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火烧摩天楼

2016-04-05 消防队长 消防知识宣传

人类第一座高层建筑被犹太人记录在《圣经》创世纪中,这座修建于古巴比伦的通天塔叫“巴别塔”,《圣经》上说,上帝为了阻止人类的虚荣与狂妄,让修塔的工匠相互语言不通,无法继续工作四散而去。

历史学家说,当杰出的天才将领亚力山大大帝征服古巴比伦时,惊叹于这座宏伟的建筑,于是,决定重修巴别塔,但不幸的是一只患有虐疾的蚊子在亚力山大大帝慷慨激昂的发布施令时亲了他一口,不久亚力山大大帝死于虐疾,巴别塔的修建搁浅。

考古学家找到了“巴别塔”的遗址,并准确的测量和推算出“巴别塔”高96米,周长96米。塔建在巨大的高台上,共八层,成锥形,顶部建有马尔杜克神庙。而楼梯呈螺旋形沿外墙绕塔而上。

人类的虚荣与狂妄从未减弱,随着财富的增长欲望也在增长,当沟通不是问题时,比巴比塔更高更宏伟的摩天大楼不断在增加,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大发展时开始兴建摩天大楼,止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但数量并不多,屈指可数。而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的财富急剧积累,原本“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农田,几乎在一夜之间以各种经济开发区的名目种下钢筋水泥,长成摩天大楼,而且个头一个比一个高,并被为追求政绩而虚荣、狂妄的地方官员美其名曰:地标建筑。

据研究报告统计,到2020年,全球25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数量将达到464座,九成以上将集中在中国大陆。

火灾,如同放翻举世无双的将领亚力山大的那只蚊子一样,数千年来一直窥视着人类所建的城、楼、阁、塔、台,并按上帝的旨意,摧毁它们。

(一)

    当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位于迪拜的哈利法塔,高828米,162层,摄影爱好者会常拍摄到雷击塔尖,看这种雷击照片,会联想到一个名词“上帝之鞭”。迪拜产土豪,最大的土豪就是酋长,当然再烧包的土豪也不会自己掏钱建这种耗资数十亿美元的地标,乐于标新立异的当然是迪拜政府。

中国土豪比迪拜多了去,能成为土豪的人当然不会做亏本买卖,超高层建筑的成本太高,不是简单的楼层累计。所以中国土豪也决不会吃饱撑的花上百亿去建超高层,土豪们更愿意接地气住别墅。

 
    消防队长与建筑师站在尚未封顶的这座位于中国东部海边的这座600米高的摩天大楼下。

建筑师问:看到顶了吗?

消防队长说:没有,得等这片云飘走。我们的灭火能力民用建筑最多到15层,公共建筑最多到7层,你却把这幢楼盖到了115层。

建筑师问:民用建筑与公共建筑差距这么大?

消防队长说:当然,民用建筑每户都是一个防火单元,一般来说发生火灾烧一家,淹淹两家。而在楼内生活的人基本是“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家居物品热值也低,公共通道部分不会装修。公共建筑不同,虽然建筑内的白领们见面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但张口先叫“亲”,当灾难来临时,这些“亲”会踩着“亲”们的躯体逃生。公共建筑的空间太大,可燃物集中,很难有效控制,所以财产和伤亡也巨大。

建筑师问:现在最高的举高车能升到多少米?

消防队长说:101米,但发生火灾时,这种车很可能升不起来,因为裙楼和车辆阻止了举高车一展身手,况且这种车该用的时候一定会出故障,这就是墨菲定律。

(二)

当熊熊烈火卷着浓烟沿着垂直的通道向上开进时,所形成的火风压会将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变成烟囱,瞬间温度高达数百度,也可能瞬间引燃周边的装饰材料。

建筑师问:在高楼内灭火是什么感觉?

消防队长说:就像在烟囱里。曾经有一起大火,我们看着火从1楼烧到12楼,烧了三天三夜,三名消防队员牺牲在现场,二名群众遇难。因为是夜间,楼内只有个别工作人员,如果是工作期间伤亡不可想象。这座公共建筑是商场,与之只有一个钢制过人通道相接的高层宾馆并没有可蔓延的燃烧物,但是通过那个三米宽,十五米长,四米高的横向通道卷来的高温热气流还是引燃并碳化了宾馆,当时我在通道处堵截火势,就如同在烤箱里一样。前面的队员射水阻火,后面的队员向前面的队员身上射水降温,那是一个大冬天,最冷的一天,消防员胸前的灭火服被烤焦,背后则接着厚厚的冰。就这样烟气通过通道上部还是引燃了宾馆局部。

建筑师问:这类连廊按建筑防火规范之间是要设常闭门或者防火卷帘的呀!

