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博物馆焕新生: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与柏林犹太博物馆完成展陈翻新
博物馆重生记
1
展出翻新两不误: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翻新设计
h2o建筑事务所代表表示:“我们希望博物馆再次向城市开放。”巩固结构、扩大空间、更新技术设施以及创造更强的空间关系是团队的主要任务;博物馆的出入大厅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外部的门窗进行了翻新,更强调空间的公共性以及对内景的影响。
建筑师加强了现有的混凝土形态,保留其原有建筑特点的同时,与博物馆方密切沟通以寻求呼应过去、适合当下的现代诠释。在研究了结构设计如何适应场地的自然地形之后,团队确定了突出室内空间流动性的方法——增加两个新的曲线优美的夹层,它们“提供了全新的交叉视角,赋予了博物馆新的层次”。
在家具设计方面,GGSV工作室着重利用了现有的不朽材料。GGSV与h2o团队的目标一致,设计均主要受原空间驱动。“不加修饰的建筑和漆木家具相得益彰,碰撞出一种更类似家的感觉,创造了非常独特的感官体验。特别定制设计的家具在接待、导视和服务等空间功能上给予了人性化的尺度,同时又与宏伟的建筑相契合。受这种双重性启发,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用非常现代和当代的方式,唤醒家具,呈现那个时代的精神。”
2
融入最新展陈方式:柏林犹太博物馆展览空间翻新
这个标志性的现代建筑由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设计, 2001年落成,包含三栋建筑,其中一座以里伯斯金本人的名字命名。Beeck与Weitz联合创立的工作室Chezweitz与Hella Rolfes Architekten事务所合作,重新构思设计了里伯斯金大楼里一个3500平米的展览空间。
“从叙事的内部视角来看,房间的规划设置需要呈现出一个主题,”Weitz解释到,“跟策展团队深度交流后,我们打造了这样一个场景化的空间,从整体来看就像马赛克,以一种有力且尊重的方式讲述犹太-德国文化故事。”
柏林犹太博物馆的展览空间融合了“展览、艺术装置、游客互动区、虚拟现实体验和手机app互动”等不同媒介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里伯斯金建筑的平面图与六芒星(犹太教和犹太文化的标志)相呼应,由三条轴线——大屠杀轴线、流亡轴线和延续轴线交汇组成。
这些区域由各种不同的空间工具构造而成,强调出其所呈现的媒介。“八个主题房间深入探讨了犹太文化及传统的不同表现内容和形式。例如,细长的金属链制成的波浪状幕布,装点出一连串色彩缤纷的圆形空间,访客在里面可以听到‘音乐’的声音”。同时,“名人堂”里,雕塑艺术家Andree Volkmann创作的70个闪亮的犹太名人半身像被固定在墙上。到了晚上,通过里伯斯金大楼的缝隙,可以看到他们散发的光芒。
在“当犹太人成为德国人”的时代空间里,Chezweitz以艺术化的方式重构了犹太建筑师Erich Mendelsohn设计的柏林宇宙电影院。“影院内放映一部有关魏玛共和国犹太人经历的电影,这是与影像艺术家Dominique Müller共同合作完成的影像装置。”设计师说。
文/Lauren Grace Morris
图/Alexander Butz、 Yves Sucksdorff、S. Chalmeau
翻译/ Finus
校对/果果
编辑/颖书
MDO木君建筑设计:设计方法与适应性
MAD首个美国项目建成,马岩松如何实现一半自然一半城市的构想?
重庆第一高酷炫建筑背后的灵魂人物,CL3创始人林伟而揭秘“建筑与空间的奢华关系”
来个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