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问津学术法学院简介系列】

问津学术 2021-09-16

问津学术编者按:在辅导高考志愿填报、研究生志愿填报与调剂、法学博士院校报考的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感到相当多的学子对全国各大法学院校知之甚少,为此我们特转载刊发全国各大法学院系的简介,让我们从中去了解一个法学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系列简介均转自学校、学院官网,限于数据更新的原因,并非当下最新的数据,我们会注明数据更新截止时间。


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概况

时间:2018-01-02

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成立于2001年9月,是浙江省内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秉承“刚正、求实、博学、笃行”的院训。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00余名,研究生60余名。设有法学、知识产权两个专业,法学专业是省重点建设专业,知识产权专业是省内首批设立的专业。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民商法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法治中国化研究中心、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公法与法理、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与国际法学、诉讼法学、知识产权研究所等多个学术研究机构;先后主办、承办了纪念宪法2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七届东亚行政法国际学术会议、东北亚成年监护制度等学术会议,举办了50多期“法学名家”讲坛;还通过“法学沙龙”、“钱塘法治论坛”、“学术午餐会”等多种形式活跃学术氛围,形成了以实证研究为核心的学术研究特色;编辑的《钱塘法律文库》已陆续出版了多部高质量的学术专著。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9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22名,高级职称比例达72%,博士(含在读)20人(占专任教师51%)。知名法学家范忠信教授的加盟,进一步提升了师资实力。学院还引进了学院还引进了著名法学家、省高端人才於兴中先生,聘请了台湾高雄大学法律学系陈子平教授等兼职教授,聘请了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为钱塘法律学者。师资队伍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杭州市青年英才”等杰出人才。

学院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法学家》、《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法律科学》《环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等法学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出版专著20余部,教材40余部,承担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调研课题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多项。多名教师在各级学术机构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学院以“宽口径,厚基础,重理论,强能力”为办学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训练。学院拥有模拟法庭、证据科学实验室、法律服务中心、法律诊所等实验室以及几十家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法院旁听、模拟法庭、法学沙龙、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律诊所等方式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形成了较具特色的校内外结合的开放办学模式。学院设有法学社、心语读书会等9个学生社团,校园文化生活丰富。

学院重视国内外交流。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众和教育机构在学院设有智仁奖学金、众和教育奖学金;与浙江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学校建立了交换生交流学习项目;与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美国EMORY大学法学院等院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考入本院的优秀学生还将有机会推荐进入美国EMORY大学法学院攻读研究生。

学院培养的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操作能力强,适应面广,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近两年来,本科生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保持在60%左右,名列全省前列;考取各级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大学生村官占毕业生总数25%左右。 

院长寄语

时间:2018-01-02

杭州师范大学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8年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已故著名法学家、新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首任院长沈钧儒先生曾任学校监督(校长),其办学秉承两个原则:一是校务公开;二是关爱学生。先生垂范后学,教泽绵长,流风遗韵,灌溉今日,沈钧儒法学院继承其遗志。

学院宏文立教,奠基于深厚的教学底蕴,依循法律认知脉理,从知识、观念到信念,从意志、情感到行动,凝聚成杭师法学院独特的法科人才“六要素”的教养模式,有效传授律道精髓,一改以往法学教育异化成规则记诵之弊端。开设钱塘三讲堂(含名家讲堂、精英讲堂、法务讲堂)为学子业余传道。

学院简约奋进、砥砺进取,2001年建院,2006年获得民商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法学专业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民商法学科成为浙江省重点学科,2011年自主设立的交叉学科法律心理学、法律文化学成为浙江省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学院坚持传统学科稳步推进,特色学科优先发展的规划原则,现已在婚姻家庭法、医疗卫生法、建设工程法等方面初显优势,在法治中国化、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律实证等领域颇有特色。学术论文,依中国法学会信息部的统计,连续位居省内前列;所主持国家项目、省部课题研究的社会影响日益受人瞩目;教师专著《情理法与中国人》、《司法要论》、《枫桥经验与法治型新农村建设》等已在学界产生良好影响;汇集出版的《钱塘法学文库》、创办的《法律实证研究》学术刊物均受同行注目。

学院海纳百川,竭力为现有的教师群体提供充分的用武之地和伸展空间,积极营造教授治学、知识至上、厚德尊师的良好氛围。近年来,除了从海内外学有所成的青年才俊不断加盟外;我国著名法律史学家范忠信教授于2010年正式加盟我院;2013年著名法理学家於兴中教授正式加盟我院。我们继续筑巢引凤,期待更多的优秀法学家能够垂青。希望结聚一批志同道合、才高艺精的法律界翘楚和有识之士,潜心治学,倾力育人。

“叶蓁蓁,木欣欣,碧梧万枝新”。愿我院师生悉心体认吾辈肩负之使命,凭着对法律的执着,对教育的忠贞,孜孜以求,励精图治,把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办成培养杰出人才的基地、精研律理和法治学说的理性殿堂。


建设137个法学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教育部发布“双万计划”!

最高人民法院第1-21批指导性案例汇编(共112个)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前十三批51个检例)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人文社科类分学科排名汇总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标准化工作、司法文件大全【2012-2019】

法学论文选题课程预告

150+份期刊向你约稿啦!

全国历年法学考博、考研真题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大全(2019年4月版)

建设137个法学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教育部发布“双万计划”!

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6-2019)

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4-2019)

东南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6-2019)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5-2019)

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7-2019)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3-2019)

吉林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4-2019)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