消防队长说:你应该知道,我们的“常闭门不常闭,常开门不常开”,不信你随便进入一座公共建筑就会发现这个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是存在巨大问题的。
   建筑师问:这类建筑内都有自动灭火装置不起作用吗?

消防队长说:自动灭火装置是防火的,不是防灾的。喷淋的管线内径拇指粗点,当五个喷淋嘴同时喷水时,水压和流量就小了,当火成灾时,突破一定范围,喷淋管线有可能是滴水而不是喷水了。而大空间用于防火分隔的卷帘适用于一个专业名词叫耐火极限,发生火灾时,这个极限太低了。不燃物质不是阻止火灾的,高温下同样会碳化,表面的漆面和阻燃材料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最近常发生居民楼下充电的电动摩托起火,都能熏死几个逃生的人案例,电瓶车有多少可燃的部位,而一座大楼里,火灾的荷载是超极大的。


(三)

站在装修精美,风生水起的大堂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个大堂的布局是经过风水大师的布局,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建筑师说:我们在设计大空间时,一般是按无火灾荷载计算的,你看这个大堂,多么富丽堂皇,都是大理石和不锈钢包面,没有什么可燃物。人在这里应该是安全的吧!

消防队长说:你只负责建筑这座楼的土建部分,但是可能不知道,不锈钢这么平整,是因为不锈钢下包裹着用高密度胶粘合而成的木质材料做基层的吧。一旦燃烧由于不锈钢会有效的阻止灭火剂,会出现不燃尽火不灭的现象,就像彩钢板一样,最终变成一堆铁皮为止。燃烧过程中同样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包括粘接大理石的胶。“残垣断壁”这个词用在哪里最合适,我认为就是火灾现场。

(四)

这个避难层里安装了巨大的通风设备和各种管道,更像是一个设备间,除此之外,空空如野,没有一件具备逃生的呼吸器或防火衣物,甚至没有一根可以自救的绳索或一把用来照明的手电,因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没有涉及避难层的逃生装备,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大楼管理者没时间去考虑这个简单问题,因为他们根本不会相信这座人类智慧和高科技结晶的摩天大楼会起火。

建筑师说:我们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每隔十五层都设有避难层,避难层里不做任何装修,可以保证人员安全了吧。

消防队长说;如果避难层下面的楼层着火成灾,那么没有必要避难,因为死神已经来临,如果避难层的楼上着火,也没有什么可避难的,还是快跑吧。我看过一份调查报告,高层写字楼里的白领们几乎没人知道什么是避难层,也不知道避难层在哪里,因为他们每天上下都是依靠穿梭电梯完成的。

建筑师说:但是如果他们用楼梯逃生自然是要进入避难层的,这里的楼梯是断层的,就是为了阻止火灾时楼梯间形成直上直下的烟囱。

消防队长说:避难层本身就是断头路,而在高层里,犹如迷宫,很难在灾难来临时找到另一个出口。即使找到了,也不能保证门可以顺利的打开。一旦开启,门就成为了烟气通道。央视大火改变了我们以往的燃烧常识,原来火不是只会向上燃烧,还可以像流水一样,从上向下燃烧。而高层建筑火灾还会跨层跳跃燃烧。
   建筑师说:避难层是设有自然排烟或者强制排烟的。

消防队长说:这个自然排烟的栅格为了外观装饰排烟孔太小。有没有见过,被困者坐在窗台上,背后是滚滚浓烟的火场照片,这里连个窗台都没有。为了防雨,自然排烟的上悬窗最大开启值是十五度,这种设计只能造成烟气倒灌。幕墙玻璃可能拿榔头都不能砸碎,所以自然排烟对超高层来说是没用的。而用于强制排烟的正压送风装置,会不会断电,或熔断失去排风动力。

建筑师问:防火和防灾有什么区别吗?

消防队长说:从中国文化上来说,“人火为火,天火为灾”。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火是可控的燃烧,天火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火一旦失去控制就是“天意”,“天意”不可违,所以天火也不可救。

建筑师问:你的意思是避难层是没有用的。

消防队长说:我的意思是避难层也是用于防火而不是用于防灾的。

(五)

站在这座超极建筑的观光层,远处的海面隐约可现弧形,地球每隔五十公里就会在视线中产生弧度,如果天气好在这个高度估计可以看到100公里外的海平面,楼下原本排列整齐的高层楼群,从这里看,如同居高观看建筑沙盘一般。这里四周是密封的,通过硕大的玻璃远眺时会让人想起那句家喻户晓的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消防队长问:在这个楼内,是如何实现换气的?

