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送别!战斗英雄郭兴逝世,他是双枪李向阳原型人物之一

央视军事 2019-12-14

 

 11月29日21时7分,原北疆军区司令员,战功赫赫的英雄,《平原游击队》李向阳原型人物之一——郭兴逝世。


戳视频

剪辑自《军旅人生》


他说时光可以流逝,历史无法抹去,仇恨可以化解,但教训不能忘记。郭兴原名郭明善,1942年回家乡建立武工队期间,怕连累家人遂改名郭兴,寓意是希望国家兴旺发达。


1940年,参加百团大战的一支队伍经过郭兴的家乡辉县。16岁的郭兴瞒着父母和村里的15个年轻人一起去报名参军。当时郭兴个子小,指导员不愿接收说:“小弟弟你看你还没有枪杆高呢,等你明年长大了再参加吧。”



同村其他人都扛上了抢,唯独落下了自己,这让郭兴不能接受。部队往前走,郭兴就跟在部队后面跑,从河南一直跑到山西。指导员看他一直跟在后面,鞋都跑破了,便将郭兴托付给了当地县政府。当时的郭兴怎么也不会想到,指导员这个无意间的举动,却开启了自己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因为读过几年书,聪明机灵的郭兴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赏识。第二年,他就被派回家乡组建敌后武工队,并担任队长。临行前上级给他派了两名战士、两杆枪、三发子弹并下达了“作战指标”:半年要组织一个七八十人的连;一年要消灭105个敌人,其中必须有5个日本军人;一年缴回来100条步枪、2挺机关枪。只有17岁的郭兴,当即立下军令状。



渐渐地,郭兴和武工队的名声越来越大。在与日军一次次的较量中,郭兴亲自打死的日本兵大概有四五十人。郭兴带领武工队在冀南豫北神出鬼没,杀鬼子、除汉奸、袭火车、炸炮楼、扒铁路、毁桥梁,打得敌人心惊肉跳。


因为在战斗中表现突出,郭兴被太行军区授予“一级杀敌英雄”的称号,他率领的武工队也被命名为“郭兴模范武工队”。



郭兴的经历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剧作品,他和李向阳的形象也重合在了一起。但老英雄却说:“李向阳百发百中,我没有这个本事,我十发七中就不错了,这是导演的艺术性,而且实际上我并不是双枪,我是三支枪。”



郭兴口中的第三支枪是一把小手枪,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总是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胸前的口袋里。这支枪的原主人是一个伪团长,他用这把枪杀害了郭兴的妻子,而郭兴又用夺过来的这把枪为妻子报了仇。



在武工队声名远播的同时,敌人开始重金悬赏捉拿郭兴,但始终没有得逞。然而不幸的是,郭兴的妻子在敌人的搜捕中被俘并惨遭杀害,这成为郭兴心中永远的痛。军分区首长后来把杀害妻子的这把小手枪交给了郭兴,让他留个纪念。


就这样,这把枪一直在自己胸前的口袋里。他总说,这支枪里头的子弹是属于自己的,万一哪天自己打到最后没有子弹被包围了,就用这把小手枪自杀。



一寸山河一寸血,硝烟弥漫的岁月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烙印。郭兴说,他们当时从村里一起出来当兵的是16个,抗日战争没结束就已经牺牲了13个。



抗战胜利后,郭兴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和后来的夫人朱晓玲,就是相识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妻子因为崇拜战斗英雄而梦想嫁给郭兴。那时候的郭兴提出了三个结婚条件:第一不能害怕当寡妇;第二不能依靠丈夫;第三不能害怕搬家。朱晓玲同意后,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郭兴曾写下过这样一首诗:抗日烽火起太行,援朝横跨鸭绿江,旌旗挥动天山雪,饮马黄河弓自张。这是老人军旅生涯的真实写照。



如今英雄远去,但是他的事迹他的精神,值得我们用一生学习和铭记。


声明:来源央视军事,综合整理自《军旅人生》,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赵瑞交

来稿请发邮箱yangshijunshi001@163.com

欢迎关注央视军事(CCTV-7_Junshi)微信公众平台

猜你喜欢



©央视军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