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问津学术法学院简介系列】

问津学术 2021-09-16

问津学术编者按:在辅导高考志愿填报、研究生志愿填报与调剂、法学博士院校报考的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感到相当多的学子对全国各大法学院校知之甚少,为此我们特转载刊发全国各大法学院系的简介,让我们从中去了解一个法学院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系列简介均转自学校、学院官网,限于数据更新的原因,并非当下最新的数据,我们会注明数据更新截止时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创建于1984年,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培养高层次社会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人文学院始终着眼于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发扬“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办学精神,秉承“厚德弘毅、博学创新”的办学理念,遵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办学思路和教学研究型学院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治国理政、服务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学院设有法律系、公共管理系、政治学系,设有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法学、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法律硕士(JM)、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拥有工信部智库航空产业政策法规研究中心、网络与人工智能法治研究院、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民航法规研究中心、航空法与空间法研究所、航空工业法治研究中心、知识产权法研究咨询中心、科技与经济法制研究中心、社会工作教育中心等研究机构。此外,学院还是中国航空学会航空产业政策法规研究分会会长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61人,专任教师51人,其中有正高职称教师13人,副高职称教师28人,具有高级职称与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均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以上。学院现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主要成员1人,中共江苏省委法律专家库成员1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1人,中共秦淮区委法律顾问1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人。 

学院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博学精干、视野开阔、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复合型人才,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内容科学化的原则,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已陆续成长为政府、司法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 

长期以来,学院教师潜心科学研究,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广泛涉猎,开展了众多课题的研究,贡献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丰富了学校的科研结构。学院师生员工正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机遇,遵循办学规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为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处于领先水平的教学研究机构而不懈努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1997年举办法学专业,其后逐步获得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4年)。2013年,自主设置的航空航天法学二级学科获得授权。2018年,网络法学二级学科完成教育部规定的自主设置程序,2019年开始招生。此外,作为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单位之一,本科学教师在网络安全法治和网络空间治理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

本学科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库“航空产业政策法规研究中心”,有中国航空学会航空产业政策法规研究分会、网络与人工智能法治研究院、国家空管飞行流量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民航法规研究中心、航空法与空间法研究所、科技与经济法制研究中心、知识产权研究咨询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

近年来,本学科已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多篇发表在《中国法学》《法律科学》《法学家》《法商研究》《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政治与法律》等有影响力的主流核心期刊上。出版专著近20部,出版专著型主流教科书或教材10余部,多项教学成果获得省校级奖励。近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了近20余项国家级和部省级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了多项重大航空航天法领域课题。

经过多年发展,本学科已形成三大鲜明特色:一是航空航天法特色。本学科在我国首创设置航空航天法学二级学科,发起成立中国航空学会航空产业政策法规研究分会,多次向全国人大财经委、中共中央办公厅、教育部、国家空管委、工信部、民航局等部门提供立法咨询建议,承担研究任务,为我国航空航天法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二是网络法特色。本学科在国内率先设立“网络安全法治”方向博士培养方向并招生,已自主设置网络法学硕士二级学科,设有网络与人工智能法治研究院,已获国家级课题立项,已出版发表诸多著作论文。三是知识产权法特色。本学科有知识产权研究咨询中心、南京市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等科研教学平台,承担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的知识产权法研究课题,科研成果丰富。

此外,本学科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肯特法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选派学生赴美攻读LLM学位,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本学科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德国科隆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外大学形成广泛的联系。本学科还开设了留学生培养课程,接收留学生攻读中国法硕士学位。

建设137个法学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教育部发布“双万计划”!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公安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大全(2019年4月版)

最高人民法院第1-21批指导性案例汇编(共112个)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前十三批51个检例)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人文社科类分学科排名汇总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标准化工作、司法文件大全【2012-2019】

《法学发表论文写作系列课程》学习指南重磅发布!

期刊征文汇编(截至2019.06.12)(共计300+)

会议征文汇编(截至2019.06.11)(共计150+)

全国历年法学考博、考研真题汇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法规大全(2019年4月版)

建设137个法学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教育部发布“双万计划”!

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6-2019)

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4-2019)

东南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6-2019)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5-2019)

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7-2019)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3-2019)

吉林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法学博士招录情况统计分析(2014-2019)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