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女孩过年返乡指南
— 吃瓜星球 • 第050期 —
策划/文字-李西瓜
设计-凉白开
编辑-养乐多
之前看过篇山东男孩返乡指南,受到启发,来讲下东北女孩。
东北整体比较随意,没有什么繁文缛节,喝就完事儿了。所以东北女孩回东北,什么结婚啊二胎啊之类的问题不是特别大,主要要面对的是一个审美观切换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外界对一个上海人的最高赞美就是“你不像个上海人”。但是回到东北,周围人能对你做出的最大质疑就是“你不像个东北人”,甚至说“你像个南方人”,“你怎么穿得像个日本人”。
当然这种说法很令人委屈,我们东北女孩在外地,连咳嗽一声都能被听出来是东北的,遑论张口说话。但是回老家一趟,就别扯这些没用的。
关于东北的审美观,网上有很多偏见在里面,东北人听了其实是很不高兴的。快手主播能代表东北吗?赵本山能代表东北吗?东北城里人一万个不同意。要说代表东北,还得看国企。著名国企哈药六厂的内部装修风格就比较能说明问题:
作为一个儒家大国,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视朴实无华为美德,但在东北不是。在外地工作的东北女孩,如果从事的是主播、舞蹈演员之类的行业还好,直接回家,大家都会赞美你,还会跟你打听双眼皮搁哪儿拉的,她也想去拉一个。
但如果你是个在大城市从事幕后工作的女孩,沾染了一些海淀区的坏习气,平常习惯了T恤帽衫牛仔裤,甚至能夏天穿拖鞋冬天穿棉拖鞋去上班,那你返乡前就必须要注意了。大家可能会觉得你穿得太老实了,而积极对你实施改造。
在东北,对一个人的最大侮辱就是说“这孩子老实”。老实就是艮,艮就是窝囊,窝囊就是无可救药。这样一种价值观反应在穿搭打扮上,就是一定要时尚,要美丽,要漂亮,要用力。具体怎么用力我们分三个部分来讲。
1.烫头
如果说黑长直是江浙女孩的温柔,哑光背头是山东男孩的体面,那么烫头就是东北女孩的成人礼。
高三毕业,很多东北女孩都选择用烫头作为自己对青葱岁月的告别。而这个时候东北女孩的东北班主任只会顶着一头精心捯饬过的小卷回旋螺旋杠,慈爱地看着你,欢迎你来到东北人的成人世界。
图为小卷螺旋杠(此图快速上下滑动,会有种螺旋杠在旋转的感觉)△
东北喜欢烫头。男女都烫。男人烫纹理,女人烫波浪。直发要烫卷,自来卷要烫直。把自来卷全部烫直之后,还要把发梢再烫卷。可以理解成为一种对抗自然的方式,东北叛逆文化,百年传统。
如果你是一个东北女孩,好死不死非要选择走质朴路线,就很容易成为逢年过节被亲友针对的对象。最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所有人都会建议你去烫头,甚至本着东北人的热情直接拉你去烫头,勿谓言之不预。
那么,把头烫好再回家,自然成了返乡之前的一项必要的准备工作,不然自然会有人给你安排。如果你实在不想烫,起码也要染一染,让亲人认识到你还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具体染成什么样无所谓,关键是要有打扮自己的这份心。下图中抖音网红李雪琴这种发色就应该不会受到家乡人民的为难:
如果你真的是个非常叛逆的东北人,既不烫头也拒绝染发,那起码要把刘海收起来。不管什么样的刘海都是错误的。厚重的刘海不精神,一绺两绺的空气刘海太装纯。
装纯是不可饶恕的。在东北社会文化中,人可以骚浪贱,但不可以装纯,装逼遭雷劈,装纯遭人轮。很多时候女孩们会心血来潮想剪个刘海,咱也当把小公主啥的,都挺好,但回东北前最好给别起来,或者用小卷螺旋杠给弹起来,不然你妈自然会动手帮你掀起来,让痘痘和发际线暴露在空气中,还要告诉你“你瞅瞅这夺精神”。
2.穿衣
说到精神,就要谈及东北女孩返乡的第二个重要议题:穿衣风格。
在东北人的审美体系里,“精神”是极为重要的美学意象。“神”读轻声。精神小伙,精神儿的,等衍生词汇在日常生活有着相当高的使用频率。“精神”也是对东北人的最高赞誉,不管是成熟女性拒绝刘海,还是成熟男性热衷于炮头,都是为了实现这个最高目标:精神。
那么,“精神”也同样指导了东北人的穿衣风格。精神就是不拖泥带水,就是紧致:裤子以小脚为佳,貂皮以收腰为佳,羽绒服以箍紧臀部为佳。
身躯可以松垮,但衣服一定要紧致。包臀,掐腰,曼妙,是正月里东北女孩他妈永恒的追求。女孩他妈或许会因为岁月的无情无法再掐腰,但她一定要用力掐住她闺女的腰。
