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厂区空间复兴,有哪些值得借鉴的亮点?
老旧工业厂区的更新复兴,藉由工业建筑特殊的空间结构,在项目的改造过程中常能激发更多空间创意,除了部分保留原有工业遗存的主旋律,设计师们还采用了哪些技巧呈现新的空间意向?
下文我们试图通过多个近期完成的佳作,一窥厂房更新中那些值得借鉴的亮点。
#01
在保留原有厂房空间结构的同时,许多项目也会选择延续厂房的原有的空间材质,在Ahmadreza Schricker Architecture North (ASA North) 设计改造的Argo当代艺术博物馆和文化中心项目中,设计师就整体延续了项目前身 1920年代啤酒厂原有的富有表现力的裸露承重砖墙,使得这座经历风霜的老建筑焕发新生。
Argo当代艺术博物馆和文化中心 / Ahmadreza Schricker Architecture North - ASA North
与Argo当代艺术博物馆和文化中心采取了类似改造策略的龙游溪口镇乡村未来社区多功能体育馆,同样保留了老旧厂房的墙体,呈现旧有材质肌理的经典魅力,同时新建抬高的屋顶获得更好的空间采光,为这些斑驳的老墙面镀上了时间的神采。
龙游溪口镇乡村未来社区多功能体育馆/严旸建筑设计工作室 ©是然建筑摄影
项目设计团队严旸建筑设计工作室,提取了老墙面的材料元素,在建筑正立面叠加了玻璃砖、玻璃窗等具有现代质感的材质来调和建筑的沉闷与单调。
XC273 by XCOMMONS多功能商业空间,上海 / 栋栖设计 ©刘瑞特
柱子材料细部 ©刘瑞特
©XCOMMONS
栋栖设计对XC273的材料应用与新旧肌理的对比手法细致入微,给予了项目诸多玩味的细节,相较之下Studio stof为PONT咖啡馆打造的首尔文来洞店就显得大开大合,更为经济。
PONT咖啡馆文来洞店 / Studio stof ©Kim Donggyu
©Kim Donggyu
©Kim Donggyu
而在三米标高以上,厂房原古老天花板及部分墙体保留并裸露在外,以展现建筑的遗产性并对其历史表以敬意,根据既有建筑形态转换成不同高度的天花赋予了空间以深度,通过多种形式的窗户将日光引入室内,强调了建筑的历史感。
#02
工业建筑一般拥有各种各样的尺度和特殊的构筑物。从啤酒厂、锯木厂,到仓库、化工厂,每一座建筑都是根据各自专门的工艺流程建造而成,而过去用于工业生产所遗留在空间中的构筑物,往往也能形成激发设计师想象力的“钩子”。在一些优秀案例中,设计师常常会保留下原有建筑的特殊构筑物,注入新的功能。
德国MKM博物馆
德国MKM博物馆脱胎于 1999 年翻新的前谷物磨坊 ,在扩建过程中,设计团队Herzog & de Meuron将历史悠久的筒仓融入建筑中。
德国MKM博物馆
一楼和二楼的桥梁在新展览空间和现有展览空间之间建立了联系,促进了整个博物馆的不间断参观。大尺度的筒仓本身作为工业纪念碑保留了其原始的物质性。
改造保留了工厂中原有的构筑物 ©徐迅君
由蘑菇云设计翻新改造的“皂梦空间”其前身是原上海制皂厂生产辅助区,原厂区建筑遗留多处极具特点的工业构造,负责建筑改造与景观设计的致正建筑工作室保留了这些构筑物,空间骨骼有力,工业和科幻感对撞,路径设定完整并具电影场景感,是空间条件极具独特性和辨识度的工业遗存空间。
蘑菇云设计充分利用了原有建筑物保留下来的特殊构筑,将制皂流程转化为富辨识度的物理空间,生动串联了咖啡,展示,餐饮,艺术事件,制皂实验室等一系列创意公共活动内容场景。
墙面反射面角度看到的地面屏内容,超现实的戏剧张力 ©夏至
其中,五个长短不一2.4米直径的钢制圆筒工业遗存的设计成为空间的一大亮点,联接不同的“分镜头”空间,每个空间各具鲜明的主题预设场景。圆管除了承载关键的转场功能,也被植入动态可变视觉装置,成为构建空间故事线的关键空间。
