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族同胞给连州医生写感谢信送红锦旗

2018-01-11 连州市委宣传部 连州发布


在经历了半年的援藏生活后,31岁的黄华亮日前从两千多公里外的西藏林芝市回到了连州。


黄华亮是连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连州人医”)的一名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去年7月,作为连州市首批援藏医务人员,他远赴林芝市人民医院进行柔性援藏,帮扶该医院创建“三甲”。


在连州人医的同事眼中,他是满载着光荣和收获凯旋的英雄;在援藏广东医疗队的队友眼中,他是志同道合、认真负责的好队友;在藏族同胞的眼中,他是值得信赖、尽心尽职的好医生,专程给他写来感谢信送上红锦旗。



事实上,在他前往西藏后不久,他的小儿子便降临于人世。错过了小儿子的出生,他有些遗憾,却从不后悔。“这次援藏除了帮扶林芝市人民医院,促进当地医疗水平提升,同时也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我自己从中获益良多。”



每天下班后要吸氧半小时



“初到时,大家都还不太适应,队里的一些医生由于高原反应还会恶心呕吐,甚至需要住院。”黄华亮回忆起刚到西藏时,初来乍到的援藏广东医疗队便遇到了首道难题——高原反应。


林芝平均海拔达3100米,从没去过西藏的黄华亮难免不适应,“总是胸闷,感觉难以呼吸”。由于出现高原反应,前一个半月里,每天结束了繁忙的工作后,他都需要在酒店里吸氧半小时至一小时来缓解症状,前三个月他每天还要坚持吃药。直到三个月后,他才逐渐适应当地的环境。而当地的干燥气候同样给黄华亮出了一道难题,严重时他甚至会出现流鼻血的情况,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三个多月后,他逐渐适应了当地气候,情况才有所好转。


连州市首批援藏医务人员、市人医医生黄华亮在给患者检查身体。


到了九月,林芝开始下雪,“抬头看到的都是雪山”。尽管雪景是十分美丽动人的,然而当夜幕降临时,黄华亮却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对抗着零下十几度的寒冷。林芝当地昼夜温差大,一到晚上6点,气温开始逐渐下降。由于所在房间的中央空调出现故障,在室内没有暖气的情况下,黄华亮只能盖着两床被子取暖,却依旧时常在半夜被冻醒。


遭遇一场6.9级地震



在林芝的半年时间,黄华亮还经历了一场6.9级的地震。谈及地震时的感受,他坦言,“当时确实挺慌的,毕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根本不清楚自己那时应该做些什么。”


那是11月18日的凌晨,黄华亮在睡梦中被晃醒了,睁开眼睛只觉得天旋地转,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和队友的呼喊声,开门一看,原来是队友过来通知他,地震来了,要集中到楼下的空地避险。


“我醒来之后根本没有意识到是地震,后来队友来敲门通知了,我才明白过来。”发生地震的那天晚上,他只睡了三四个小时。尽管如此,第二天早上8点半,他忙碌的身影依旧准时出现在林芝市人民医院里。


尽管面临着这些困难,黄华亮却并不觉得辛苦,反而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尽管条件艰苦,我的内心却是充实而快乐的。经历过这次援藏,我成长了很多,心智也更加成熟了。”黄华亮说。



患者送来锦旗



黄华亮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援藏期间为了提升当地相关方面的医疗水平,他不辞劳苦、尽心尽职每周六天的工作日,他所在的内一科每天还会提前半个小时上班,为此,他甚至拒绝了安排好的中巴接送,而是每天骑20分钟的自行车去上班。而加班更是家常便饭,11月之前,他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从7点半加班到9点半。


值夜班亦是习以为常,他每隔三四天便会轮一次夜班。由于实行24小时值班制,他必须从早上9点一直上到第二天的早上9点,“有时候甚至忙到12点左右才回去休息”。不过,这些在他的眼中却并算不上什么问题,“当医生不都是这样嘛,我选择了做医生,便有了这个心理准备。”


初到林芝市人民医院时,黄华亮在工作上还不太适应。“当地的藏族患者基本上都是讲藏语的,而且在思维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沟通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面对这个问题,黄华亮的解决方法便是让自己更加耐心,找当地的医护人员帮忙沟通,并且尝试去理解患者的思维。


在援藏期间,他曾配合团队,成功为一名已住院三个多月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而那是林芝市的医院首次开展这项医疗技术


患者旦增曲桑50多岁,当时由于急性心梗发作被送往医院,在住院期间,他曾经由于病情危急转到ICU(重症监护病房)三次。黄华亮作为旦增曲桑的主管医生,与团队为他做过两次手术,术后也一直追踪着他的病情,细心照料,无微不至


最终,经过了三个月的治疗,旦增曲桑痊愈出院,黄华亮也终于能够放下心来。从鬼门关走了出来,旦增曲桑后来特地前往医院送上一面锦旗表示谢意。此外,一名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感于黄华亮的仁心妙手,出院后专程写了一封感谢信给他。藏族同胞们的淳朴,让黄华亮颇为感动,“对我来说,患者的信任就是我工作的动力。”


黄华亮与援藏广东医疗队到墨脱县开展免费义诊活动。


不仅如此,黄华亮还与援藏广东医疗队一起到林芝市墨脱县开展免费义诊活动,现场诊治墨脱县群众,免费发放药品,同时为看病的群众宣传了常见疾病及其他疾病的预防知识。


在他看来,林芝当地的医疗硬件设备目前正在不断完善,然而关键问题在于医疗人才少。“整个林芝市的人口只有23万人,人口少,人才更少。当地医院极为缺乏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而援藏团队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原上的“医疗空白”。


这番援藏的经历使黄华亮感触良多,

“这半年的时间,我看到了患者痊愈后的笑脸,也感受到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其实这次不仅仅是援藏的过程,更多的是我自身学习锻炼的过程。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这份经历会给我提供很大的帮助,未来我会竭尽所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刚离开儿子便出生了



这半年的时间,黄华亮牵挂着在连州的家。“工作时忙起来还好,每当停下来的时候便会无比地想家。”


2017年7月14日,黄华亮前往林芝援藏,而他的小儿子在他离开后不久的7月30日便出生了,他也因此未能亲眼见证孩子的出生。对此,他有过遗憾,却并不后悔。


“儿子出生的时候,我也曾有过冲动,想从西藏直接坐飞机回来看儿子。但那时我刚到西藏,请假回来又会耽误工作,思考再三,我最后还是决定不飞回来。”援藏期间,黄华亮便只能通过打电话、视频等方式,缓解自己对刚出世的儿子以及家人的思念。


这次柔性援藏属于医务人员自愿参加的,黄华亮在得知消息后便打算报名,但是一去就是半年时间,他也为此征求过家人的意见。“我在报名参加援藏之前曾经问过我妻子的意见,她当时正怀着孕,但依旧十分支持我去援藏,正是由于她的支持,我最后做出了这个决定。


援藏半年,除了心中的执念,支撑他走下来的还有家人默默的支持。对此,黄华亮一直很感激。从医8年,医生的工作难免繁忙,有时候很难兼顾家庭,而这时是他的妻子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正是由于家人的支持与付出,工作才能更加顺利,我也有了更多的动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黄津 实习生杨溢子 通讯员吴涓涓

编辑:林伟杰

连州发布精选



赞!顶风冒雪,连州公路人抢通公路22公里


游客赏雪玩,他们开战忙!连州交警奋战冰雪天气保安全!


风雪无情人有情!驻连州扶贫工作队送暖贫困户!

连州发布

笔写连州风云事,图渲湟川山水情!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