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期出行——你看的是人还是景?

2015-10-08 咿咿呀呀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

大学堂




没错



期待已久的假期



已经过完了!!!



你的假期过得怎么样呢?



然而小编只是在朋友圈












有的人去了西湖~

小编以为她的照片会是这样的:





没想到却是这样的!







有的人去了三亚~

小编以为她的照片会是这样的:




没想到却是这样的!






还有的人十一去爬长城~


结果他看到了这样的长城......











然而

打开手机

小编又看到了这条新闻......






似乎对于这种情况,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咱大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嘛!”


可是,拥挤可能给你带来的影响可不是一句“伤不起”那么简单!想想当你身处拥挤的地铁、火车或者某景点时……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是不是特别渴望逃离人群?感觉异常孤单、不想引人注目?或者是变得暴躁易怒,想找个发泄情绪的出口?




当在人群中迷失



几十年来,心理学家也对这个问题始终兴趣不减。然而,“拥挤”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在不同的情境中,你所感受到的拥挤程度也许是不同的。假如你正绞尽脑汁尝试完成一项困难的任务,同时与20个人一起待在一个二十平米的屋子里,这时你可能感觉很拥挤;然而,如果你在相同大的房间里和20位朋友一起聚会一起嗨,你可能一点也不觉得拥挤,还十分享受这样的氛围。考虑到拥挤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并没有用“拥挤”一词,而是采用了“人口密度”这一更加客观的指标,即研究一定空间内个体的数量对于我们的心理和行为造成的影响。


也许你最容易想到的研究方法,就是直接观察那些拥挤已经出现的地方,比如人群聚集的城市或公共场所等。勇气可嘉的研究者踏入了一个你我一辈子可能都不会涉足的地方,他们对比了每个囚犯平均只占4平方米的监狱与其他不太拥挤的监狱,结果发现在拥挤的监狱里,死亡率、杀人率、自杀率、生病的次数及实施惩戒的比例都明显较高。


然而这种研究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有时候难以排除其他影响行为的因素。比如,如果我们发现在一个拥挤的贫民窟中犯罪率很高,我们仍无法断言拥挤就是犯罪发生的原因,可能因为贫穷,可能因为管理混乱,也可能所有这些因素与拥挤共同导致了高犯罪率。


如果,我们直接创设一个“高人口密度”的环境,让一些实验的参与者在其中呆上一段时间,然后研究他们的行为反应呢?这种方法看起来似乎不太人道,却能对更多其他因素进行控制,从而单独研究拥挤对于行为产生的影响。




在一项研究中,把参与者随机分成两组,不幸的那组人只能呆在非常拥挤的小房间里(人均0.3平方米),幸运的那组人则呆在不太拥挤的大房间里,所有人都需要完成一系列十分复杂的任务——一边对不同的形状进行分类,一边听故事,然后接受关于故事内容的测试,结果发现拥挤条件下的参与者的成绩明显低于不拥挤条件下的参与者。由此可见,若是待在一个拥挤的小房间里,你做数学题的速度都会变慢!




但是只因为研究的需要而让无辜的人们处于拥挤环境中,似乎违背了实验的伦理原则。在刚才的实验中,拥挤带来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小,但是在严重的拥挤情况下,如果引发了实验参与者之间的口角,甚至演变为暴力事件该怎么办?而研究者如果加以干预调解,又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真实性。考虑到存在应激和其他潜在的损伤后果,这种方法似乎不太可行。




拥挤下的行为沦丧



于是乎,心理学家决定使用第三种方法来研究人口密度的影响:用动物作为被试进行研究。(虽然可能存在对小动物造成伤害的风险,但是为了探究具有很大价值的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有限制地、人道地使用动物是必要的,在此对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动物被试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其中最早最经典的研究之一,是由约翰.卡尔霍恩在1962年进行的,他让一组白鼠在一定大小的房间中繁殖,直到数量增至原来的两倍,并且观察它们在这一环境中存活16个月所表现出的“社会”行为。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正常情况下,一个3平方米的实验房间中只能容纳12只成年白鼠,然而随着白鼠数量的增加,当约30只左右的白鼠挤在一个房间中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研究者把在这种密度下的白鼠出现的种种异常行为称为“行为沦丧”,白鼠的具体表现有下面这些:






可以看到,处在拥挤情况下的白鼠们要么发狂,总是挑事;要么被孤立,形单影只;要么不理会正常的交配规则,做出越轨的行为;要么连基本的哺育后代的能力都丧失了,自身难保……总之,在拥挤的环境下,尽管食物、饮水等正常生活所需的条件是充足的,但几乎没有一只白鼠保持正常。



所以,拥挤真的能带来“行为沦丧”!尽管正常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上述的异常行为,但拥挤的生活环境无疑是将这种混乱推到了极致的罪魁祸首。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儿后怕?没想到高密度的生活环境会对白鼠这一社会群体产生如此之大的恶劣影响,以后再也不想去拥挤的地方了。但是再回头一想,人可是高等生物,怎么可以和白鼠相提并论呢?


然而,有研究已证实,在拥挤环境中你的血压会升高,心率会加快。伴随着这些生理反应,你觉得其他人对你充满敌意,并且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你会感到时间过得越来越慢。


怎么样,是不是都不幸言中了?


拥挤环境的确会对人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使人变得焦躁,易怒。这也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工作、学习和居住的环境都不宜过于拥挤。给自己留一些适当的个人空间吧,也许有利于提高你的表现和效率!







本文文献来源及评述均参考《改变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

参考文献

Calhoun,J.B.(1962).Population density and social pathology.Scientific American,206(3),139-148.

Evans,G.W.(1979).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crowding in humans.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9,27-46.

McCain,G.,Cox,V.C.,&Paulus,P.B.(1980)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llness,complaints,and degree of crowding in a prison environment.Environment and Behavior,8,283-290.





作者 | 咿咿呀呀

编辑 | Iclisher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征得原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