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主与法制时报发文:“辅警”生态调查

2016-10-23 多棱镜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本社记者  邵春雷

 

“我们天天被叫做‘二狗子’‘黄协军’,私底下我们自己有时候也这么自嘲,这些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徐州辅警徐辉(化名)毫不避讳地说。


正如徐辉所言,辅警作为辅助公安机关处理与警务活动性质相关事务的社会招募人员,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由于辅警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引发公众非议;另一方面,又因协辅警并没有执法权、侦查权,在开展工作时并不被公众所认可,不仅常遭白眼,有时候还会平白无故被打,并且还不能还手,自身权益也得不到保障。基于以上原因,近年来,社会对辅警这个角色争议不断。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普通百姓眼里,协、辅警等同于民警,协、辅警队伍建设和管理滞后,极大地影响公安队伍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公众普遍认为,我国公安协、辅警人员管理不到位、素质差。


从现实状态来看,待遇差、工作强度大、社会认可度低确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


身份的尴尬


辅警是公安机关中一支穿着制服的特殊队伍,是指经由公安机关授权,辅助公安机关处理与警务活动性质相关事务的社会招募人员,他们在公安队伍中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但却并未得到应有的职业认同和社会尊重。


四川达州籍退伍战士张兵(化名)是一名脱了军装穿“警服”的辅警。张兵2014年从部队退伍后,通过达州市下辖一个县的辅警招录考试,顺利成为一名辅警。


张兵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他最初是以管理交通的岗位参加招录的,结果招考进来后被分到了派出所,他所在的派出所平时经常在位的只有12人,而正式警员仅5人。


他被分到派出所的第一天就被叫上与民警一起抓吸毒人员,回来后进行问讯、关人等一系列工作,随后就开始跟着派出所民警值班、抓捕、巡防。


在派出所工作期间,基本与正式民警干着同样的工作,大概过了半年多的时间,带张兵的正式民警上调至上级单位工作,张兵就负责起了这个民警的所有工作,包括驻乡等相关事宜。


这样又工作了一段时间,该所所长又把张兵和另外一个辅警安排在一个组。为了执法方便,该所副所长出于好心让张兵戴上了他的肩章,并且跟所长说了。


在一次执勤时,张兵佩戴肩章的事情被当地公安局督察大队发现了,随后该所所长也赶到了现场。在现场,该所所长并未告知督察大队他知晓张兵戴肩章的事情,而是称张兵个人行为。随后督察大队对此事作了记录,并且准备通报到张兵个人,后来该所副所长出面打电话说情,才只通报了单位。


张兵说:“这些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毕竟有规定,辅警是不允许佩戴正式警官的制式肩章的。最让他难以理解的是,有时候值班出警,也就是两个辅警去,群众根本不理你,但是领导又叫辅警自己处理,最后受了伤也没人问一句,根本就没把辅警当成自己人。”


通过一年多在警队工作的经历,张兵对辅警这个职业开始有了新的认识,现在他认为群众看不起、领导不重视是他对辅警这个职业的最大感受。


“我们的存在其实是很尴尬的,根本就没社会地位。”张兵说。


张兵还说:“我其实在部队里面干得挺好的,当初退伍的时候,部队领导都不想让我走,最后我还是选择回来发展,但当了辅警以后才发现跟部队还是不一样。在警队里,辅警是一个群体,民警是一个群体,感觉始终有阶级之分,外人也按肩章来区别对待,做了事立了功也是民警和领导的,谁会想起你一个辅警?我们跟民警同样都是值班,民警就有值班费,我们没有。”


同为辅警的贵州贵阳小伙王贵(化名),也感受颇深。王贵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他是贵阳某地的一名辅警,有一天晚上巡逻,在大街上遇到一伙不配合检查的人暴力阻挡执法,随后还用摩托车头盔打了他们。当时执勤的仅有3个人,而对方10多个人,慌乱中执法记录仪并没有拍到打人的瞬间,但拍到了对方抓执勤人员衣领的动作,后来去派出所,派出所说必须有民警出面才好处理,但给值班民警打电话,民警却不来,给督察打电话督察也没来,最后此事不了了之。


王贵说,事后没有任何局领导出来过问,反倒是问执勤人员为什么不把打人动作拍下来。


江西某地辅警罗辉(化名)也给记者讲述了他所遇到的尴尬一幕,有一次他随同民警一起到网吧抓一逃犯,他刚想给逃犯上铐,逃犯却走到民警面前,伸出手让民警铐。“你说此时辅警显得多不多余?”罗辉说。


