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位张家港人是中科院的“常青树”,至今爱吃拖炉饼

2017-07-23 张家港城事
点击上方张家港城事可以订阅

在我国超导电子领域,

他是公认的奠基人;

在中国科学院,

他是充满活力的科学家;

在南大实验室外,

他又是可敬的长者,可爱的老人。

他就是中科院院士、著名超导电子学家吴培亨。



1939年,吴培亨出生在上海。因为父母都是张家港杨舍人,小时候吴培亨常去外婆家玩,还在梁丰小学读过书。由于父亲早逝,他在7岁那年便离开故乡张家港,跟随母亲到了苏州。


1956年,吴培亨顺利考上了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专长于超导电子学及其高频应用。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八项省部级以上的奖励。2005年,吴培亨光荣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时是南京大学最年轻的院士



吴培亨1961年从南京大学毕业,但是实际上在1960年他就已经开始工作。1961年到1966年之间,他研究微波理论和技术,当时还不能称之超导,后因“文化大革命”停顿了一段时间。对于那段时间,吴培亨直言是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因为样样事情都可以做,就是不能看书。


到了70年代初期,高校逐渐开始恢复教学和科研工作,吴培亨的研究也渐渐走上正轨,他从此开始了这一生漫长的超导电子学技术研究。



那么,听起来神秘抽象的超导电子学和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吴培亨举例解释道,比如,手机已经进入大众生活,移动通信基站在发射手机信号时必须要用到一种叫做“滤波器”的东西,假如用超导体做这滤波器,信号就会又稳定又清晰。再比如,在安全检测方面,通过对炸药、毒品等物品的特征分析,采用超导仪器进行检测,就能及时检出这些违禁物品。由此可见,超导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多么广泛。

 

自然界中有哪些东西可以变成超导体,它们又是在多少温度之下变成超导体的,成为超导体后又该如何做成电子器材,这些都是吴培亨研究的课题,而如何将超导体做成器件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吴培亨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


吴培亨(左一)介绍实验室最新的研究成果"太赫兹安检仪样机" 



从1960年开始奋斗的四十年里,吴培亨带领他的团队潜心钻研超导及其应用,取得了累累硕果。他领导的南京大学超导电子学研究所,是我国对有关领域研究和培养高级超导人才的最重要基地之一。他还是“超导电子学国际会议”顾问委员会中我国唯一一位委员。四十年间,他从没放慢过脚步,面对方兴未艾的超导学科研究,他常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来勉励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在南京大学会上发言


吴培亨除了潜心科研外,还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他觉得传授学问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坚守做学问的道德。所以,每年他都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深入到高校演讲。

 

2015年,吴培亨应邀做客“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会,与师生畅谈创新型人才培养等话题。他寄予年轻人:没有行动的愿景是幻梦,没有愿景的行动是噩梦。


吴培亨与学生交流


吴培亨今年已经78岁,他生在上海、长在苏州、到南京已经整整50年,但是故乡张家港一直在他心里。

 

“我可是地道的张家港人啊!”吴培亨谈及张家港就像孩子在回忆母亲。



我的祖父家在斜桥,外婆家在杨舍镇上青龙桥往西的那条街上(今杨舍西街)。小时候我常去外婆家,记得外婆家对面有一家中药店(阜康药店),前面是新生药房。我还记得外婆家和童秉纲院士儿时的家是邻居,外婆常常鼓励我们向童家几位好学不倦的兄长学习。我常去青龙桥玩,喜欢倚着那高高的桥栏看河里船来船往,夏天常去河边的树林里捉知了。”


吴培亨曾在2015年去海安的时候特地在张家港待了半天。“我印象当中青龙桥、营房弄、钟鼓弄······那些地方都去看过,还有湾士岸,变化都太大了。我记得的那些地方有些找到了,有些没有找到。只要听到张家港的消息,我就开心得不得了,感到骄傲。‘张家港’三个字意味着家乡啊。”



虽然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但吴培亨依然可以讲一口地道的张家港话,并且对家乡的美食情有独钟,拖炉饼就是其中之一。“我要吃,有一次叫人去买,可我说拖炉饼怎么就一点点大,不是那个样子的,本来那么大,豆沙猪油,荠菜猪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心态和健康都保持着良好状态的吴培亨并没有觉得自己将近“八十耄耋”。对工作、对事业、对生活的全心付出和无尽热爱,让吴培亨的生命之树和科研热情始终保持了葱葱郁郁的长青姿态。


(实习编辑:彭婷 编辑:陆锦芳 素材来源:《张家港骄子》)

本文系张家港城事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