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华版)纪雯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密度与创新

JJYGLY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4-09-09


❖ 自2022年5月18日起,《经济与管理研究》正式启用中国知网的“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投稿请前往:


https://rem.cueb.edu.cn

https://jjyg.cbpt.cnki.net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密度与创新

纪雯雯

► 刊期:《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年第3期

► 作者简介:纪雯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副教授


点击音频

收听本期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本文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利用“宽带中国”政策实施构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密度对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信息基础设施作为一种新技术对创新具有外生性促进作用,并且在高收入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东部城市正外部性相对更大;(2)人力资本密度对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验证了集聚理论;(3)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为人才提供一种更低成本的交流新方式,人力资本通过网络交流和移动电话交流对创新的溢出效应大于面对面交流对创新的溢出效应,并且在高收入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西部城市的创新溢出效应相对更大。在当前中国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的背景下,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既要有序稳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也要注重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和人力资本开源共享。

关键词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密度;创新;政策效应;溢出效应

引用格式

纪雯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密度与创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44(3):109-130.


一、问题提出

中国历来重视创新对发展的引领作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之一,信息基础设施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的重要基石,为支撑创新的各种生产要素提供连接基础。2022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再次明确“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数字经济发展任务。那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知识生产的影响是什么?面对面交流是否有利于人力资本密度创新?作为一种交流新方式,信息基础设施对人力资本密度创新的作用是什么?下一步能否利用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进一步提升创新,成为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二、创新之处

本文通过技术进步变化函数将信息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密度变化纳入知识生产函数,利用2013年“宽带中国”政策实施构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DID)法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创新的影响,从而克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区创新水平之间由于因果倒置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有效解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何会成为创新生产的关键变量,并有助于理解其如何成为创新驱动的重要支撑。

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于经典的创新生产函数,探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创新的作用,并全面评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创新中的作用,以及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溢出效应进而提升创新的作用。二是借助“宽带中国”政策实施构建准自然实验,采用DID法识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创新的直接影响,克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区创新水平之间可能产生的内生性问题。

三是借助交互项考察人力资本随着人口集聚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而增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分析人力资本采用面对面交流和网络交流对创新的溢出效应,并利用人口普查微观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借助2013年的“宽带中国”政策实施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密度对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种新技术对创新具有外生性影响,也改变了知识生产方式。信息网络发展非但没有替代面对面交流,反而为人才提供一种更低成本的交流新方式,有助于人力资本密度创新。

具体而言,首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可以提高示范城市10%左右的万人专利拥有量,并且政策效应随时间进一步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创新的影响在高收入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东部城市相对更大。其次,人口密度对城市创新依旧保持正向作用,并且人口密度对城市创新的边际效应随着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上升,即人力资本密度对城市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再次,信息基础设施为人力资本交流搭建新连接平台,人力资本通过网络交流和移动电话交流对创新的溢出效应大于面对面交流对创新的溢出效应。人力资本网络密度在高收入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西部城市的创新溢出效应相对更大。

本文的研究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可为促进创新国家建设的长期发展战略实施提供如下启示:

第一,有序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范围,扩大信息技术支持创新的范围。未来促进创新发展,不仅要利用好政策工具,有序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范围,提高数字化服务供给质量,还要扩大信息技术支持创新的范围,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持续涌现,释放数字红利。

第二,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匹配功能和共享优势,促进开放式创新的增加。利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历史机遇,建设人力资本集聚和知识共享的新模式、新平台,搭建更多人力资本知识溢出的连接载体,以平台发展优化人力资本配置和加速人力资本共享,破解非资源地区、西部地区人才不足的困局。信息基础设施为人才交流提供新连接基础,数字平台通过众包、兼职等参与模式,以任务为导向将城市集聚的各行各业人才利用算法优势迅速匹配。同时,搭建更多人力资本知识溢出的连接载体。一方面,加快发挥技能偏向优势,促进人力资本持续创新。另一方面,利用算法优势,降低人力资本匹配成本、摩擦性障碍和拥塞效应。

第三,利用人力资本网络交流方式,探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创新发展的多维路径。建立国家层面的大数据系统,网络互联实现跨区人力资本共享。利用大数据和算法匹配精准对接中西部城市和欠发达城市的人才需求,以平台发展优化人力资本配置,弥补区域人力资本密度鸿沟,平衡区域创新均衡发展。在信息基础设施的创新回报更明显的高收入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东部城市最大化试点实施效果,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和市场效率,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为抓手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在人力资本密度创新溢出效应明显的非资源型城市和西部城市,充分发挥网络连接和集聚资源的优势,突破当地创新人才不足的局限,拓宽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人力资本交流半径,利用人力资本网络密度完善创新均衡发展的条件,普惠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的红利。

(全文刊发在《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年第3期第109—130页。)

  ※ 阅读提示 ※  


《经济与管理研究》电子期刊已上线,敬请扫码体验!

往期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经济与管理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