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声咳嗽让我备受煎熬,我是不是被传染了? | 应对疫情下的“健康焦虑”

京师心理 京师心理大学堂 2023-06-30

作者 |  北师大心理学部防疫科普团队

“我咳嗽好几天了,这是在潜伏期吗?”

“我一直在干咳,跟电视上描述的疫情症状好像,我是不是中招了?”

“我现在不能听到家人咳嗽,一听到我就心慌气短,呼吸困难,怎么办?”

你是不是也像他们一样,一“咳嗽”就害怕,怕别人咳、更怕自己咳?放心,并不是你一个人会这样,类似的担忧其实挺常见:反复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某种病,也许你也只是陷入了一种名叫“健康焦虑”的心理。

疫情当前,重视自己的症状确实有必要,但过度恐慌则会给我们带来不少心理负担。今天我们带大家了解一下“健康焦虑”的来源和应对,解锁防疫“心”知识。

什么是“健康焦虑”?

健康焦虑,指的是虽然实际上自己并没有生病,但是却不断地担心、怀疑甚至坚信自己生病了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当前的疫情下,可能会有如下具体表现:

1)过分担心身体健康问题,将一些正常的生理反应当做疾病征兆,比如连续咳嗽就反复测量体温,一直使用酒精和消毒水擦拭,坐立不安、辗转反侧;

2)反复刷手机查看因有咳嗽症状的确诊案例,核对自己的症状并对号入座;

3)担心自己传染家人;

4)想要或者已经去医院就医来排查自己是否感染新型肺炎,非大医院、专家号不看,甚至会不相信医生给出的“无病”诊断,反复找别的医生看,直到“确诊”为止……

为什么会产生健康焦虑呢?

环境影响

我们之所以担心,是因为这个担心在当下的环境中,本身就有一定几率成为现实。平日里我们并不会过度关注自己偶尔的咳嗽症状,但当咳嗽成为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并且咳嗽有可能造成飞沫传染时,我们就不自觉地关注这个小小的动作了。

自动化思维:“咳嗽”=“感染”

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人们对待一件事情的看法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情绪会促使人们做出某种行为,而行为会进一步加工人对待事情的看法。反之亦然,这三个环节是相互影响、进而形成一个稳固的循环。

在健康焦虑状态中,由于我们不断地接受到过载的信息,大脑不自觉地将“咳嗽”等同于“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这种没有经过大脑思考而产生的想法被称作“自动化思维”。

自动化的思维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与此同时,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又会反过来强化这种思维,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自动化的思维和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的成长历程和经历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所产生的自动思维是不一样的。

当下的疫情中,身处不同地区的人就对咳嗽有不一样的反应。例如,身在武汉的小明咳嗽时,就会比身在贵阳的小可更容易受到健康焦虑的影响,也就更容易怀疑自己感染了肺炎。同样身在北京的小方因为2003年的SARS被隔离过半年,虽然北京不是重灾区,也会更容易因为非典的经历而感到焦虑。因为环境和经历的缘故,武汉小明和北京小方在咳嗽时候都会担心“我是不是被传染了?”,而贵阳小可的自动思维可能则是“我是不是感冒了?”。

而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自动化思维又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当小明和小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得肺炎(自动思维)时,就会焦虑和紧张(情绪),生理上可能出现喉咙发紧、嘴巴发干、心跳加速等症状,这些情绪和生理症状让他们坐立不安,我们本能地会让自己做一些行为来缓解负面感受。于是小明和小方可能会反复回想自己过去几天内有无被传染的接触史、并且开始不断地量体温、每天洗手几十次、每隔半小时就要把自己碰过的地方全部喷上酒精,或者冲到医院去检查(行为)。他们的这些行为只会在短时间内缓解焦虑,但做得越多,其实就越证明了他们认为自己可能被感染这个想法。当这个想法被增强后,他们的焦虑和失眠就可能变得更严重。

而贵阳小可就会认为自己可能是感冒了,行为上就会采取保暖、吃感冒药、多喝水多休息,自我观察,这些行为不会进一步引发小可的担忧的和焦虑,可能在症状得到缓解后,想法和轻微的担心就会随之消失。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到,我们对待不同的事件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和反应,而这些反应会牵动着我们的行为和情绪。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出,只要改变我们对待一件事情的看法,情绪和行为也会相应随之改变。

如何改变有可能产生健康焦虑的想法呢?

在开始之前,请阅读本文的朋友给自己的担心或焦虑打个分,(0分是不焦虑,10分是特别焦虑),如果你的焦虑是6分及以上,可以继续往下阅读,如果你的焦虑在5分及以下,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你身边焦虑水平比较高的朋友。

“自动”换“手动”

当我们开始因为咳嗽担心自己是否患有肺炎时,问问看自己:

我以前咳嗽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得肺炎了吗?

有没有可能是感冒了?或者上呼吸道感染?

我是不是太紧张了,格外关注自己咳嗽?

我今天是不是花太多时间在关注肺炎?

我周围的人都和我一样紧张吗?那些不那么紧张的人,他们会怎么想?

