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十四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拟获奖名单

问津学术 2021-09-15
第十四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终评公告
根据《第十四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评奖办法》,征文终评会于2019年9月10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评审过程
评审委员会在讨论通过《第十四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终评办法》之后,对进入终评的106篇第十四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和346篇第十四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进行了集中书面匿名评审。15位评审专家分为5组,每组3人。各组专家经过认真审阅、充分讨论,分别提出了本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和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推荐获奖论文名单。
最终确定拟获第十四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一等奖论文5篇、二等奖论文10篇、三等奖论文15篇、优秀奖论文19篇;第十四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一等奖论文20篇、二等奖论文40篇、三等奖论文57篇、优秀奖论文51篇。拟获奖论文分别占有效稿件总数(509篇、1762篇)的9.6%和9.5%;之后,论坛组委会秘书处对全部拟获奖论文进行了反学术不端检测和人工复查。检测和复查结果为:在本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中拟获一等奖论文1篇、拟获三等奖论文1篇存在有违学术规范的情况;在本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中拟获一等奖论文1篇、拟获三等奖论文2篇、拟获优秀奖论文1篇存在有违学术规范的情况。按照终评办法,特将该6篇论文剔除出拟获奖名单,并决定不再增补。
二、评审委员会
        【主  席】
        王其江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
        【委 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卞建林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曹明德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范 愉 中国人民大学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
        胡建淼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与法律教研部  教授,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黄文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焦红昌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刘荣军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时建中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
        舒国滢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 成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杨小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与法律教研部教授
        张 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新宝 《中国法学》杂志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周光权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朱孝清 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三、拟获奖名单
在本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拟获奖名单中,一等奖4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4篇,优秀奖19篇,名单详见附件1。在本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拟获奖名单中,一等奖19篇,二等奖40篇,三等奖55篇,优秀奖50篇,名单详见附件2。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9年9月16日—20日。鉴于本届论坛征文公告中未要求作品为未发表作品或未获奖作品,因此凡属此两种情形者,不在举报之列。
待公示期满后,组委会将以中国法学会的名义,对确定获奖的论文作者颁发荣誉证书。独著作者或第一作者年龄在40周岁以内的一等奖论文自动入围第七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的终评。
欢迎并感谢广大同仁的关注和监督!
联系人:强梅梅  杨力
联系电话:010-66513508
 附件:第十四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拟获奖名单
 第十四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拟获奖名单
第十四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终评办法
第十四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终评专家承诺
第十四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终评会评审专家签字表
中国法学家论坛、中国法学青年论坛组委会
2019年9月16日
第十四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拟获奖名单

一等奖(19篇)

题目

作者

单位

外商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基于投资者友好型制度的视角

蔡  伟

中山大学法学院

论我国环境诉讼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分配与要件事实解明

曹建军

天津大学法学院

关于新经济业态下共享使用权刑法保护的若干思考

陈  宇沈  威

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检察院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检察院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引:司法改革背景下新审判管理模式的制度化构建——以B省T法院为视角

龚  茜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  

习惯司法适用的本体、主体和规则问题研究

韩富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企业社会责任规制的反身法路径

华忆昕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隐藏在行政解释背后的政策裁量:概念、定位与功能

黄  琳

清华大学法学院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在张力与适用——基于已公开的判决文书的研究

江秋伟

浙江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非法集资犯罪共犯范围的过度扩张与匡正

敬力嘉

武汉大学法学院

依法治国新理念下法律解释的行政执法依据效力研究

刘  卉

铁道警察学院法学系

共性与个性:法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裁判说理模板化问题研究——基于244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刘源东

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人民法院

习近平关于反恐怖主义论述及我国反恐怖立法的回应

石艳芳师  维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安全法研究所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司法裁判的公众认同及其悖论——一个信息加工理论的考察

谢小瑶王  楠

宁波大学法学院宁波大学法学院

论雅鲁藏布江开发利用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话语权的视角

许胜晴

西北大学法学院

刑事自诉调查取证保障机制的多元构建——以F市法院的审判实践为样本

余良炎

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法院三山法庭

评估与形塑:全面依法治国视阈下法治化营商环境建构的中国进路

张  盼

暨南大学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中心

国家公园立法的理论证成与进路选择——以生态利益为中心的考察

张文松

宁波大学法学院

首都、北京与“首都是北京”——《宪法》第143条规范研究

郑  毅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数字广告拦截行为的竞争法规制——以德国司法实践为借鉴

周  围

武汉大学法学院

二等奖(40篇)

