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为什么牛?这就是答案!
天气阴,云层很低,风速每秒7米。
在火箭军某部的训练场上,一场大规模的红蓝对抗演练刚开始就进入到关键时刻。
导弹应声升空,不是1枚,是10枚!
紧接着,官兵们在强电磁干扰和卫星侦察的复杂环境下,火速向新的发射阵地转移。
“我们的职责就是练打仗、谋打赢,‘导弹发射先锋营’从组建以来就始终保持着闻战则喜的状态!”教导员乐焰辉说着,字字铿锵有力。
“随时准备打仗,随地可以打仗”
走进先锋营的营区,你会看到一块特殊的倒计时牌,上面的日期数字永远是零。
戳视频↓↓感受火箭军的“紧急集合”
在真实的战争中,预设阵地有可能不满足射程射向要求,或者较易被敌方发现而遭受打击,无法完成作战任务。
“阵亡”一半,导弹还可以打出去
剩余的号手没有任何慌乱,迅速调整岗位。意外减员丝毫没有影响战斗力,战士们表现得从容不迫、井井有条。
先锋营的战士们,都要经历全岗位操作训练。
这项训练的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发射单元的每一名号手都熟悉所有岗位的操作技能,能够做到号手一专多能、随机互换。
因为,在真实战场中,随时可能出现号手意外伤亡的情况。
“我们要求所有号手,去熟练掌握全岗操作技能。现在在发射单元减员一半的情况下,仍然能把导弹发射出去。”先锋营连长王飞云充满自信地说。
在这里,一切用实力说话
那是2015年,一次特殊的实弹实射训练即将进行。
然而,在先锋营,一群没有实弹发射经验的新号手,却得到了这个机会。
新晋指挥长汪明喜,正在组织号手训练,下达指令简洁到位,指挥流程有条不紊。此前,他只是一个瞄准号手。
“我觉得我能当好一名瞄准号手,那为什么不挑战一下自己,当好一名指挥长呢!”
2003年,初到先锋营的谢中华由于性格内向,被连里安排为导弹供气、加温。
这两天,老兵何贤达一有空就和技术骨干一起,针对新装备仿真训练系统的研发做测试。
何贤达已经与导弹打了22年交道,他不仅获得过首届全军士官人才一等奖,荣立个人一等功,还被评为“全军士官爱军精武标兵”,一连串成绩的背后,是他精益求精的追求。
戳视频↓↓看火箭军发射导弹瞬间
2005年,该营被中央军委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营”荣誉称号,2017年被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单位”,2019年被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
22年间,他们先后6次立功,11次受到全国全军表彰。全营官兵秉承谋打赢、勇当先锋、战必胜、不辱使命的先锋精神,战斗力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是火箭军的中坚力量。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为战士们骄傲点赞!
推荐阅读
监制 | 刘一鸣
主编 | 白晨 任泽兵
记者 | 许溟 段太勋 秦然 雷鸣 邹雪锋 胡子维 于少辉 李乐 崔石磊
编辑 | 单志超
视频编辑 | 梁辰 陈曦 刘喆萱 崔晨耘 李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