以及一双及膝小皮靴也是必不可少的。东北可能是全国最爱穿靴子的地方,保暖还显瘦,在冰天雪地里实用又精神。
所以过年回东北,见朋友穿什么无所谓,喝就完事了。但见爸妈见长辈最好还是紧致起来,耀眼起来,这样才能抑制住她们正月初三带你去买金色长款掐腰羽绒服的冲动。
什么oversize学院风收一收,非要穿也得穿带大毛领的,毛茸茸的领子不禁让人想起雪原里的大老虎,虽然不精神,但是排面。生而为东北人,如果做不到精神的话,退而求其次,排面也是可以的。
3.穿貂
穿衣风格问题中还有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穿貂。在指导怎么穿貂之前,我们首先更应该探讨一个大前提:该不该穿貂。
很多人对东北女孩和貂的关系有误解,以为东北女孩就是貂,貂就是东北女孩。其实不是这样的,外套作为东北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单品,入手理论哪有这么简单。
简单来说,返乡女孩不应该穿貂。
这要从东北人的集体价值观说起。东北人祖上三代没有家谱,最讲究一个外出闯荡。去外地打拼,对东北人而言虽然生活辛苦未来飘忽,但这继承了东北人开拓殖民的历史精神,是值得的赞扬的,是令东北父母产生遥远回忆而共情的,是值得表面上说着“不行就回公主岭考公务员吧”背后里给你打钱交房租的。
一个东北人,他能达到的的最高成就就是离开东北,在一线城市(含三亚)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就算一个在北京燕郊卖房子赔成狗的中介,过年回三道河那也是有脸有面的。漂泊在外的东北女孩,返乡时也并不会受到歧视,甚至若有若无地站到了鄙视链顶端。
但是穿貂会毁了这一切。
貂是一种服装语言,是和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穿貂是一种站队,是对原教旨东北价值观的一种认可,归类,自我定性。一旦你穿貂,就给自己打上了原教旨东北女孩的标签。
和常识相反,东北是全国最不待见原教旨东北主义的地方,他们黑起扒蒜老妹比谁都狠,他们既希望你继续东北,又希望你不再东北。
作为一个东北返乡女孩,大城市的白领,大兴安岭林业局的局外人,要是在45岁以下还非要穿貂返乡,就会失落地发现自己并没合适的穿貂场合: 见朋友朋友损你,见亲人亲人诧异,挥手打车司机宰你,挤公交别人尾嗤你,你最终只能失落地回到家门口,堆一个雪人,给雪人披一会儿貂,拍张照,发抖音上换点不赚钱的点击。
东北老话说得好,穷穿貂富穿棉。因为不动保的属性和一万左右的价格,穿貂其实多少被城里东北人视为土鳖,又被乡下东北人视为小布尔乔亚恶习。而一件价格和貂差不多的羽绒服,则既能赢得城里人的尊重又能拉进和乡亲们的感情。
作为一个体面的返乡女孩,有钱穿加拿大鹅,没钱穿普通收腰羽绒服,喜欢鹅又没钱就穿假大鹅。在东北你就放心穿假货,不用担心露富,有人朝你借钱你就说衣服是贷款买的,大家都互相理解,没毛病。
4.总结
以上全文都没记住也没关系。东北说到底是一个开放世界,规则不是很严密,只要把握好基本规律,你想怎样就怎样,想穿貂穿貂,想穿棉穿棉,想冬泳也行。
这个基本规律就是:不接受任何质疑。只有牢牢把握好这个规律,才能让自己气质由内向外地变回一个东北人,做七天真正的东北人。
具体到实操上,面对质疑,脾气爆的可以说“我就乐意咋的”,脾气好的可以说“行我改天就去烫头”但改天究竟在哪谁也不知道。如果对方一直逼逼叨,则要抓紧机会说“快别磨叽了”,适时根据双方关系说成“别逼逼了”,根据场合扩写成“快别磨叽了,都在酒里了”。把对方投掷到一种拘泥于小节的反东北道德大坑里,牢牢占据鄙视链顶端,如果碰巧你还很能喝就完美了。
说到喝酒,在外半年没喝酒的东北女孩不要怕。东北人并不在乎你是不是真的能喝,主要是要敢喝。两瓶就倒不要紧,都干杯了还不见底就是不对了。只要敢喝,就会赢得尊重。而且早灌早断片,可以有效防止酒精中毒。
其实回去东北也不用多想,上高铁的一瞬间,东北女孩就会自动完成身份切换。站在一车厢的东北人里,让大哥帮你抬下行李箱,跟列车售货员扯扯淡。坐稳打开手机,跟爸妈亲戚互发几段几十秒的语音,几小时后下车,然后在腊月的二八二九里去洗个浴搓搓澡,认真重温阿姨拎着你腿一路搓下去的温暖。
------------吃瓜群众的分割线------------
欢迎关注吃瓜星球
与我们一同吃瓜、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