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宴为何不是满汉全席而是“三菜一汤”?

2017-05-15 央视军事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晚宴昨日举行,晚宴的菜单除了冷盘、点心、水果拼盘,还有4道热菜,分别是富贵龙虾、菌香牛肉、香草鳕鱼和花好月圆(根据英文的翻译应该是鸽子蛋和扇贝汤),而酒是中国河北产的干红和干白。



这是一张1949年开国第一宴的菜单。虽然时隔半个多世纪,当年的菜单原件已经无处找寻,然而透过这些经口传身授留存下来的珍贵记忆,依然能触摸到历史的痕迹。



说起国宴也许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传说中的满汉全席,甚至会引发国宴餐桌上是不是都是满眼的鱼翅、鲍鱼、生猛海鲜的遐想。由于普通百姓对其知之甚少,难免会使其笼罩一种神秘肃穆的色彩。



国宴一般是指外国的领导人来中国进行访问、我们国家的主席或总理为欢迎他们举行的宴会。国宴作为一个国家规格最高的宴请,无疑是各国外交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每当这一时刻来临,各国都会把最能代表自己国家的美食摆上国宴餐桌,向来宾展示着本国饮食文化与民风民情。



对于有着悠久饮食文化历史的中国而言,对国宴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国宴是中国礼宾工作中的重头戏,在这个最生动又令人紧张的舞台上历史在一个个故事里蜿蜒展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结束后,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举行了国宴招待600余位应邀出席大典的中外宾客。在受阅部队身后的北京饭店中,上百位厨师正在为新中国的开国第一宴紧张地筹备着。



时任外交部部长的周恩来考虑到参加这一宴席的中外宾客来自五湖四海,决定选用集合南北菜系之长、适合大众口味的淮扬菜招待客人。



开国第一宴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神秘,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些高档华贵的原料,今天在一些饭店餐厅都能吃得到。


此宴有开胃小碟、冷菜、热菜、点心几部分组成,其中冷菜数量最多,共是8套,有芥末鸭掌等。



这些看似很平常的一道菜,其实后面蕴含的东西很多。首先原材料要精心挑选,做法上更多的是一种传统的功夫菜为主。一道佛跳墙至少要在火上熬上三天三夜,由此看国宴的精髓并不是在于样式的奢繁,也不是什么千金难买的绝密食材。看似貌不惊人的菜品,其功夫往往深藏其中。



比如开水白菜的关键是汤,要把鸡汤熬成有点带红,然后把鸡肉捞出来以后,把渣子都清出去,看起来跟淡茶水一样。用这样的汤烧大白菜,吃起来又清淡,味道又浓。


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在外事接待方面还在摸索阶段。为了展示国力,当时欢迎外宾经常是大规模高规格,来宾的专机一降落在机场就组织几千名群众迎接,从机场到市中心的路上要夹道欢迎,总统级别的还要换成敞篷车进入天安门广场。办一次国宴起码要请四五百人,宴会上的菜品更是品种繁多,每次活动都搞得相当隆重。



当时的我国并不富裕,对于这种情况领导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毛泽东对国宴的规格有过一系列批示。在一次谈话中他批评说:“现在的宴会规格太高,吃掉的还没有扔掉的多,白白浪费了国家的物资……我看有‘四菜一汤’就可以了。”


这之后周恩来定下规矩,以后的国宴标准为“四菜一汤”,随后又逐渐精简为只用“三菜一汤”,或“两菜一汤”。这种做法既节省经费、物资,又节约时间、人力。(转载请注明央视军事)


责编:赵瑞交


来稿请发邮箱yangshijunshi@js7tv.cn

欢迎关注央视军事(CCTV-7_Junshi)微信公众平台

猜你喜欢



©央视军事

更多资讯请点击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