我在外出的时候有摘掉口罩很近距离地接触过陌生人吗?(如果有的话,可以关注自己的症状,选择靠谱的义诊资源,让专业的医生给你一些指导相关资源链接:https://shimo.im/docs/VDvgrwXWyxhRqhd6/read)

……

当你问完自己这些问题后,可能会对同样的思维多出一些答案:

以前咳嗽就咳嗽了,可能是天气太干燥、可能是水喝少了。

最近冬天室内外温差大,我可能是着凉了。

我以前咳嗽压根不怎么上心,不连续咳得很厉害基本不会当回事。

我最近每天7、8个小时都在刷疫情相关的新闻和文章、我平时不会持续关注一件事情那么久的。

今天也有看到人戴着口罩上街,好像大家也没有那么紧张。

……

当有了你自己的答案之后,不妨再看看自己的焦虑分数有没有变化?

如果还没有的话,可以再试试下面的办法:

全面地看待获得的信息

铺天盖地的新闻、一线医护资源的紧缺、确诊病人一周内就翻了十倍,因为咳嗽而传染全家人肺炎的故事,加重了我们对事态的担忧。我们接受到的是放大的焦虑,但其实我们可以从从事实的数据中解构出缓解我们焦虑的信息。

比如,疾控中心数据统计2019年1月仅流感的发病人数就有60万,从客观的统计数据上看,得流感的概率是远远大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而死亡率两者也不相上下。

再比如,我们还可以关注到,目前已经有不少治愈案例出现,如果不幸患病,也并不是绝症。

另外,也有很多医学类的科普强调,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是可以有效预防病毒的。如果你没有充裕的口罩,完全可选择在家多呆一会儿,出门也不要到人多的地方。扩大知识储备,全面、客观地了解当前的状况而不是只接受负面消息,有助于平复紧张与焦虑的心情,缓解健康焦虑表现。

另外,我们在获取信息时,可以退一步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此次的疫情。减少阅读主观情感过于强烈、个人色彩浓烈的文章。我们的同情心是有限的,过多地接触创伤的故事也会让人感到失控和疲倦。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的焦虑分数是否有变化?

如果没有,不要担心,再试试下面的办法:

通过外在的行为调整认知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直接改变行为来缓解健康焦虑症状。比如:

1)做一些和疫情无关的无聊又打发时间之事:把你买来没看过的书拆封,选一些喜欢的章节看一看;写写日记,看看剧,把你们家储备的粮食按颜色和形状大小排列一下,把吃剩的葱头泡在水里养着,把你中午吃的挂面用筷子编成毛衣……

2)计划下一次旅行:疫情结束后,给自己安排一次出游,以前没去过的地方可以去网上找资料、规划一下路线。

3)深呼吸或者正念,做一些冥想来舒缓自己紧张的神经(如:高强度工作者即时减压:十分钟零基础正念放松录音)。

4)参加一些线上的互动游戏:可以约上朋友玩线上的游戏,没有朋友的就和网友一起玩,顺便交几个网友。

5)注意饮食:饿了就吃,饱了就停下,不刻意节食,也别一股脑儿地往嘴里不停塞东西。

6)保证睡眠:平躺给国家做贡献的机会不多,且睡且珍惜啊朋友们。

到这里,所有上面的方法你都试过了,结果自己的焦虑程度还是在6分以上……(事实上笔者也很怀疑如果焦虑程度在6分以上的朋友,真的能坚持看完这篇文章吗?)那么请你不要管网上的这些自助帖子了,积极地寻求有及时回应的帮助对你来说是最大的优先级。你可以拉到最后,联系我们的心理支持热线或网络辅导服务

现在互联网上关于疫情的消息如雪花一样多,如果你能捡到这一篇读到这里,我们真的很谢谢你有这个耐心。在当下的这个情况中,健康焦虑是非常常见的表现,如果你可以和它相处,那么试试看,如果你很讨厌它,又没办法立刻赶走它,那么要学会适当地求助。

反正笔者估计半年以后怎么着也差不多完事儿了吧。(对了这是最后一招,对事态的发展有一个健康的预期,这是给读完本文的朋友们的BONUS~)

学堂君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紧急筹备开通了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在疫情期间为全国民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具体可点击此处)。


心理支持热线:4001888976

该服务适用于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人群,每次30分钟左右,热线电话开放时间为每天6时至24时。


网络辅导服务:问卷星(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填写背景信息→后台人员24小时内进行咨询师匹配(需要稍作等待)→志愿者加您的QQ或微信→线上语音沟通的心理支持30-60分钟。

参考文献

王高华, 王芸, 王惠玲, 李江波, 戎伟. (2019). 疑病症注意偏向的研究进展.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9(01), 67-69.





作者 | 北师大心理学部防疫科普团队

编辑 | 木棉959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夸夸群 | 熬夜 | 手机 | AA制 | 杠精 | 学婊

欲擒故纵 | NTR 男子汉 | 择偶 | 分手

心理绘画 | 心理人 | MBTI | 心理咨询

家暴 | 出柜 | 吵架 | 童年 | 生育

同性恋 | 抑郁症 | 性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