从“警”多年的广西钦州市某地辅警王江(化名)说起执勤的经历也是一脸无奈。王江说,他有一次深夜盘查一名吸毒人员,先是自报了“家门”,希望对方配合检查,结果对方却直接打了110,称有人冒警。


“我们这里是县级市,地方小,很多人和我们辅警特别能装,骂啥都能忍,就是这句话:你们一个辅警能咋的啊,感觉特刺耳。”吉林扶余辅警王林(化名)说。


“什么叫协助执法,没有民警在场的情况你执法了实际上属于违法,因为缺乏执法主体,如果一旦被执法对象懂法较真,反过来告我们,那么公安局肯定是处理我们的,公安局也明白辅警不能单独执法,但由于警力有限,又不得不派我们去干活,而一旦出问题了都是处理辅警息事宁人,这就是我们的尴尬。”王贵说。


辅警与正式警员收入差距大


目前,全国协辅警队伍人数众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各类警务辅助人员400万人左右,但经费保障来源不一,保障水平普遍偏低。这些年来,从身份的合法性,到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单位的身份地位问题,协警与正式民警的收入差距较大。


据记者调查,辅警的工资每月大多拿到手的约为1000—3000元左右。在边远山区,协警的工资更低,一般在900元—1600元之间。除去各种保险,很多地方每月到手的只有1000元左右。


云南某地辅警王林(化名)告诉记者,他做辅警工作已经22年,现在的月收入为:950元基本工资、500元绩效(今年8月份才加了200元)、工龄工资400元,只有五险没有一金。


王阳(化名)是河南南阳某县的一名辅警,王阳在部队服役四年回来后,1997年在派出所当上了一名联防队员(也算辅警的一种),一直到2004年南阳某县交警大队招聘交通辅警,王阳才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被交警大队聘用至今。王阳自到这个岗位上以后,每年都签劳动合同,从开始的工资350元到800元和现在的1300元,但在当地和王阳岁数相当的正式民警的工资已经能拿到4000元左右。


王阳还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自己虽工资拿得不多,但是工作量大得惊人,在一线工作的太多辛酸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曾想过放弃,但是已经坚持了20多年了,也是对公安工作的热爱这才一年一年坚持下来。


孙立(化名)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后和女友一起来到女孩的家乡,当了一名辅警。自从当了辅警后,他一直鼓励女朋友考警察。所以,在孙立当辅警的两年中,他微薄的收入还要负担两个人的房租和日常生活开销,日子过得有点清贫。女孩也觉得孙立对她很好,值得托付终身,为了早日减轻负担,女孩拼命复习考试,终于考上了警察。孙立也很高兴,他们共同期待着好日子的到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并没有向好的方面发展,最后两人分道扬镳。据孙立的同事介绍,分手与现实的生活有着很大关系,皆因辅警收入少、待遇差。


湖南衡阳县辅警张云(化名)告诉记者,在他们当地,他们的工资为1800元,如果是分队长补助两百元,其他的没有。


记者了解得知,湖南衡阳县的辅警工资还不是最低的。河北邯郸某地的辅警李良(化名)告诉记者,在他们当地除去“三险”和人力资源管理费,他们拿到手的仅为1100多元。而相比之下,四川有些地方辅警的工资稍高一些,减去社保后打到卡里有2386元。目前,山东济宁某些单位辅警的工资扣完“五险”后为1147元。


辅警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据调查显示,有些地方招录辅警标准不严格,只要求辅警的数量,出现了只有小学文化的人当辅警的现象。由于辅警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年轻人在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正确形成之时就加入辅警队伍,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云南某地辅警王南(化名)之前做过辅警的中队长,他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他对辅警存在的问题总结为:组织纪律差,不服从,上报情况越级,管理差。


王南称:“其他地方我不知道,就拿我们这里说吧,有些人制服一穿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了,就开始狐假虎威,工作不积极不说,执勤巡逻还不配合,不懂得警戒和盘问,办案时不懂装懂。好多辅警还留长发,戴手链,戴戒指。”


王南说,在他们所里大多数为关系户,实力户,吃不得苦,受不得委屈,死要面子。他在当中队长期间,所里规定,辅警所有的值班记录及案情相关事宜都要首先抄报到他之后,再由他向相关领导汇报,但他所管理的辅警只有极少部分上报值班记录,很多人都会越级上报。


