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问津学术法学院简介系列】
问津学术编者按:在辅导高考志愿填报、研究生志愿填报与调剂、法学博士院校报考的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感到相当多的学子对全国各大法学院校知之甚少,为此我们特转载刊发全国各大法学院系的简介,让我们从中去了解一个法学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系列简介均转自学校、学院官网,限于数据更新的原因,并非当下最新的数据,我们会注明数据更新截止时间。
光华法学院简介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45年的浙江大学法学院,著名法学家李浩培教授出任首任院长。当时海内外许多著名法学大家前来任教或讲学,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社会法学派的代表罗斯科·庞德教授就曾在法学院授业传道。
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国立浙江大学成为单一的理工科大学。1980年,原杭州大学重建法律系,原浙江大学在1995年设立国际经济法系。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四所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与浙江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随即组建成立了新的浙江大学法学院。
2006年9月,香港光华教育基金会向浙江大学捐赠,支持建设“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于2007年4月20日成立,是年秋天,迁址于百年老校园----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光华法学院秉承“求是厚德,明法致公”的院训,坚持“专业典范,社会公义”的法科教育理想,守候“返回法的形而下”的学术旨趣,营造“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的学院氛围。围绕浙江大学2020年基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努力与学校2020年左右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同步跻身世界一流法学院行列。
教授委员会是学校特设的光华法学院学术审议机构,是光华法学院改革发展的咨询机构。2013年11月2日光华法学院第二届教授委员会成立。
学院现有学生1000余人。学院现有全职教师61位,其中教授21位,副教授23位,兼职教授(研究员)20人,拥有国家千人计划教授等各层次优秀人才。聘请被誉为两岸民法“第一人”的前台湾地区“司法院”大法官王泽鉴教授等多位兼职教授定期为学生传道授业。
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国家重点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和民商法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设有“6+1”校级研究所。2012年,中国法硕士(LL.M.)点获批,是国内第一家获得教育部批准的目录外独立设立的二级学科。学院重点建设“3+X”学科,其中的“3”指民商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理论,“X”则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学科群,如海洋法、金融法、法经济学、知识产权等。
2012年我院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成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之一。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2013年12月
学科总体介绍
自2007年成立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以来,各方面的改革试点工作稳步开展,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传统学科基础进一步加强,形成私法学、公法学、法理学三大学术特色群。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浙江省重点学科2个(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目前已设立了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海洋法、刑法学等二级学科博士点方向。
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特色学科方向培育初露端倪。中国法硕士项目(LL.M.)获批并已招生两届。生源来自于德国、意大利、美国、俄罗斯、泰国等多个国家。中国法博士项目(S.J.D.)已获批并启动招生。加入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了浙江大学海洋法律与治理研究中心,加快推动一流海洋学科建设;中心将成为国家海洋法律与治理研究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成立了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治理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筹)。成立了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环境资源能源法律研究中心,以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点为依托,以环境、资源、能源法为专业领域,联合培养环境能源法方向法律硕士。以光华法学院为主要发起人的中国法治指数研究,引发学界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若干优质学术梯队。除了私法学、公法学和法理学三大学术特色群,在诉讼法学科、国际法、金融法、环境法及知识产权法领域已形成优质学术梯队。
法理学学科
本学科是法学院老牌优势学科,是法学院最先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
本学科立足孙笑侠教授时期奠定的学科基础,秉承理论研究与“形而下”问题相结合的研究进路。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师9位,其中全职教师6位,兼职教授1位。本学科学术梯队合理,现有全职教授(博导)3人,其中张文显教授受聘浙江大学资深教授;兼职教授(博导)为梁治平教授(已在本学科招收博士生),副教授(硕导)2人,讲师2人。
学科以法哲学和法学方法论为特色和优势,覆盖法律社会学、宪法理论、法哲学、分析法理学、人权法等诸多研究方向。法学理论学科在近年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拥有“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与“151人才工程”入选教师,多人多次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成果刊载于《法学研究》等权威刊物,并被《中国社科文摘》等重要期刊多次转载,学科成员主持多项国家社科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屡次获得黄乾亨教授奖金。
法学理论学科点致力于学科方向优秀理论型人才培养,博士毕业生曾获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孙国华法学理论优秀博士论文奖,并有十余名毕业生在国内著名法律院校获得教授、副教授等教职。
法史学学科
本学科点共设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为近代西方法制研究、西方司法制度比较研究和西方司法制度比较研究。这些方向分别由在相关方面有较深造诣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和培养,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注重总结西方国家法制建设的经验,注重国内研究和国外交流,将制度与理念融会贯通。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科概况
2007年,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
该学科公法名家聚集、研究队伍结构合理。学科点八位成员中,既包括胡建淼、章剑生、朱新力等公法名家,也有诸多具有较高认可度和学术潜力的学术新锐。齐聚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与“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六项,在《法学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学科点成员先后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各国名校访学交流。