“皂梦空间”,穿越一个个时空隧道,链接每一个关联空间 ©夏至
除了保留原有的工业构筑物,留下部分工业设备成为空间陈设的一部分,也是点亮空间工业氛围的利器。Bulak Projekt主持设计的波兰Żnin糖厂改造酒店综合体,就将这座上世纪老工厂遗留的工业设备在空间中完整保留,成为酒店特色陈设的一部分。
Żnin糖厂改造酒店综合体中酒店大堂保留下过去的生产机器 ©ONI STUDIO
设计利用原本的工业元素建造的游乐场和公共空间,完整保留的工业操作室被改造为可以俯瞰公共空间的房间,餐厅中保留的大型设备等等,设计利用多处工业留存为前来的旅客营造独特的历史工业文化氛围。
#03
工业厂房的更新项目常常会保留下原有建筑的表皮和结构,并在已有的边界内置入新的功能。
里与外设计将一处旧有陶瓷厂房整修掏空,置入全新的陶瓷品牌展厅。在尊重原有建筑的结构与肌理基础上,利用厂房较高的空间,划分为2层体块,一层为卫浴的美学空间及情景样板区,二层为企业办公用途。设计师在建筑内部用极简的体块构筑出抽象的山体,上下两层相互渗透,模糊边界。
©里与外
采用“卫浴美学馆〞概念的中央展厅,经过穿插、堆叠、悬挑组合的几何形体,于室内构筑出一片连绵起伏的“山石”之景,让整个空间充满了原始自然的力场,令访客叹为观止。
©偏方摄影
新建筑虽是采用异质介入的方式,但是设计师始终坚持“恰如其分”的分寸感,让旧有边界与新体块之间产生了舒适的尺度。
采用同样策略的案例,西班牙设计团队Behark也应用在了Faktoria 文化总部的项目之中,在该案例中,设计师更近一步,将一个迷你城镇置入到了旧有仓库之下。
作为一个需要承接办公、文化交流、教育活动等多种公共事业的场所,设计师希望空间展现更多的包容性与互动性,除了满足功能需要,还应成为促进文化交流的场所,为此方案再现了一个小型城市结构、一个村庄、公共和私人区域、开放和封闭的空间、集市与广场、绿地等。
设计团队创建了一个简单的几何模块,模块在体积上呈现小屋形状。通过重组这些模块或舱室,适应每个用户的不同空间需求,满足了广泛项目的目标,同时确保了空间所需的体积和形式的丰富性。
与SO-IL&FREAKS采用混凝土肌理构建不同,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在高明对川茶庄园重建中,虽也采用了同样的“串联”意向,却以“竹亭”与“石台”这样更具有文化意味的呈现,为过去功能导向的制茶厂房赋予了人文气息。
©张超
设计以“亭“与”台“的概念。试图将“亭”的构筑原型演化为一个涵盖生产和游历的聚落。
积石为台:设计在地景层面用一种产自南方的黑色花岗石(依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筑一环绕原有厂房群落的“景台”。石砌景台具有多孔结构,重新梳理和界定内部生产和自然种植之间的关系。
黑色花岗石“景台” ©张超
立竿为亭:在三幢厂房的屋面上设计团队以竹竿编织了一个空中的廊院组织,构筑了四个尺度不同的屋面庭院,使原本分离的屋面成为一组联通的空中院落,在空中建构了茶园地景之上的观赏和游历。
屋顶串联的空中院落 ©吴嗣铭
空中院落组织通过几个角部楼梯自然向下延伸,并与石砌景台相连,两者的连结构筑了一个立体环绕与原有的生产空间表里的完整游历,设计团队寄望这种游历可寻回现代城乡中已经失落的存在和体验。
景台与竹亭的关系 ©吴嗣铭
3D打印将重新定义住房
未来的家可以让你彻底解放双手
👇点击原文链接,订阅《FRAME》杂志来个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