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六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拟获奖名单(三等奖)

问津学术 2021-03-08

拟获奖项

三等奖

作品名称

共犯与身份论的重构和应用

出版社或发表

刊物及时间

法律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

作品类型

专著

学科类别

刑法学

作者姓名

周啸天

出生年月

1984年10月

所在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职称职务

副教授

获奖理由:

本书有关共犯与身份论的研究由形式层面系统生深化到实质层面,在批判了真正身份、不真正身份这一形式化分类的基础上,对违法身份、责任身份进行了明确界定,进而根据“违法连带、责任个别”的学理系统性地构建了身份犯共犯的学理。本书理论联系实践,为合理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指导。本书资料详实,论证充分,表述顺畅,主要观点具有创新性与先进性。


拟获奖项

三等奖

作品名称

《大清律例》律目研究

出版社或发表

刊物及时间

法律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

作品类型

专著

学科类别

法律史学

作者姓名

张田田

出生年月

1986年10月

所在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职称职务

讲师

获奖理由:

本书以《大清律例》的律目为中心,对律目的传承与演变、律目的核心功能和次要功能,以及律目的相关表现,律目与近代立法思路的转换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立意新颖、内容厚重、文笔流畅。


拟获奖项

三等奖

作品名称

激励性规制:市场准入的策略?——对“专车”规制的一种理论回应

出版社或发表

刊物及时间

《法学评论》2017年第3期

作品类型

论文

学科类别

经济法学

作者姓名

王首杰

出生年月

1980年10月

所在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职称职务

博士研究生

获奖理由:

本文对以专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进行了激励性规制和市场准入策略的研究,并对如何一揽子解决“专车”与出租车的规制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本文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既以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为借鉴,又对中国现实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本文的理论论证具有扩展应用于同类其他创新模式的规制,是一篇优秀的学术作品。


拟获奖项

三等奖

作品名称

Conflict of Laws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国冲突法》)

出版社或发表

刊物及时间

Edward Eglar Publishing

2016年7月出版

作品类型

专著

学科类别

国际法学

作者姓名

汤诤

出生年月

1980年5月

所在单位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职称职务

教授

获奖理由:

用英文讲中国故事,系统总结、梳理了中国冲突法制度的发展与成就,中国学者在冲突法领域的理论成果与贡献,深入剖析了中国冲突法制度和理论的短板和不足,探讨了中国冲突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行文从学术角度究利弊得失,采比较方法显中国特色,有案例支撑,让数据说话,对促进国际学术界了解中国国际私法理论,理解中国国际私法制度的优越性,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际私法实践的公信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拟获奖项

三等奖

作品名称

论公诉权运行的机械性逻辑

出版社或发表

刊物及时间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年第5期

作品类型

论文

学科类别

诉讼法学

作者姓名

孙皓

出生年月

1985年6月

所在单位

天津大学法学院

职称职务

讲师

获奖理由:

机械司法是我国刑事司法的重大弊端之一,本文从实体和程序、证据三个层面,通过统计分析量化,总结公诉权运行机械性的现状以及对公正司法对未来的消极影响。回答了此种现象的成因,并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的改革思路,既有程度制度的规范意义,也具检察公诉的理念价值。


拟获奖项

三等奖

作品名称

非法占有目的的不同意义

——基于对盗窃、侵占、诈骗的比较研究

出版社或发表

刊物及时间

《中外法学》2017年第5期

作品类型

论文

学科类别

刑法学

作者姓名

王俊

出生年月

1988年3月

所在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职称职务

讲师

获奖理由:

非法占有目的的是财产犯的主观违法要素。其内涵包括排除意思和利用意思。《非法占有目的的不同意义——基于对盗窃、侵占、诈骗的比较研究》一文对此做了具有新意的解读,认为在不同的财产犯罪类型中,非法占有目的具有不同意义。对盗窃罪、侵占罪和诈骗罪这三种财产犯罪应当根据各自的构成要件与法益,对非法占有目的进行具体化的理解。本文提出了新观点,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证,表明作者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能力。


拟获奖项

三等奖

作品名称

夫妻团体债务的认定及清偿

出版社或发表

刊物及时间

《中国法学》2017年第5期

作品类型

论文

学科类别

民法学

作者姓名

冉克平

出生年月

1978年1月

所在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职称职务

教授

获奖理由:

论文属于典型的中国问题。问题意识源自审判实务中夫妻共同债务认定中的疑难与困惑。作者所提出的见解和方案,与其后出台的司法解释提供的裁判规则有很大相似性,体现出学术成果向司法实践的成功转化。


拟获奖项

三等奖

作品名称

我国司法判决中的宪法援引及其功能

——基于已公开判决文书的实证研究  

出版社或发表

刊物及时间

《法学研究》2017年第3期

作品类型

论文

学科类别

宪法学

作者姓名

冯健鹏

出生年月

1981年2月

所在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职称职务

副教授

获奖理由:

1.选题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2.对司法援引宪法理论进行创新解释,不引用,但可在说理部分中阐释。

3.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大量的实际案例。


拟获奖项

三等奖

作品名称

如何发现法理?

出版社或发表

刊物及时间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2期

作品类型

论文

学科类别

法理学

作者姓名

丰霏

出生年月

1983年2月

所在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职称职务

副教授

获奖理由:

本文以“法理”所依托的载体,从词语、概念、语言、命题、论述、判例、案例、故事和法条等六组十种代表形式来展开论述,意欲发现“法理”。角度新颖,论点创新,语言生动,文笔流畅,是法理学领域一篇优秀的作品。


拟获奖项

三等奖

作品名称

起诉条件前置审理论

出版社或发表

刊物及时间

《法学研究》2016年第6期

作品类型

论文

学科类别

诉讼法学

作者姓名

段文波

出生年月

1979年10月

所在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职称职务

教授、《现代法学》副主编

获奖理由:

文章聚焦立案程序的热点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品的讨论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文章的诉讼要件的本质属性为切入点,本理论上提出了对通行观点的质疑,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文革内容较为充实 ,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立论有据。


拟获奖项

三等奖

作品名称

行政不作为的国家赔偿

出版社或发表

刊物及时间

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作品类型

专著

学科类别

行政法学

作者姓名

杜仪方

出生年月

1982年11月

所在单位

复旦大学法学院

职称职务

副教授

获奖理由:

通过《国家赔偿法》所确立的行政赔偿责任是否适用行政不作为,一直是个未解决的问题。该著作是中国第一本研究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的专著。著作探讨了行政不作为适用国家赔偿原则、范围、程序等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