江西某地辅警罗辉(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辅警的工作平台是自己的岗位,但少数人缺乏对岗位重要性的认识,工作敷衍,马马虎虎;更有甚者利用这个工作平台,谋私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记者了解到,更重要的是辅警专业意识淡薄,流动性大,缺乏专业的技能知识培训,很多人业务刚熟悉、工作刚上手就离开了公安机关。年轻一点的人,把辅警工作当作是参加工作前的社会实践,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工作。


发展前景逼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最让协警困惑的是,对他们缺乏一套工作绩效的考评、激励和晋升机制。“干得不好会被开除,干得好又得不到什么奖励。”


云南某地辅警王云(化名)是一位越战侦察老兵,1988年退伍回家,为了生活不得不四处谋生。在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因村里治安工作需要,王云回村从事村级治保工作,由于工作比较突出,当年被评为优秀治安队员。1994年12月因派出所警力少,王云又被招入派出所从事联防工作,这一干就是20多年,至今仍为该派出所的一名协警,协助警察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王云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在他做辅警的20多年中,也曾多次参与调解民事纠纷、出警,负责安保等一系列大小案件。


1996年,在王云所负责的辖区曾发生一起摩托车被抢事件,当时是早上7点左右,王云根据报警人描述的特征,带了两名联防队员顺藤摸瓜,不足3个小时就将抢窃人抓回派出所,把赃物追还给了失主。


2012年,也是在王云的辖区,12年的命案,当时凶手尚未成年,王云通过找双方协商,最终调解了12年的矛盾纠纷。


但由于他所从事的职业并没有前景,他的家庭也因此发生了变化。2013年,由于家庭特别困难,工资少而且前景渺茫,他的爱人便劝说王云放弃这份工作,去外地打工来补贴家用。而干了20多年辅警的王云并不舍得丢弃这份工作,为此与爱人产生了矛盾,在2013年办理了离婚手续,留有12岁的孩子与王云一起生活。


“因为我是一名越战侦察老兵,我非常喜欢、崇拜这份职业,从未舍得离开过这份工作。”王云说。


王云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虽然他已经从事了20多年的辅警工作,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但仍然还只是一名老辅警,与他同来的正式干警有的已经升职,有的已经加薪,而他目前的工资仍然与新来的辅警仅仅相差不到200元,职务与新来的辅警相同。


一位在浙江金华东阳市工作过24年的老辅警在网上呼吁,“我是1992年10月参加工作,在基层派出所工作至今,为公安工作付出了大半辈子,曾经也多次立过功,多次得过奖,多次受过伤,多次流过泪,现在已慢慢地老去,那么,我们这些老辅警该何去何从?出路又在哪里?”


多地试水辅警改革


近日,深圳市法制办就《深圳经济特区警务辅助人员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辅警改革的话题也被许多辅警争相讨论。


记者在网上检索发现,在深圳市法制办就《深圳经济特区警务辅助人员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之前的2015年9月,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在大连召开时也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座谈会提出,将按照“依法规范、分类管理、责权明晰、合理使用、保障有力”的原则,明确警务辅助人员的适用岗位、身份性质、职责权限、权利义务、聘用条件和程序,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的日常管理、考核奖惩和保障待遇。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性质,将警务辅助人员分为文职辅警和勤务辅警,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政府出资保障、公安使用管理的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模式,努力实现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


记者还发现,在此之前也有多地针对辅警问题进行了试水性改革。比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公安局松山分局2013年开始对辅警实行等级化管理,将辅警等级分为岗位等级和职位等级。岗位等级按服务年限晋级和区分,薪酬相应提高。职位等级分为助理辅警长和辅警长两个等级,薪酬高于一般辅警。具有三年以上服务年限的辅警,可竞争助理辅警长,受过嘉奖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助理辅警长满两年的,可竞争晋升辅警长。


2012年7月,全国首个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的地方政府规章——《苏州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辅警既不是临时工也不是志愿者,而是与公安机关签订长期工作合同、工作失误由公安机关承担法律责任的“警察助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虹也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明确警务辅助人员职责定位,加强入口、出口管理,规范激励与约束、待遇与保障、考核与开发等管理机制,并建立警务辅助人员的晋职晋级制度,建立与完善警务辅助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制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