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问津学术法学院简介系列】

问津学术 2021-09-16

问津学术编者按:在辅导高考志愿填报、研究生志愿填报与调剂、法学博士院校报考的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感到相当多的学子对全国各大法学院校知之甚少,为此我们特转载刊发全国各大法学院系的简介,让我们从中去了解一个法学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系列简介均转自学校、学院官网,限于数据更新的原因,并非当下最新的数据,我们会注明数据更新截止时间。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简称“刑科院”)组建于2005年8月18日,是国内唯一专门从事刑事科学综合研究的建制性教学科研机构。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刑科院已成为在国内外理论界、实务界享有较高声誉的学术机构。

根据2019年学校新的改革方案,改革后的刑科院机构性质为“运行类建制性科研机构”,挂靠新的法学院相对独立运行。学校为刑科院单独配置学科建设与学院发展所需要的人、财、物各类资源,独立以刑科院名义开展科学研究、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学术交流与社会服务;依然是联合国三大刑事机构——犯罪预防与刑事司法网络组织、安理会反恐怖主义委员会执行局以及国际反腐败学院联盟在中国的唯一学术成员单位与合作单位

新的刑科院将继续坚守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发展目标,致力于巩固传统刑事学科优势,同时把握学科前沿、面向社会重大需求推动学科交叉研究,不断提升刑事科学研究能力,产出具有标志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努力为刑事领域的高端智库建设、高端学术人才培养、高端学术交流以及面向政府、司法、企业、大中小学等部门的高端培训开展新的探索并作出新的贡献。

目前,研究院下设九个常设性研究所,研究范围涵盖中外刑法学、国际刑法学、犯罪学、刑事政策学、刑事执行法学、中外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证据学等刑事学科领域。

更新日期:2019/5/13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概况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简称“刑科院”)是于2005年8月18日建立的专门从事刑事科学研究、中国刑事学科领域唯一的实体性学术机构。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刑科院已成为在国内外理论界、实务界享有较高声誉的学术机构。

根据2019年学校新的改革方案,改革后的刑科院机构性质为“运行类建制性科研机构”,挂靠新的法学院相对独立运行。学校为刑科院单独配置学科建设与学院发展所需要的人、财、物各类资源,独立以刑科院名义开展科学研究、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学术交流与社会服务。

新的刑科院秉持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发展目标,致力于巩固传统刑事学科优势,同时把握学科前沿、面向社会重大需求推动学科交叉研究,不断提升刑事科学研究能力,产出具有标志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努力为刑事领域的高端智库建设、高端学术人才培养、高端学术交流以及面向政府、司法、企业、大中小学等部门的高端培训开展新的探索并作出新的贡献。

目前,刑科院下设中国刑法研究所、外国刑法与比较刑法研究所、国际刑法研究所、犯罪学研究所、刑事政策研究所、犯罪与矫正研究所、刑事诉讼法研究所、证据法研究所、刑事心理学研究所九个常设性研究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挂靠刑科院;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是刑科院学术力量的组成部分。

刑科院拥有包括27名教授在内的45人的学术团队,其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人。目前,刑科院已拥有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从事博士后培养。除了专职研究人员外,刑科院还从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型领导中还聘任了49位特聘教授、47位刑事疑难问题研究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65位客座教授或客座研究员。

刑科院在中国刑法学、国际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法、犯罪学等领域的学科建设处于国内领先或一流地位,并已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刑事学科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担任了多种重要社会兼职:有8人次分别担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会长、副会长或秘书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刑事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等全国性学术团体领导职务; 7人次分别担任国际刑法学协会副主席、副秘书长及中国分会名誉主席、主席、常务副主席、秘书长等职。团队成员先后有30余人次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业务厅(局)副厅(局)长、地方检察院副检察长,以及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

在科研项目方面,近5年来,刑事学科申报并获批各类国内纵向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项(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一般项目6项,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7项。此外,还承担欧盟资助项目、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资助项目、纽约大学法学院资助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

在学术成果方面,近五年来,出版专著、教材、工具书、译著65部,学术丛刊30余本,在国外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律科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其中CSSCI论文241篇、CLSCI论文128篇,以外文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5篇,其中SSCI论文9篇。

在学术平台建设方面,一方面,刑科院拥有五大国际学术平台:(1)2011年4月成功加入联合国刑事司法网络,成为其第15个国家成员单位。2012年,刑科院又成为其五个理事单位之一;(2)2012年10月成功加入联合国国际反腐败学院联盟,成为其第33个国家成员单位;(3)2014年8月与联合国安理会反恐执行局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其12个全球选定的合作伙伴之一;(4)在中纪委的支持下,2016年9月正式成立的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成为刑科院新的学术平台;(5)2019年2月成为联合国网络犯罪问题政府间专家组观察员。另一方面,刑科院还创设了“当代刑法国际论坛”、“中国区际刑事法论坛”、“当代刑事司法论坛”、“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高端论坛”,自创办以来连续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60余场;同时,刑科院主办的拥有较高学术地位的《刑法论丛》(CSSCI来源集刊)已经出版53卷,《刑法评论》已经出版30余卷;举办“京师名家刑事法讲座”、“京师刑事法专题论坛”共140余期。

在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近五年来,刑科院与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法国、韩国以及我国香港、澳门特区的60余个学术机构签订了正式学术交流协议。同时,还与国际学术伙伴合作开展了多项国际、区际学术合作项目,主办了大中型国际会议20余次。

在人才培养方面,近五年来,择优招收刑法、刑诉专业硕士研究生160余名、博士研究生70余名、博士后研究人员10余名。刑科院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并注重研究生国际上学术视野的养成。除了导师组织研究生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院级调研课题以及参加学术著作的撰写、外文论著的翻译等学术活动外,全体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还拥有编辑《京师青年刑事法学》、参与全国刑法博士生论坛、到司法实务部门挂职锻炼以及随团参与国际会议等丰富多彩的学术与社会活动。

在国内合作与社会服务方面,自2005年建院以来,刑科院已经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中央政法领导机关的15个业务庭室,以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等60余家地方司法机关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特别是近五年来,刑科院的主要成员直接参与了国家立法机关几乎所有的刑事立法工作,以及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大量司法解释的制订工作,在国家刑事法律的创制和修订、司法解释的形成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接受了国家立法机关、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有关部委的委托30余项课题,向中央政法机关及相关部委提交研究咨询报告30余份。

更新日期:2019/5/13

建设137个法学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教育部发布“双万计划”!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公安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大全(2019年4月版)

最高人民法院第1-21批指导性案例汇编(共112个)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前十三批51个检例)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人文社科类分学科排名汇总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标准化工作、司法文件大全【2012-2019】

法学论文选题课程预告

150+份期刊向你约稿啦!

全国历年法学考博、考研真题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大全(2019年4月版)

建设137个法学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教育部发布“双万计划”!

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6-2019)

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4-2019)

东南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6-2019)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5-2019)

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7-2019)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3-2019)

吉林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4-2019)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