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讨论 | 消防控制室接到火灾警报后,几分钟内确认火警?

2017-07-06 消防知识宣传 消防知识宣传

       近日,队长在QQ交流群发布了关于几分钟核实火警信号的问题,小伙伴们的精彩回答是:1分钟、90秒、2分钟、3分钟、5分钟……

       核实火警信号看似事小,但处置不力,往往酿成大灾;队长觉得有必要就这个问题探讨一下,望各位网友重视。

       队长现将国家的有关标准,罗列如下:

       标准一,GB 25201-2010《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全文点击→《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5.3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接到报警信号后,应按下列程序进行处理:

       a) 接到火灾报警信息后,应以最快方式确认

       b) 确认属于误报时,查找误报原因并填写《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维修记录表》。

       c) 火灾确认后,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d) 立即启动单位内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同时报告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

       标准二,GB 25506-2010《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全文点击→《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

       4.2.2  消防控制室的值班应急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接到火灾警报后,值班人员应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

       b)火灾确认后,值班人员应立即确认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处于自动状态,同时拨打“119”报警,报警时应说明着火单位地点、起火部位、着火物种类、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

       c)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单位内部应急疏散和灭火预案,并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标准三,公消〔2015〕301号《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全文点击→《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

       微型消防站建设原则:以救早、灭小和“3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

       当然,关于消防控制室管理有更加严格的地方标准,欢迎各位朋友提供标准,共同学习

       注:

       1)已发生的火灾案例间接表明:火灾初起阶段发现、处置、报警不及时,是造成小火变大灾的主要原因;

       2)单位值班人员应急处置流程不熟练,流程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内部应急预案过于形式化,员工记不住,火灾突发时,无法应用到具体实践中;人员密集场所要求立即疏散建筑内所有人员全文点击→《消防安全管理必看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管理要求》;

       3)火灾信号核实时间较长:队长觉得火警核实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说明如下:

       住宅建筑:不超过100米的高层住宅楼内,住户房间内未设置火灾探测器,依靠公共通道内探测器探测火情,烟气蔓延到公共走道里时火灾已猛烈,如果火警信号核实过长,损失、伤亡会更大(住户室内设置火灾探测器的不超过100米高层住宅建筑有吗?如果有,请留言告知一下是哪家开发商,队长给他宣传一下)。有网友咨询,150米超高层住宅建筑住户损坏消防设施咋办,我的回答的给他讲近期高层住宅火灾案例(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立足于建筑自身的防范,而火灾探测器能够及时探测初起火灾,及时预警、提醒人们及时处置,避免小火变大灾,国家目前正在没有安装火灾探测器的住宅建筑内安装独立式火灾探测器,而独立式火灾探测器在有些国家普及率很高),全文点击→就因为这个华人常做的小动作,3个人丧命!还有可能被捕遣返,罚款5000澳元!我们为什么需要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公共场所:万一探测区域内的火灾探测器故障了,通过临近区域的探测报警器报警呢?公共场所一般防火分区面积较大,可燃物多、种类多,火灾时产生的有害气体较多,早一分钟处置,损失就会降低。

       有人会说,控制室距离报警点太远,队长要说,不一定非得控制室值班人员去现场核实火警吧?通知就近的工作人员也是非常可行的!核实火警可以通过附近的监控设备进行辅证;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讲机、手提电话、消防电话,向控制室反馈火情;

       4)火灾确认后未将消防主机调至为自动工作状态或值班员不会操作;

       5)火灾确认后先请示单位领导,未优先拨打119进行报警;

       6)消防设施损坏较多,无法发挥正常效能;

更多精彩内容,请翻看往期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