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时刻 | 摸好底、守好门、控好场!疫情防控不松弦
加强疫情防控必须慎始如终。五一假期将近,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更是紧绷疫情防控弦,时刻不松懈。科创中心一直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明确部署、狠抓落实、聚焦细节,出台《杭州科创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牢铸安全墙,为师生员工的健康平安保驾护航。
1
以防为先摸好底
●
如何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做实基础工作?防患于未然很重要。科创中心是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好科研是重中之重的任务。科研工作顺利推进离不开科研设备和仪器管理,疫情当下,进口仪器设备防疫管理不可马虎大意。
浙大微纳电子学院的赵芙蓉老师告诉小编,今年3月就有过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月初,一台进口半导体参数分析仪顺利抵达科创中心,没想到,仪器还没拆封,3月10日就接到通知,说仪器的同批次货物检测出阳性!
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赵老师和同事迅速响应采取措施,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一边立刻遣散人员并临时封闭了该设备放置的实验室,同时立即排查可能接触设备的人员,确定人员名单后,立即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并要求检测结果出来之前尽量不外出活动。一边联系专业机构对设备外包装进行检测和消杀。为保证该设备原放置实验室的正常使用,立即又安排将该设备搬运至学院未启用的空置实验室,并在设备搬出实验室后,请物业人员再次对该实验空间进行消杀。仪器静置一周后,学院又请专业人士对该设备进行拆封后的检测和消杀。反复确认没问题后,才于3月底正式启用该设备。
本次事件,学院老师反应迅速、措施得当,但如何将进口设备的防疫管理日常之中呢?针对此类问题,科创中心迅速采取措施,在实验室进口设备验收环节制定了规范化工作要求和措施,筑牢疫情第一道防线。
一是做好设备消杀,运送至科创中心的进口设备需提供外包装消杀证明和核酸检测报告,抵达科创中心后,现场做一次消杀。二是做好接货信息登记和接触人员信息登记,做到进口仪器设备和人员的信息要做到“来源可追踪,信息登记全”。 三是仪器管理落到细节,进口仪器设备由各单位安排搬运人员接收,搬运人员对仪器设备外包装进行预防性消毒后,运送指定临时存放处。在仪器搬运区域设置规范警戒标识,禁止人员通行。四是做好仪器接触人员管理。出入专区做好消杀防护措施,参与拆封人员须完成定期核酸检测并第一时间做好检测结果反馈。
2
源头抓起管好门
●
不光是设备,科创中心对进出园区的人员管理也一直高度重视。园区师生员工须出示身份信息(工牌或门禁刷脸)、提供健康码(绿码)、行程码(14天内未离杭)、核酸阴性证明,测温无异后方可进入园区;有浙大蓝码者可提供蓝码,测温无异后方可进入园区。同时做出了,在周边疫情形势严峻时,还将加验核酸阴性证明等信息的要求。
五一期间,科创中心继续坚持对在园区的师生员工进行48小时核酸检测工作。五一假期结束后,返回科创中心园区的师生员工,须提供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须在杭州检测)。
与此同时,科创中心疫情期间也更加严格外单位人员入园程序。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园区的,必须经过相关审核流程,由一级网格员对照最新“国内疫情风险管控划分情况”“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萧人员健康管理分色图”,判断外来人员不是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并提供杭州健康码(绿码)后,才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访客预约。访客进园时须主动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服从安保人员指挥,经核查健康码、行程码、核酸阴性证明和预约信息,并检查测温无异后才能进入园区。
访客预约程序中加入了48小时内核酸证明项
3
多措并举控好场
●
科技创新工作离不开深度交流与合作,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科创中心没有停下探索创新的脚步,而是转向云上开展系列学术论坛活动。如今,各类创新大赛、学术讲座、国际论坛都在线上开展得如火如荼,科创大讲堂海外版更是以“云上”形式对话院士,各类活动已吸引了数万线上观众参与探讨交流。
2月26日,浙大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参与主办的“智能泛在网络与安全国际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行。
研讨会主席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加拿大三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学民和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任奎教授担任。多位知名院士学者参与大会。
3月4日,“全球青年科学家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
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莱顿大学医学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球知名学府的青年学者,云端相聚,共话未来。
学术活动之外,科创中心还在不断加强园区卫生环境整治,做好各楼宇、健身房、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的保洁、消毒和通风,为师生员工提供安心、舒心、放心的科创园区。
向着浩荡的春风
我们相信胜利一定就在前方!
文字/图片:吴瑶瑶/孔晓睿
本文编辑:孔晓睿
校对:孔晓睿
推荐阅读
点“在看”,送我一朵小黄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