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溪穴:通络祛火

2016-01-28 针灸刮痧拔罐刺血经络穴位疗法

名字,你懂我吗?

养生调理 专业技术 学习交流 的最佳平台

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l0154bi0vwy&tiny=0&auto=0

解溪穴:通络祛火

解溪,经穴名。出《灵枢·本输》。解,散也。溪,地面流行的经水也。解溪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散解,流溢四方。本穴为丰隆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因本穴的通行渠道狭小,地部经水满溢而流散经外,故名解溪。别名草鞋带。


属足阳明胃经。经(火)穴。解,散也。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腓浅神经,腓深神经和胫前动、静脉。

【取穴位置】

1.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2.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平齐外踝高点,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处取穴。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腿十字韧带、胫腓韧带联合。皮肤由腓浅神经分布。小腿深筋膜致密,在踝关节前方形成小腿十字韧带。该韧带由附着于跟骨外侧前部的外侧束, 和附着在内踝及足内侧缘的内侧上下支组成。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达胫、腓骨之间的胫腓韧带联合。

【主治功能】

功能:

舒筋活络,清胃化痰,镇惊安神。

主治:

1. 头痛,眩晕,癫狂。

2. 腹胀,便秘。

3. 下肢痿痹,足踝肿痛。

4.高血压

【穴位配伍】


1、配条口、丘墟、太白,有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膝股肿痛,脚转筋。

2、配血海、商丘,有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腹胀。

3、配商丘、丘墟、昆仑、太溪,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踝部痛。

【临床应用】


腱鞘囊肿

主穴:阿是穴

配穴:

发于腕背部者配外关;

发于足背部者配解溪。

方义:囊肿局部围刺,可起到活血散结,疏调经筋的作用,配合艾灸的温通作用,使囊肿尽快消退。

消渴

主穴:胃脘下俞、肺俞、脾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足三里

配穴:

上消者,配太渊、少府;

中消者,配内庭、中脘;

下消者,配照海、太冲;

阴阳两虚者,配命门、气海、关元;

烦渴、口燥者,配廉泉、承浆或金津、玉液;

多食善饥者,配合谷、丰隆、中脘;

便秘者,配天枢、大肠俞、支沟、照海;

多尿、盗汗者,配复溜、关元;

视物模糊者,配风池、攒竹、光明、太冲;

上肢疼痛或麻木者,配肩髃、曲池、合谷、八邪;

下肢疼痛或麻木者,配风市、阳陵泉、解溪、八风;

皮肤瘙痒者,配风市、血海、三阴交。

方义:

胃脘下俞又名胰俞,为奇穴,是治疗消渴的经验效穴;

肺俞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脾俞调节脾胃功能;

肾俞原穴太溪与肾之俞穴肾俞相配,滋补肾阴,清热润燥;

三阴交滋补肝脾肾三脏;足三里清胃泻火,和中养阴。

倪海厦-黄帝内经1-40集 请点击阅读原文

泻血疗法、经筋疗法、X型疗法、倪海厦视频、JT叔叔中医、原始点、艾灸疗法、张秀琴刮痧、腹针疗法、拉筋拍打、神手绝技...上万视频资料不断更新中


美容养生专业技术学堂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养生馆,美容院专业人员的最佳学习平台,学习资料、养生视频、美容视频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