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安部:严厉打击保健品诈骗犯罪!这些保健品都是假的,赶紧转发给身边的人!

公安部今天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关于保健品诈骗犯罪的一些具体情况。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郭林介绍说,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此类(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3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00余人,追赃挽损1.4亿余元。

长按下列二维码进入泰货诚信商城

近年来,保健品诈骗犯罪呈现发案区域不断扩大、涉案金额不断增加、作案手法不断翻新的趋势。特别是一些犯罪团伙采取公司化模式运营,利用有些老年人关注养生保健,防骗意识不强等情况,以发放赠品、免费体检、免费讲座、免费旅游为诱饵,套取老年人信息,进而组织专人提供“亲情”服务,骗取老年人的信任,并通过夸大、虚构保健品疗效,打着高科技产品、慈善福利工程等旗号大肆蒙骗老年人。该犯罪手段欺骗性强,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继续精准研判保健品诈骗犯罪形势,始终对此类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加强执法合作,强化案件侦查,建立打击防范此类犯罪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前,人民日报就曾针对保健品问题发表文章:中国所有保健品都是骗人的,没有例外!

保健品、理财和电信诈骗,被认为是老年人会面临的三大最常见的受骗形式。

曾经就有一名60岁老人在海边自杀,留下的遗嘱中就称被保健品“坑惨”了。每年的央视“3·15”晚会都会曝光食品营销欺诈乱象。

参加养生保健讲座的老年人。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专门出台消息提醒消费者要警惕“专家义诊、权威证明、免费试用、宣称疗效”等非法宣传营销“陷阱”,可为什么国产的保健品总是会跟虚假营销和骗人把戏扯上关系呢?

保健品注定要骗人

2015年起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中对保健食品的定义是: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保健品最终的划分范围仍然是食品。从该标准可以了解到,保健品的生产要求与食品行业标准一致,不同的是,保健食品需要通过卫生部的审查认证,或者资格证书。

因此,在审查上,保健品需要做的只是跟食品一样进行色泽、气味、理化指标、污染物等指标的审查,但在宣传上,保健品却可以进行功能性宣传。从2003年起实施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就详细列出了二十多种保健品功能及实验判定方法。

虽然仅仅是声称“具有功能”,但“辅助降血脂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等却给人以“疗效”的误导,这成了中国保健品宣传中最常见的套路。

尽管在2016年2月出台的《保健食品注册审评审批工作细则》中规定,证明食品的保健功能,需要进行专家的评审。但专家的评审只是通过提交上的材料进行理论分析,《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所要求的保健食品认证需要“经必要的动物和/或人群功能试验,证明其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则由第三方机构给出。

小警礼品屋客房二维码

来源:CEO参阅

近期热文:

又有5名警务人员被抓!如你真把警察当朋友,别因查询个人信息的事找他了

沈阳拟提拔13名干部,其中两个是警察

央视曝光伴游内幕:白天陪玩晚上陪睡

孟晚舟被保释才4天,华为反击震撼世界!

男子航班上性侵23岁熟睡女模特,他妻子却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