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年第8期目录
本期目录
学术前沿
工业革命、组织变革与企业理论创新刘汉民、解晓晴、齐宇·3·突发公共事件与经济发展
医疗卫生资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率与资源优化配置谢琳、杨华磊、吴远洋·14·
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与土地资源配置
——基于工业用地出让的经验分析
杨继东、崔琳、周方伟、赵文哲·29·
产业经济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的影响渠道检验
佘硕、王巧、张阿城·44·
非正式环境规制能否降低碳排放?
——来自环境信息公开的准自然实验
张华、冯烽·62·
金融
货币政策、企业投融资决策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
张冬阳、崔建军·81·
农地产权抵押下的信贷配给:分抵押权人比较
李韬·93·
公共管理
金融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政府作用:增进还是抑制?
樊羚、韩廷春·104·
企业管理
职业发展前景如何影响农村医生的离职倾向?
董香书、刘保丹、付町·115·
科技金融政策是否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来自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证据
程翔、张瑞、张峰·131·
内容提要
工业革命、组织变革与企业理论创新
刘汉民、解晓晴、齐宇本文以历史关键事件为依据,通过比较分析工业革命、组织变革与企业理论创新的演化过程和逻辑关系,探讨工业革命影响企业理论创新的内在机理和规律。研究发现: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推动组织变革,组织变革则会引起企业理论创新;工业革命通过组织环境的变化推动组织变革,组织变革通过研究纲领的变化实现企业理论创新;工业革命、组织变革与企业理论创新具有共同演化特征,工业革命与企业理论创新之间存在大约10~20年的时滞。根据研究结论和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企业理论创新的前景和方向。
医疗卫生资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率与资源优化配置
谢琳、杨华磊、吴远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湖北省一直是疫情的重灾区与抗疫的焦点地区,患者死亡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构建纳入医疗资源条件的新冠肺炎传播的SIER模型进行机制分析和模拟研究,发现改善卫生资源条件会降低疫情的死亡率。针对湖北省疫情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无论是增加医院或者卫生系统内的床位数,还是增加医护人员数,均可显著地降低疫情死亡率。进一步通过时变效应和断点回归模型考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政策效应和外援医疗团队效应,实证结果也佐证了上述推断。结合研究结论和湖北省防疫经验,本文提出先整合医院内部医疗资源,打破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分割,再整合地区内医疗卫生系统的资源,同时实施医疗系统外部资源三管齐下的医疗资源配置建议措施,以期为国内外疫情防控贡献中国智慧。
——基于工业用地出让的经验分析
杨继东、崔琳、周方伟、赵文哲本文以工业用地为例,讨论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时所面临的权衡。资源的有效配置会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但是可能增加地方财政压力,减少政企互动下的寻租收益。通过匹配2008—2013年工业用地的微观交易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本文构造每笔工业用地的配置效率指标,实证研究工业用地配置效率,结果发现:(1)平均而言,经济增长压力大的城市更倾向于将土地配置给利用效率高的企业;(2)高效企业拿地时往往享受到地价优惠,这降低了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的财政收入;(3)地方市委书记由本地晋升时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说明资源能否有效配置受到政商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和政商关系间的权衡影响地方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
本文以2010年中央推行低碳城市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低碳城市试点对获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甄别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间接效应。结果表明,获批低碳试点城市能够直接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这个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为正。对影响渠道的检验表明,低碳试点政策能够通过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促进产业升级的渠道间接提升所在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产业结构转型的间接效应并未得到验证。
——来自环境信息公开的准自然实验
张华、冯烽现有关于碳减排的文献主要关注政府自上而下的正式环境规制,然而忽视了以环保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对部分城市进行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依托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理论,使用渐进性的双重差分法估计环境信息公开对碳排放的影响,以考察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碳排放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水平,不仅验证了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策略,也彰显了非正式环境规制的碳减排作用。经过共同趋势、安慰剂、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同时,环境信息公开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碳减排效应在东部城市、西部城市、环保城市以及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高人力资本水平城市的样本中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环境信息公开通过缩小规模效应、优化结构效应和提升技术效应等渠道降低了碳排放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多元碳排放治理体系提供了实证证据,论证了非正式环境规制在碳减排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所有权异质性引入企业投融资决策模型,并借助融资成本、国有企业的挤出效应和杠杆-收益错配三组概念将货币政策、企业融资决策和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融合在一个分析框架之下,得出货币政策对企业资产负债率,进而对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基本推论。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决策、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但无论货币政策宽松与否,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上升始终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持续攀升的主要推动力。由此,本文认为“去杠杆”相关政策应警惕所有权异质性带来的扭曲效应,其核心或着力点应当放在国有企业一端;而货币政策则应保持适当宽松,以“宽货币、紧信用”缓解国有企业对非国有企业的挤出效应,为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蓄能。
分抵押权人比较
李韬在中国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践中,抵押权人主要有担保中介和金融机构两类。本文以宁夏农地产权抵押试点区农户为样本,考察不同抵押权人对农户抵押贷款是否配给、多大程度配给两步决策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影响因素差异。结果表明:(1)“是否信贷配给”在两类抵押权人信贷配给决策中都起着主导作用;(2)两类抵押权人虽然都排斥有过融资约束经历及规模经营农户,但是又有各自偏好;(3)同一影响因素在两类抵押权人信贷配给决策中都存在着不同权重,甚至影响方向也并不一致。
本文关注中国金融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政府干预究竟是增进还是抑制金融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从理论上分析,金融发展通过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渠道影响实体经济,政府干预影响金融功能也从这两个渠道展开。从实证上分析,基于200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发现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以及两个渠道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与财政支出的交叉项对实体经济以及两个渠道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表明政府干预抑制了金融功能的有效发挥。
本文立足于一手调研数据,考察职业发展前景与农村医生离职倾向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医生对职业发展前景的不满意显著提高其离职倾向。具体来说,从职业发展前景的三个维度来看,相比职称晋升与培训机会,职务升迁影响力度有限;对于农村医生转院的离职倾向而言,职称晋升的影响力度显著大于培训机会,并且职业发展前景通过“社会地位”“组织认同感”影响医生的离职倾向。分样本结果显示,职业发展前景对乡镇卫生院医生离职倾向的影响更为显著;年轻医生对职业发展前景不满意显著提高其离开医院的倾向,而中老年医生对于职业发展前景的不满意显著增加其离开医疗行业的倾向。
——来自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证据
程翔、张瑞、张峰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区域科技金融政策对微观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宏观层面以2007—2017年全国31个省份颁布的科技金融政策作为研究对象,设计政策量化手册对科技金融政策进行文本量化;微观层面构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A股558家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通过实证模型研究区域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金融政策与企业竞争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具有一定滞后性;不同政策类型、不同市场类型、不同企业性质使得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尽相同。
往期回顾
01 |· 2020年第1期 |
02 |· 2020年第2期 |
03 |· 2020年第3期 |
04 |· 2020年第4期 |
05 |· 2020年第5期 |
06 |· 2020年第6期 |
07 |· 2020年第7期 |
经济与管理研究
微信号 : REM_JJYGLYJ
投稿网址:http://rem.cueb.edu.cn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即可进入本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