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颜值与气质并存,就在东台这里!

东台日报 2023-02-27



红庄这样红起来

—融汇新理念 借势创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习近平


一畦10多亩的菜园

掩映在美墅碧水之间

青椒、茄子、萝卜、

大蒜、小葱、甘蓝……

20多种蔬菜琳琅满目

新栽的,成熟的

大伯大嫂们四散田间,辛勤劳作这里是时堰镇红庄村高效农业示范基地、蔬菜种植生产基地、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一园多功能,折射出红庄与时俱进红起来的奋发历程。就在过去的短短数年之间,艺术红庄迅速窜红。伴随着红庄人居环境示范区全面建成,一个散发着水乡风情、三次产业竞相发展的美丽村庄俏颜绽放。秋高气爽,漫步红庄,胜境处处。古雅而清新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临水而建,村党群服务中心融入其间,农家屋前,绿草如茵,有树有花。沿安时公路、610省道而建的红庄艺术里高端大气,在里下河水乡树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样板。堰镇政法委员、红庄村党总支书记纪桂生说,打造新红庄,市、镇、村三级党政领导与群众一起谋划,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把打造美丽乡村与产业发展融为有机整体,因地制宜,借势发展,做活了乡村振兴大文章。红庄红起来,浸润着红庄人敢为人先的奋发情怀。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曾经走出过抗战烈士、抗美援朝英雄。上世纪80年代,睿智的水乡人引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大力兴办企业蓬勃发展。型钢厂、粮油输送机械厂等一批企业红红火火;里下河三市七镇不锈钢产业集群叫响名头,光华门钢等实力企业落户发展。转型发展壮大产业经济,全村28家小微企业加快实施智能升级、数字提升。面对越来越多村民弃农务工实际,村党总支一方面联手时堰供销社创出为农服务时堰模式,一方面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涌现出金秋家庭农场、孟三粮食家庭农场、中天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俊之家庭农场等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早些年,时堰镇请来堤东“田秀才”,沿610省道兴办绿色长廊,打破了“瓜菜种植不过范公堤”的说法。红庄农民学着种瓜长蔬菜,涌现出孟永新、纪忠进等一批高效农业种植大户。红庄村耕地总面积不到3000亩,家庭小农场、种植大户跳出本村扩规模,种植总面积逾5000亩。红庄红起来,激发出毗邻集镇园区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时堰镇联动推进新型小城镇建设和产业提升发展,重塑里下河水乡中心集镇、商贸重镇、经济大镇优势。红庄南接时堰集镇、西邻时堰合金材料产业园,610省道、安时公路穿村而过。精心打造的红庄艺术里融合文化艺术、水乡美食、教育培训、民宿体验、电商销售等五大版块,引园区财气,聚镇区人气,成为服务园区的邻里中心、集镇延伸的商贸中心。开业一年,艺术里宾馆酒店叫响名头,不仅为新老时堰人提供了上档次的餐饮服务,而且吸引了邻近兴化张郭、戴南和东台市区大批消费者。二期工程新建的电商服务中心启动运营。一楼农产品电商区不仅有水乡特产,而且汇聚了“东台大粮仓”数十种特色农产品。二楼工业品电商区为全镇547家企业提供直播、网上下单等服务,推进时堰产业经济网上起飞。红庄红起来,融入了水韵时堰丰厚的人文底蕴。着力搜集历史记忆,挖掘文化内涵,整合“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美丽红庄给人带来艺术享受。过彩虹桥,从碧水码头登上画舫绕村而游,新村新景与绿色田园相映生辉,字节长廊、听风水岸、立艺庄、鱼祖庙、镜像桥、精神堡垒……24个节点令人流连忘返。红庄艺术里聚力打造艺术展馆、田园书吧、民宿餐饮为一体的乡村田园综合体。从水乡走出的雕塑大师吴为山在家乡设立展馆,大师精品、史料文献,传递出浓郁而厚重的艺术氛围。田园书吧散发着浓郁书香,在这里,品茗读书,于静谧的氛围中汲取知识营养……水乡水韵,田园风光;年轻有为,奋发图强。从工厂,到田头,新一辈红庄人正以奋发的姿态在创新的路上走得更远。一批年轻人借力时堰合金材料产业沿链聚集、高端提升,闯开数字经济新业态。数年前,瑞达尔机械厂还是一个只有数台机床的小作坊。总经理彭勇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推进网上销售,迅速拓开市场,推进企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全程自动化生产。在红庄村,像彭勇这样的电商有20多个。一批年轻人乘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东风成为引导农业经济接二连三发展的新农民。金秋家庭农场负责人林晨耀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返乡务农,全面推行测土配肥、健身栽培等农业新技术,持续投入新上粮食烘干生产线、稻米生产线,不仅保证了农田稳产高产,而且缔结起从田头到市场的产业链条。生态宜居有颜值,艺术引领有气质,产业强村有效益,红庄这样红起来。



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自然的清新





记者:张一峰 刘煜
终审:夏静华  审稿:陈美林  编辑:小琪子


精彩推荐

全国TOP10!

全国竞赛一等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