政府会在金明池组织并举行盛大的博彩节目,还有水戏表演和龙舟争标,吸引了无数市民前往观看。而精明的商家,早已抢占有利地形,搭建彩棚,到时将摊位租给游客。


新兴潮流养宠物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养宠物。人类驯化猫狗,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种迹象表明,在宋代,人们已经开始养宠物了。


《梦梁录》说:“猫,都人畜之,捕鼠。有长毛,白黄色者,称曰‘狮猫’,不能捕鼠,以为美观,多府第贵官诸司人畜之,特见宠爱。”不能捕鼠而仍招人喜爱,就是宠物无疑了。


秦桧的孙女,六七岁,养了一只狮猫,猫走丢了,出动临安府帮忙寻找,一度逮捕数百人,找到了百 47 28385 47 13318 0 0 6805 0 0:00:04 0:00:01 0:00:03 6805余只狮猫,但都不像自己那一只。这说明,到南宋,养宠物的已经相当普遍了。养狗、养猫的人多了,宋代的市场上还出现了狗粮、猫粮等衍生商品。


■ 宋朝梦华录

官办医药铺,从北宋一直延续至南宋,而且是24小时售药的,朝廷规定,“熟药所、和剂局,监专公使轮留宿直,遇夜民间缓急赎药,不即出卖,从杖一百科罪。”

生活在北宋汴梁,应该是很幸福的。宋人说天下有“九福”,其中东京占了四福,有“钱福、眼福、病福、屏帷福”(陶谷《清异录》)。钱福,即是说京城经济发达、财富汇聚;眼福是说京城物华天宝,美人美物,美不胜收;屏帷福,意思类似于今日所说的“宜居城市”,京师人的饮食起居,安定闲适,很有福气。

那“病福”又是什么意思?我们看《清明上河图》,张择端画了好几处药铺、医馆,从街边药摊到“杨家应症”再到“赵太丞家”,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我们再看《东京梦华录》,里面提到的医馆也很多,如专治儿科的“柏郎中家”、产科的“大鞋任家”,还有“国太丞”、“丑婆婆药铺”、“熟药惠民西局”,其中“惠民局”是政府开办的医药铺,带有公益性质,平价卖药,有时候也给穷人免费诊断、开方、派药。这类官办医药铺一直延续至南宋,而且是24小时售药的。朝廷规定,“熟药所、和剂局,监专公使轮留宿直,遇夜民间缓急赎药,不即出卖,从杖一百科罪。”总而言之,求医问药非常方便。因此,对京师人来说,生病居然也成了一种“福气”。


生活在南宋的临安人,也应该是非常幸福的——这不是我的看法,而是当时之人的感受。《武林旧事》称,“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若住屋则动蠲公私房赁,或终岁不偿一环(指铜钱)。诸务税息,亦多蠲放,有连年不收一孔者,皆朝廷自行抱认。诸项窠名(福利名目):恩赏则有‘黄榜钱’,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大家富室,则又随时有所资给;大官拜命则有所谓‘抢节钱’;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殓者,则有漏泽园。民生何其幸欤!”(《梦粱录》的“恩霈军民”有更加详细的记述,这里且不赘引)


这段话简单转译一下:南宋都人虽然大多租屋居住,但政府经常减免房租,有的甚至终岁不用交一个铜板的房租;临安政府又经常减免税收,有时一年都不征收一文钱,都由朝廷补贴财政。还有各种名目的福利:朝廷有喜事则发“黄榜钱”,下雪了就发“雪寒钱”,久雨久晴则有赈恤钱米,富人也常有捐助。还有福利卫生院、儿童福利院、救济站与公益性公墓提供福利。我们是不是有点想不到临安市民的福利居然如此之好呢?

怪不得临安的穷人也将小日子过得十分潇洒:“至如贫者,亦解质借兑,带妻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梦粱录》)。


这就是宋,一个市民幸福感超高的封建朝代。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宋文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