题目

作者

单位

刑事裁判思维偏差的生成机理与防控机制——基于认知心理学“双系统认知理论”的视角

陈思佳陈佳琳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

“激励”与“保健”:我国法官助理制度的现实困境与改革方向——以“双因素”理论为视角

陈熹栋

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法院

阶层犯罪理论的裁判适用——以诈骗罪入罪证成为视角

程欢欢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知识产权保护浅探

戴秋燕

武汉大学法学院

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法律规制

丁庭威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独任制适用限制变化的逻辑与未来走向——以1991—2017年我国司法实践为主要考察对象

方鸿华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民法院

社交网络平台在未成年网络安全中的法律责任研究

洪  娇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法院

挖掘“富矿”:大数据视角下类案检索推送机制探究——兼论以人工智能纠正裁判结果偏离度

黄  磊彭诗平

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法院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法院

依法治国背景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裁判方式的进路重述——以150份裁判文书为样本的实证考察

黄  越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刑事庭审轮替询问模式的检视与重构——以某基层法院197份询问形态为样本

李  茜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法院

我国建立局部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制度的必要性研究

李青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法治文化融入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以文化场域冲突为视角

李燕涛

河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商标近似”与“商品来源混淆”关系之梳理——兼论“混淆可能性标准”的体系化

刘云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视频广告屏蔽类案件中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的再思考——基于“后果取向型”裁判思维的视角

龙  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垃圾分类全面法治化背景下构建邻避补偿机制

罗有顺柴志峰崔倩如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检察院

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意义的案件提级审理制度完善——以推动高层级法院审级职能转型为导向

牛晓煜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中国民事宪法学的时代价值——改革开放40年民法学家宪法观发展演变切入

申惠文

郑州大学法学院

国家级新区法治建设的域外经验—一个功能主义的比较

沈定成张敢冲

江苏省法学会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略论环境刑事证据规则的确立与思考——以审判为中心视野下惩治环境犯罪的路径选择

沈蔚林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人民法院

挑战亦机遇:员额法官流失博弈分析及风险防控反思

石君煜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法院

公序良俗之司法应用研究

孙梦娇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侵权法功能定位的历史转型:从传统走向大数据时代

孙政伟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宪法对人的分类——基于中国17部宪法文本的分析

万  艺

江南大学

值班律师的角色冲突与整合

王  豪王  青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人民检察院

宪法上“人的尊严”条款的规范地位与价值格局——学说溯源、比较分析与本土化建构

王进文

中南大学法学院

夫妻财产执行:理论、实践与规则

王庆宇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法经济学分析与完善

王远志

复旦大学法学院

网络涉枪犯罪案件的司法认定难点及对策——以浙江省温州市2014年至2018年网络涉枪案件为例

项馨仪林胜超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检察院

员额法官养成机制的逻辑分析与范式构建

杨富元吴  昊王敬波

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

第四代人权论:数字时代的新兴(型)权利总纲

杨学科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全球文物治理:文物中心原则的提出

余  萌

中国政法大学

在线调解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以C市P区“和合智解”e调解为研究样本

曾若溪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法院

当代中国背景下司法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分析模式之探寻

张昌辉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诉讼制度结构视野下管辖权异议权利滥用规制问题研究

张琳琳李文超

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

中国生态安全法治建设的成就、经验与路径

张  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与犯罪学学院

新时代落实检察机关宪法定位有关问题研究

张  伟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

电商平台提供者商标间接侵权责任探讨

张雨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论民事执行程序中税收债权的性质及实现

张  悦

辽宁大学法学院

论法规范合宪性审查的体系化

朱学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重新认识“经验法则”——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纵  博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三等奖(55篇)

题目

作者

单位

嵌入性治理:拆迁类纠纷诉源治理路径探析——以398件拆迁类纠纷案件为样本分析

曹  华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政党法治:内涵、功能与演进

陈海嵩

中南大学

互联网+时代民事执行的困境反思与进路选择——从ADR、ODR到智能化执行

崔  健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法院

“网格+检察”:新时期检察监督的新范式及可能性

冯  姣叶伟忠

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检察院

税法实施条例功能定位与立法边界论析

冯铁拴

武汉大学法学院

检察机关释法说理的现实考察与完善路径

干  晋

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

裁判文书运用情理释法说理的规范研究——从“说教”到“论证”的立场转变

何  琴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

人权普遍性的仁学基础:从《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出发

化国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基层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实践困境与路径研究