建筑师说:整座楼有新风换气系统和空调系统。

消防队长问:如果断电就有可能造成换气系统瘫痪,也就是说一旦发生灾害,整楼断电情况下,来不及疏散的人群有可能憋死在里面。

建筑师说:那不会,我们有备用电源,可以保证建筑的不间断供电。

消防队长说:但你不能保证某位自视高明的官员在灾难来临时命令断电吧!

建筑师问:在建筑物起火后,消防队员是不是有要求切断电气线路。

消防队长说:我们的院校所使用的灭火战术教材多是沿用前苏联的灭火理论,比如进入现场第一要务切断电源等。但这些是针对五、六十年代那种电线四处裸露,出水就容易触电那种建筑而言的。对于现代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采用断电这种方法就比较教条,现代建筑一是电气线路属于隐蔽工程,从外观上根本不可能看到那种蛇皮一样的电线,二是每个供电单元都有空气开关,如果火造成融断,空气开关会断电,触电的机率很小。我个人认为进入现代建筑内是不需要断电的。断电所造成的危害要远远大于供电。如果高层火灾发生后,电梯也可以使用,就可以加速疏散,只要按消防电梯的相关规范设置成断电后,轿厢门自动开启就行,由于疏散人群与消防人员是逆行的,所以消防电梯可能是最快捷的疏散方式。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利用楼内分层的擦窗机逃生,问题的关键是可能没人会用那个庞然大物。还有教课书上扑救高层火灾,在着火层上部阻截,下层设指挥部也是针对普通高层建筑的,针对这种超高层就是误导。 

(六)

如果从远处看,这座摩天大楼如同一把剑一样,刺向苍穹,不得不说这是人类向天的挑战,如果从飞机上俯视这座超高建筑,如同地面无端的长出了一根刺一样,不用怀疑,如果真有外星人,来地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拔了这些刺。

消防队长问:这类超极建筑,国家是没有规范可寻的,那么建这个庞然大物,安全的依据是什么?

建筑师说:设计图纸出来后,我们会有一个专家评审会,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相关的防火设计。

消防队长说:中国的专家的“专”是有很多写法的,还可以写成“钻家”,因为你们请专家评审目的就是绕开国家规范,各种评审,设计图纸可以拉一卡车,评审会也最多一两天,图纸都看不完。签个名,把评审费口袋一装,走人,评审通过。真正的专家是两院院士,而不是什么评职称所得的高级工程师。

建筑师说:我们这种建筑,聘请的专家都是国内一流的人物,多数人是很认真的对建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消防队长说:中国的专家秉承了中国的国学经典:“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而我们的隐患就存于没有说的那部分真话。比如说:按国家规范一百米以上的建筑就得设直升机平台,而我们的超极建筑没有一个设直升机平台,这个问题是专家没说,还是说了你们没做。

建筑师说:由于建筑外观的设计要求,一般都没有设直升机平台,反正中国也没几架可用于救援的直升机。

消防队长说:所以我们可以称某些专家是“钻家”。中国空军为了国家安全,没有放开低空领域,但是大发展的中国,一旦放开空域,不要说政府采购的用于救援的直升机,就是民间的土豪也会大量购入直升机。三十年前,我们不可能想到,今天中国的城市私家车成灾,停车位比车卖的都贵,而这座建筑是百年建筑,应该考虑到三十年后中国是什么样。当然每家有架直升机不可能,但每个大公司有架直升机是极有可能的。
    建筑师说:可是国家规范总是滞后于发展速度,所以专家评审就显的尤为重要。

消防队长说:参与专家评审的专家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按现在的机制承担法律责任的是出具行政许可的消防部门。一旦发生灾害,不会追究专家的责任也不会追究设计和建设者的责任,被直接追究法律责任是辖区时任的消防负责人,也许会以玩乎职守或者渎职而被追究刑事责任。而相对发达国家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我们的规范太细,针对性太强,适应性太差,而且语句中会出现“两个避难层之间高度不宜大于50米”,而“不宜”这两个字就有空子可钻,所以就出现了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的专家组决定设计的是否合理的现象。

(七)

各行各业都在盛行各类“预案”的今天,多数预案不是用于实战,而是立足于应付消防检查,就是真实的用于作战的预案,我们也可以参照美国大兵的二十一条军规第七条“没有任何计划能在遇敌后可以继续执行”。

