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港中大(深圳)任教

2017-10-19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SSE


2017年10月17日,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J.切哈诺沃教授(Prof. Aaron J.Ciechanover)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大学教授。这是继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阿里耶·瓦谢尔教授(Prof.Arieh Warshel),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布莱恩·科比尔卡教授(Prof. Brian K. Kobilka)之后,又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港中大(深圳)任教。 



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为切哈诺沃教授颁发杰出大学教授聘书



10月17日下午, 阿龙J.切哈诺沃教授(Prof. Aaron J.Ciechanover)受邀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师讲堂”为师生带来“个性化医学的革命:我们能治愈所有疾病?代价是什么?”主题演讲。讲座中,阿龙J.切哈诺沃教授分享了当今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里最热点的命题:每个人的生老病死均在很多随机巧合的因素控制之下,现代医学如何凭借先进的技术发现来研发具有高度精准性的药物,在高度个体化的药物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治愈大部分的疾病?


切哈诺沃教授在“大师讲堂”为师生分享个性化药物的历史和发展


在讲座中,切哈诺沃教授首先提到,由于医疗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平均寿命在逐步递增。尤其在二十世纪,教育,医学成像(例如X光、MRI)和其他医疗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的平均寿命出现了奇迹般的提升。他指出,“我们不能简单的用目前平均寿命的增长速度去预测未来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我们需要从生活习惯、疾病传播、基因变异、以及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来考虑它们可能带来的疾病。事实上,现如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疾病,即:癌症,脑部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主要都是由上述因素引发的。



港中大(深圳)大师讲堂现场


切哈诺沃教授回顾了近100年来新药研发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们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一些很有用的药物,最著名的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切哈诺沃教授生动地介绍了科学家Felix Hoffman为使父亲免受关节疼痛的煎熬,偶然发现了阿司匹林;Alexander Fleming因为意外地发现细菌无法生长在青霉菌菌落周围进而发现了青霉素。第二阶段被称为是“劳力型的药物筛选研发阶段”。这个阶段科学家主要通过筛选大量的已知化合物来寻找新药。现在我们正进入了药物研发的第三阶段,科学家可以有的放矢的来设计新的药物来选择性地针对一个疾病,或者是一个疾病的不同的亚型或不同的个体型。

 

切哈诺沃教授在讲座中谈到另外一种令人深思的临床现象。当人们开始接触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时,发现病人会对相似治疗方法产生非常不同反应。因此,为达到更好治疗此类疾病的目的,今后我们必须特别注重个性化治疗方法的研发。其中一类治疗方法是干细胞移植,提取病人自身的干细胞进行培养转化,再重新植入病人体内。这种方法保证最终移植到某个人体内的细胞是完全“属于”自己的细胞。此外,对新型特定疾病分子标记和药物靶点的基因和其突变的特点来设计出针对这些特异药物靶点的靶向药物。此类个性化药物的研发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困难,比如针对治疗多个基因变异引发的疾病药物的研发是难度很高的,原因是目前我们并不是完全明了其变异的机理。另外,恶性肿瘤基因变异位点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外加新药研发成本过高及所牵涉的伦理问题也额外增加了个性化药物研发的难度。

 

最后,切哈诺沃教授以美国著名电影明星Angelina Jolie预防性地切除乳房和卵巢为生动的例子,详细介绍了当今世界上精准医疗的4P新概念:

1. 个体化/精准化(Personalized/Precision), 

2. 预测性(Predictive), 

3. 可预防性(Preventive), 

4. 可参与性(Participatory)。


港中大(深圳)师生聆听切哈诺沃教授的演讲

 

切哈诺沃教授与徐扬生校长、罗智泉副校长、朱世平副校长以及理工学院教授合影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简介


阿龙J.切哈诺沃教授

Prof. Aaron J.Ciechanover


200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阿龙J.切哈诺沃教授( Prof. Aaron J.Ciechanover),以表彰他在发现由泛素介导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机理方面的贡献。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在维持细胞内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与癌症、肌肉和神经疾病、免疫和炎症反应等疾病的发病和加剧有关。

 

阿龙J.切哈诺沃教授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以色列生物学家、化学家。他是以色列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阿龙J.切哈诺沃教授于1981年获得以色列理工学院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81年-198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转载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微信公众号

图片及内容由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传讯与公共关系处提供

文案:程佩瑶(2017级理工学院博士生

摄影:陈鸣(CPR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