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学评估助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问津学术 2021-03-08

作者:柯杨 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段丽萍 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兼临床医学分委会召集人

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近日,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实施的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公布了,虽然本次评估工作只在8个专业学位类别试点开展,但仍然是对我国专业学位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初步检验,评估结果客观公正地向社会展现了高校部分专业学位高等教育发展现况,对推动我国高校专业学位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作为一个“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特殊学科门类,由于人体与疾病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差异性和多变性,难以单纯依靠一些量化指标来评价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正如不能单纯依据所做手术台数的多少来判断一个外科医生的好坏。因此,依据专业学位更加侧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科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全面、高效地反映人才培养情况。为了建立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专家咨询、调研,希望能通过各方专家在实际工作中的临床、管理和教学经验,通过设置不同于学科评估的考察侧重点,聚焦于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临床医学(不含中医)和口腔医学作为8个试点参评的专业学位类别中的两个,其全日制教育部分接受了全面的评估,评估指标体系遵循“以专业学位人才质量为先”的价值导向,以培养目标定位的合理性、培养过程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培养产出与目标的一致性、各类支撑体系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为关注点,设置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9-10个,若干三级指标以及观测点,主要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培养过程、学业质量、社会评价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等维度全面考察学位授权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情况。

  具体来说,首次开展的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上有较大创新,在助力专业学位质量提升上有以下几个鲜明的亮点:

  亮点一——评估指标体系整体设计体现中国特色: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体系设计,与总书记讲话,特别是北大讲话精神高度契合。建立了针对中国专业学位教育的评价标准,关注专业学位内涵发展,强调中国特色,是对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检验。

  亮点二——重视人才培养过程质量及质量保障:评价指标多维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衡量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学业质量”考察培养过程质量,在培养目标方面,结合本专业学位特色的同时,更加关注培养方案的支撑度以及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在培养过程方面,临床教学质量和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情况成为主要评估内容;在学业质量方面,重点考察本专业学位的生源情况、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能力。

  此外,评价体系从“师资队伍”“质量保障体系”检验人才培养所需资源与保障,从“社会评价”检验人才培养成果。在师资队伍方面,评估了导师队伍的规模、结构以及实践指导能力,对导师队伍质量水平进行了全面考察。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强调“双职称型”师资,注重具有较强医疗业务能力的导师及其获得的与专业学位教育相关的成果;与此同时,专业学位水平评估还增加了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考察本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社会评价方面,主要关注用人单位评价和同行评价。

  亮点三——注重临床实践能力训练的考察:相较于第四轮学科评估重视人才培养过程的课程质量、导师指导质量、学位论文质量和国际学术交流等与学术学位相关度更高的指标,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的另一亮点就在于通过评价指标全面考察了临床教学实践基地(附属医院)的综合实力,调查了临床教学效果,统计了附属医院的医疗和教学培训资源,包括体现学科实力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临床研究中心,体现教学实力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示范基地,体现医疗实力的门诊人次、床位数等。

  亮点四——以应用型成果作为学术水平衡量: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没有对科研项目、论文、专利、获奖等科研成果进行单独评价,而是在指标体系中设置了针对导师和学生在整个专业学位培养过程中取得的与专业学位有关的成果评价。重点考察教师和学生在临床实际问题基础上取得的研究成果。针对专业人才创新性培养的目标,不以“论文和项目”评价学术水平,而是引导注重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考察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应用型成果产出,如高水平病例报告、高水平转化专利等。

  亮点五——行业需求导向,首次引入执业资格考察:从获得《医师资格证书》比例考察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应用性及与职业发展的联系,服务社会行业需求,体现了应用型人才产出与行业需求的对接。

  亮点六——评估方式强调创新特色:评价方式设置多角度,包括客观评价、专家评价和社会评价,评价过程注重指标衔接,包括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契合度、培养目标与毕业生职业发展吻合度;数据采集增加问卷调查,包括学生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

  专业学位的建立在我国历史不长,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的现阶段,用评估的手段让大家对专业学位有更深的理解、对教育质量有更强的意识至关重要。近年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指标的建立开展了大量的调查论证,听取了多方专业人员的意见,建立了更加合理的医学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有效地评价了高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同时帮助院校了解自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与同类院校相比存在的问题,促进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进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各个院校也可以在自我提高的过程中探索、总结出能够更好地反映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一些指标,实现“以评促建,以建助评”的真正作用,通过这种良性循环,逐步的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另一方面,本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是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成效的检验,评估结果反映了对高校专业学位人才分轨培养成果的认可和肯定。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各领域的实践者为目标,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将引导高校关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专业学位内涵建设,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公平的提升。

评估结果请点击如下链接进入

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出炉(法律类)

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出炉(教育类)

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出炉( 会计类)

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出炉(工商管理类)

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出炉(公共管理类)

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出炉(口腔医学类)

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出炉( 临床医学类)

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出炉(艺术(音乐领域) 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