学科研究立足于“中观行政法学”为研究重心,形成了行政法基础理论、规范宪法与宪法解释、行政程序法、行政救济法、政府管制与行政法治等核心研究方向,受到公法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学科是国内最早(20世纪80年代)开设行政法学课程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内最早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点的两门主干课程均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4年获得全国首家行政法学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获得宪法学国家精品课程。
出自本学科的学术新星熣灿。所培养的博士、硕士成长迅速,新秀阵容在中国公法学界首屈一指,广布在中国社科院、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一流的高校科研机构。据不完全统计,出自本学科点人员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发表论文十余篇;仅2009年、2010年,先后有七位、八位出自本学科点人员获得国家社科立项。
本学科注重多元化的学术平台和学术品牌建设,于2001创办的“中国公法网”(www.chinapublaw.com)是国内首批获得高度关注的公法网站;2002年起创办《公法研究》,2013年底入选 CSSCI收录集刊,至今已持续出版至第十一辑;2004年推出“公法时代”丛书,至今已出版三套十五本;2004年起开始持续举办“公法论坛”邀请公法学新锐与实务专家以文会友,已持续举办至第三十期,成为广受关注的讲座品牌;持续举办的各位国际性、全国性研讨会中,逐步形成“《宪法》释义研讨会”、“中美行政法研讨会”等会议品牌。
刑法学科概况
刑法学是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一门重要学科,其发展历史与浙江大学的校史几乎同步。经过多年发展,在队伍建设上,刑法所建立了合理的学术梯队,多数研究成员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学习背景;在科研上,确立了具有地域优势和学术特色的研究方向;在教学上,注重引入真实案例实现课堂互动,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社会服务方面,以“犯罪侦查与司法鉴定实验室”为基础,为解决社会争端提供着技术支持。目前在编教师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所有教师均具有海外求学的经历,有一名教师为浙大紫金计划获得者。
民商法学科概况
1.民商法学入选浙江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学科名单。设有民商法学博士点。现设有三个三级学科方向,即民法学、商法学和社会法学。
2.民商法学科团队已形成明显的学术优势,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并充满朝气和活力,在国内高等院校中处于前列。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本学科大多数成员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并具有博士学位,留学国别涉及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拥有良好的国际视野。
其中,入选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2人;入选浙江省151第三层次人才1人;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万人计划)1人。
另有柔性引进包括王泽鉴、梁慧星教授等在内的兼职教授多名。
3.民商法学学科实力相对突出。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并获得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奖多次。
4.民商法学科学术活动频繁。民商法学术沙龙系列活动、法学前沿活动相互配合,有力地促进了民商法研究所及其学科学术声誉的提升。
诉讼法学科概况
1. 共有2个三级学科,即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同时涉及证据法学、刑事侦查学、破产法、司法鉴定学、模拟法庭训练、法律诊所等相关学科。设有诉讼法学博士点。
2. 师资梯队比较合理、均匀,学科体现了明显的上升势头。现有教师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5人都具有本专业国内或国外名校的博士学位,含求是青年学者3人,之江青年学者3人,钱江人才计划3人,博导2人,硕导5人。
3.具有较好的国际化背景。5人全部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如曾经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洪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天普大学、韩国高丽大学、台湾大学等名校学习,具备了较好的国际化背景。
4.近年来课题成果比较显著,特别是在ssci刊物取得突破。近3年取得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福特基金项目1项,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政法论坛等一级以上刊物10余篇,ssci刊物3篇。
5.积极组织学术会议和学术沙龙,形成较好的学术影响力。2012年刑事诉讼法学科举办刑事审判程序的国际研讨会,2013年举办了刑事错案学术研讨会,2012年民事诉讼法学科组织了破产程序的学术研讨会,在学界形成一定影响。近3年先后组织了25场“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论坛”沙龙活动,邀请了陈光中教授、樊崇义教授、张卫平教授、李浩教授等一批国内最资深的诉讼法学者以及大量海外著名学者参加沙龙活动。
6. 2012年建成诉讼法学科的网站“浙大·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网”, 详见:http://procedurallaw.zju.edu.cn/
经济法学科
经济法学科自恢复法学教育开始即设立,是最早设立的一批经济法硕士点之一,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法律人才。目前经济法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比例达到40%,在全国性的法学研究会中担任常务理事学者3名,担任副会长的学者1名,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队和师资结构。经济法学科针对中国所面临的若干重大关键性法律问题,在金融法、知识产权法、环境法、竞争法、劳动法、企业法和财税法,产生了一批对实务和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是一门蓬勃发展的学科,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其中博士2人,硕导2人。学科开创者钱水苗教授是我国著名环境法学者,是中国环境法学科形成和发展的直接推动者。他不仅重视学术研究,而且注重社会服务,承担浙江省、杭州市等地方立法项目数十项,为地方环境法制的完善作出重要贡献。学科也为全国法律院校和法律实务领域培养了许多环境法人才。近年来,学科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浙江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多篇,承担教育部、浙江省课题多项,获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奖、励青环境法学奖、之江青年等荣誉。
国际法学科概况
在国家“211”和“985”计划的支持下,通过多年来的学科建设,浙江大学国际法学科已经拥有较完备的人才队伍、师资力量以及研究场所和教学设备,为该学科的快速发展、提升及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增长点提供契机,并形成开放、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法学研究基地。经过几代教师的创业和努力,浙江大学国际法学科已成为我国学术水平高、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最重要基地之一。已设有国际法学科博士点。
目前该学科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浙大求是青年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多名。
建设137个法学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教育部发布“双万计划”!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标准化工作、司法文件大全【2012-2019】
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6-2019)
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4-2019)
东南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6-2019)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3-2019)
吉林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4-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