黄舒萍

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人民法院

就职宣誓:系统理论下“一国两制”的耦合组件

——兼析香港第六届立法会宣誓案

江雪松

淮阴师范学院

论党规与国法的效力关系——类型化的视角

蒋清华

中南大学法学院

法治社会的正本溯源:理论意涵与实践路径

李海峰葛  季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南京工程学院

家事案件不可替代行为执行中的现实困境与思考——以J省法院2016年至2019年家事案件为例

李江蓉董亚楠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

环境司法领域恢复原状适用的现实困境与制度重构——以中国裁判文书网216份判决书为研究对象

李  宁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

犯罪参与理论的讨论范式及其转换

李瑞杰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刑法与刑事政策研究中心

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整合

李小强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冲出巴别塔的“阿尔法法官”:人工智能要素式审判模式研究

林  遥蔡诗言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从个案到经验:数据保护的司法路径——以淘宝公司诉美景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为例

刘玖林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法官错案刑事追责实证研究——以被刑事追责的60案59名法官为样本

刘明奎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专利法规制——理论争议、实践难题与法律对策

刘  鑫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当事人司法公正感提升路径探析——以公正感产生的心理机制为视角

刘  月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人民法院

事中事后监管的公法原理与中国路径

卢  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反思与重构:郫都法院涉网案件在线庭审的流程再造

冉  垠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法院

我国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关系重塑——新中国70年民事诉讼重大基础理论的模式变迁

任  重

清华大学法学院

论信息型操纵证券市场犯罪的司法裁判规则及其优化——以全国首例刑事裁判及相关案件为分析对象

商浩文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行动、规则与观念:繁简分治的型构困境

孙  皓

天津大学法学院

生态文明视阙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不作为判决及其强制执行

王  慧

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

网络运营者的个人信息使用靶向规制——基于关系契约的新视角

王  爽

东南大学法学院

以司法回应社会:机理、风险及其应对——以热点案件为分析素材

王文玉

重庆大学法学院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中知识产权地域性法律问题的思考

王新凯

广东都汇律师事务所   

比较与借鉴:我国军事法官制度改革的理念与路径

王新龙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人民法院

依法治国环境下取保候审制度中层次性监管之探讨

吴菁菁

福州铁路运输检察院

与字幕组相关的著作权问题探究

咸晨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我国食品安全连带责任赔偿立法的完善

肖  峰孙  亮

湘潭大学法学院

立法实施还是司法实施——对我国宪法实施模式的反思

谢  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投资反制措施的国际法依据——《外商投资法》第四十条的法理阐释

徐  树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刑事大合议庭程序保障——以事实评议与表决机制为视角

严梓豪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

偏离与回归:对“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司法实践解析——以500份基层法院判决书为分析视角

晏  锐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人民法院

司法视阈中公司利益的反思与重构

杨大可

同济大学法学院

第三方模式:司法改革成效如何评估

杨继文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公司组织秩序视角下的决议瑕疵诉讼制度——围绕决议不成立之诉司法适用问题的讨论

姚  辰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默认规则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以网购个人信息保护为例

尤  飞

宁波大学法学院

基层司法机关人财物统管的审思——基于事权与支出责任视角

余鹏峰

厦门大学法学院

标准必要专利禁令救济立法之反思与完善

袁  波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中介诈骗形成的一房二人二卖纠纷案件的裁判思路探析——从一起纠纷两个案件七份裁判的真实案例说起

曾耀林

四川省彭州市人民法院

司法责任制下聘用制法官助理义务体系构建——以审判的特殊性与契约的自由性为二维分析   

张林焱金新贵吴世兵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

金融监管视阈下资管产品多层嵌套交易结构的法律规制研究

张  盼朱羿锟

暨南大学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历史方位、目标体系与基本逻辑

张  涛

中国政法大学

新时代网络平台治理的法治困局与制度进路

张新平

中南大学法学院

为生态服务功能定价——构筑与完善人性化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法治规则

张钰梅卞文林

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

法院引用宪法上的婚姻自由之实证分析

赵方铃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宪法序言中“民族”话语表达的内在逻辑分析

赵莹莹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路径与法治防控——基于P市网安支队的实证调查

周延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

建国70年以来党的政策与法的关系

朱程斌

武汉大学法学院

三向度下刑事和解制度在法院的实现路径——以法官介入尺度的微观运行为视角

朱泓洁

浙江省丽水法院

优秀奖(50篇)

