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新中国第一个“从天而降”的女兵
“奖杯可能有点沉,奶奶先试试,不行的话,一会儿让人帮忙拿着?”
她叫马旭,是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还获得“CCTV年度慈善人物”称号,曾获评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2018年9月13日,马旭和老伴颜学庸从他们生活的武汉往千里之外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教育局汇了一笔300万的善款,用来发展当地的教育,紧接着,这两位普通的老人在2019年4月8日捐出了第二笔善款——700万。
但如果要讲述这位站在颁奖台上、白发朱颜的老人的故事,这只是刚刚开始。
她是中国第一代空降女兵
1933年,马旭出生在木兰县,那时东北已被日本占领两年。亲身体会过当亡国奴的痛苦,让马旭有了参军的念头。1946年,木兰县解放,在家人的支持下,马旭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临走时,因为家中条件艰苦,母亲只给她塞了一枚铜板,够她买两个糖丸。
从军期间,她参加过辽沈战役,也登上过抗美援朝的战场,亲历无数的生死离别。战争结束后,中央军委命令,由参加过上甘岭战役、出过黄继光的英雄部队某军为主体,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马旭作为军医,担任跳伞训练的卫勤保障。天生热爱挑战的她主动申请成为一名空降兵。但是由于身体条件不符合空降兵标准,领导没有批准她的请求。
可是,要强的马旭只要认准了一件事,就不会轻易动摇。她在家中挖坑练习跳伞,从桌子上一遍遍跳下来,一天要跳五六百遍,即便崴了脚,她也不吭声,只贴了膏药继续练。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半年后的考试,马旭顺利通过。
▲马旭跳伞(资料照片)
从1962年开始,20多年的跳伞生涯,马旭跳伞140多次,曾在江河、森林、戈壁、高原等环境下完成跳伞任务,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跳伞女兵,也是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穿着一双15元的鞋,她捐了1000万
马旭和老伴颜学庸住的地方,是偏僻乡村的老旧平房。墙壁斑驳,有的墙面剥落,多处出现裂缝;老式沙发露出了破麻布和棉絮,扶手磨秃了皮;硬板床睡了四五十年,狭小卧室里的木架上,堆放着各种打包的老物件、旧衣服。
年龄大了,不能跳伞后,马旭却没有停下脚步。她和丈夫颜学庸一起搞科研,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和体会,并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针对跳伞容易扭伤的问题,夫妻二人查阅资料、反复研究,研制出充气护踝,并在1989年获得国家专利;1996年,他们研制的“单兵高原供氧背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著作和专利,本可让夫妻二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但他们却选择将收入积攒起来。近两年来,马旭只买过一双鞋,也是她最贵的一双鞋——15元。而在他们武汉郊区堪称“简陋”的家里,最贵的家具也仅是一套五六百元、用来存放资料的书柜。
2018年,俩人决定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全部捐给家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支援家乡的教育事业。马旭说,“希望更多人获得知识的力量。”
这也许是对两位老人一生最美丽的总结词。
来源:央视新闻、央视社会与法
推荐阅读
监制 | 刘一鸣
主编 | 白晨 任泽兵
编辑 | 单志超(见习)
©央视军事
▼喜欢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