建筑师说:这座大厦我们与消防部门进行过联合演练,动用了当地最高的云梯车,效果挺好,供水也没问题。

消防队长说:那种联合演练是演戏,我看了那份几页纸所形成的预案,指挥官是我的同学。这是一种很格式化的作战方案,在预案中101米的举高车成功的营救下了两名被困人员,还使用了手抬式排烟机进行了现场排烟。但是,如果真的发生火灾,这座楼中被困的人员可能是两万人,而不是两个人。楼内人员正常的疏散需要150分钟,灾难来临,多数人是不可能活着走到着火层以下的。几年前,我们曾热衷于训练部队向高层供水,在部队有准备无干扰的情况下,把水或者A类泡沫供到二百米,得一个多小时,如果这种超极大楼烧了一个小时,那么外部所供的水,只能算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八)

没有人会注意到这种摩天大楼的消防系统,而这个庞大的系统在火灾初期,可以有效的自救,防止火灾的蔓延,为人员疏散争取时间,而建筑内部的供水系统、防排烟系统、疏散系统也只能进行初期的自救,一旦由火成灾,只能望火兴叹,人力是不可能解决的。

建筑师问:那你的说法,这种超极大厦就没救了?

消防队长说:不是没救,而是加强管理,保证火初起就能被有效的控制,管理的关键是人,不是设备。有一年去香港进行学术交流,住在一个四星级酒店,其装修和豪华程度远不及中国大陆的“如家”之类的快捷酒店。进入了这家宾馆位于首层的控制室,这里如同一个指挥大厅,各类业务人员忙碌的处理各种数据,现场很安静,这个控制室与物业是一体的,各种图像实时的导入控制室。负责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年青的小伙子,我问他是什么学历,从业多久了?他说:是电气工程硕士,在这里工作十年了,楼内所有的安全设施都了如指掌,其它的工作人员也与他的学历相当,而且都是学与大楼安全相关的专业,会定期进行疏散演练。我问他,收入如何?他说:还可以,是白领,收入与管理层是相同的。我问,这里有这座楼的图纸吗?他说,有电子版的,也有纸版的,这是为进入楼内消防员提供现场决策用的。进入位于负二层的消防泵房,如同进入了一个洁净的工厂,墙上没有乱贴乱画的什么职责,什么操作证,什么标识化等形式上的东西,每条管线都用中、英文明确的喷字,一目了然。所有管阀单手就可以轻松的操作。
   建筑师问:那我们的消防控制室不是这样吗?

消防队长说:在东部发达地域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也许是这样,但二线城市也许不是这样。很多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是由民营的消防维保公司承担的。我个人感觉,这类维保公司不是市场经济下产生的,而是在特权利益干涉下产生,这种作法弊大于利,因为“维保公司”将原本属于法人单位的专职消防管理员工变成了临时工。很多地方,消防控制室基本设在犄角旮旯或地下楼层。把本来是行为规范的“四个能力”当口号张贴在墙上,还有各式各样明显应付消防检查的牌、板、匾、册。水泵房到处是积水,泵体滴着锈水,操作人员一问三不知。这些负责大楼安全的保安多数是农民工,受聘于消防维保公司,经过十来天的初级培训就上岗了,且流动性极大,造成管理上人为的重大隐患。

(九)

超高层建筑的从设计到施工难度都非常大,投入的资金不可想象,这座近600米的超高建筑从设计到投入使用建设周期长,至少得五、六年,所以估计要投入150至200亿人民币才能交工。如果按农村希望小学的建设成本来算,这座高楼至少可以建75000个希望小学,教育原本比粉饰太平的高楼大厦更重要。如果不是十八大之后,习主席的英明决策,出台“八项规定”,限制办公用房面积,停止楼堂馆所的建设,那么有可能世界最高的建筑就会诞生在中国。

分手告别,天上那片云还没有散去。

消防队长说:你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师,能把楼盖这么高。

建筑师说:我会记住你说的这些,你是一个优秀的消防队长,能把问题看这么远。

消防队长说:我并不优秀,在当消防队长前,看过一部上世纪七十年代好莱坞拍摄的灾难片,这部影片当年是就是为了警示世贸大厦的虚荣与狂妄,在这部影片公影27年后,建设了14年,使用了28年的世贸大厦毁于恐怖袭击,从被撞击起火到倒塌只用了1小时,数千人丧生,这部影片名叫《火烧摩天楼》。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西行的人生”公众号。

本公众号内所有文章均为消防队长原创纪实 ,欢迎分享,与消防队长一起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