题目

作者

单位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重构——以信息敏感性理论为视角

蔡远程邓  安黄  姝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

人格权“受尊重权”之提倡

曹相见

山东农业大学泰山法治研究院

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概念证立与内涵阐释——兼论党的领导与党的执政之界分

陈吉利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证券犯罪案件刑事司法介入困境研究——以内幕交易案件为例

崔根源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

商业反腐背景下廉洁协议的司法认定——以134份裁判文书为视角

邓晓银陆文斌

湖南省洪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南省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

“去责任化”的司法责任制?——论司法责任制话语构建中的断裂

郭晓飞

中国政法大学

行政滥诉统一裁判路径探索

郝琪琪祁哲洋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为个人数据保护中的知情同意辩护

何晓斌

中国政法大学、德国汉堡大学联合培养

多元化媒体语境下:司法公正与民意认可的衡平

何晓芳

浙江省松阳县人民法院

“评价”如何体现:互联网诈骗犯罪刑责评价体系的司法调适——对300件判决书的再研究

洪泉寿

广东省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司法去地方化下人财物省级统管的再审视

候华北丁晓雨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

基层法官业绩评价机制的困境与出路——以KPI绩效管理机制为借鉴

胡顺遂

浙江省庆元县人民法院

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全面推进基层公安机关法治化建设的思考

胡文韬

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

手术机器人医疗事故中刑事责任的三重检视

黄陈辰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纠纷案件审理的现状检视及对策建议——以S省C市C区近五年涉房地产纠纷案件为数据样本

黄晓梅符荣华石  灵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法院

智慧法院生态圈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初探——以H区法院信息化建设现状为切入点

黄章聘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

类著作权集体管理中的诉权问题研究

兰琪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防卫过当的罪责判断与价值引领

李  灿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强制执行请求权移转探析——兼议闲鱼网络平台民事判决书之买卖

李代华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

司法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践考察与规范完善——以建立营商环境法治化司法评价指数为视角

李桂红程  怡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法院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社区环境污染的成因与防治对策——基于河南省S市的调查研究

李  祎

商丘师范学院

监察制度与刑事诉讼制度之衔接

梁妍岑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人民法院

“诉源治理”背景下司法确认程序之优化——以J省Z市法院五年司法确认案件为分析样本

林操场

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法院

从权力中心到权利本位: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的逻辑阐释

罗恬漩

中山大学法学院

检察机关应对环境行政管制失灵之实务检视与制度构想

骆志峰姚  舟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检察院

论人工智能体的刑事责任模式及其刑罚执行

吕建高

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

历史源流、战略向度与治理改革: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强国建设方略探析

牟盛辰

浙江省台州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

冤假错案防范与审判中心的交锋和融合——以刑事法官“庭外调查权”的定位转变为视角

邱劲波杨敬渊陈龙吟

四川省金堂县人民法院四川省金堂县人民法院西南政法大学

“乡贤+”基层执行长效机制的建构研究

曲昇霞张  俊

扬州大学法学院;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法院

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的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建设

施志源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行政黑名单制度及其法律规制

石  珍张  琴

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法院

陪审何以实质化:审判长指示陪审员制度系统建构之进路——以《人民陪审员法》第20规定为视角的展开

唐  红匡佐民

湖南省嘉禾县人民法院

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疑难问题研究

唐子艳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基层法院专业法官会议制度的功能回归和模式再构——以Q市辖区5个基层法院专业法官会议运行规则为样本

魏  薇李珍珍

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法院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法院

对重大决策的监察问责——监督公权力的新样态

吴  锐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立法与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网络时代广播组织权保护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夏莎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专利独家许可的反垄断法分析

杨妮娜

武汉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所

社会治理多样性语境下民事习惯司法适用机制的建构

杨思思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

资源税改革与立法:从主导目的到税制协调

叶金育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终本”案件的规模现状及应对——以“终本”案件审查、恢复实务问题为视角

尤铁梅武国进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

草原生态补偿法制化是牧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保障

于雪婷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司法权运行新机制中的信任、制度与寻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视角

臧豪杰任国征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贸易调整援助:政策依据与法律构造

张  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枫桥经验”:涉基层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路径探析——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

 赵  云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论非法经营罪“情节严重”要素的重构

赵祖斌

武汉大学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的“中立”前置要件

郑  鹏

海南大学法学院

个案裁判、示范效应与民事案件增长因应关系

周寓先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行政诉讼一并解决民事争议案件立案审查之模式构建

朱彬彬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类案检索视角下标准化案例生成研究

祝兴栋方浩然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犯罪所得投资收益”追缴的影响因素与判断规则

庄绪龙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