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华版)张翼飞、王希瑞|中国企业灾后何以“涅槃而生”?——来自地方政府应急降费政策的经验证据

JJYGLY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4-09-09


❖ 自2022年5月18日起,《经济与管理研究》正式启用中国知网的“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投稿请前往:


https://rem.cueb.edu.cn

https://jjyg.cbpt.cnki.net

中国企业灾后何以“涅槃而生”?——来自地方政府应急降费政策的经验证据

张翼飞 王希瑞

► 刊期:《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年第5期

► 作者简介:张翼飞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讲师王希瑞上海海关学院海关与公共经济学院讲师。


点击音频

收听本期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本文以2010年洪灾为事件冲击,以2010年前受灾不频繁的地区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2008—2012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和强度双重差分模型追踪应急突发事件后企业成长情况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经营所在地受洪灾影响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资产收益率稳中有升,且未出现资产减持和裁员的现象,这缘于灾区政府实施了以减免和缓缴社保费、减免租金和利息为核心的固定成本降费政策,以及补贴或缓缴水电费、清理行政收费项目为代表的可变成本降费政策;(2)在灾前减税积极性高、财政自给率持续提升、灾后实施税收优惠的地区,政府出台降费政策的积极性更高。本文研究结论为应急财税政策的系统性优化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应急事件;企业成本;地方政府行为;降费;企业成长

引用格式

张翼飞,王希瑞.中国企业灾后何以“涅槃而生”?——来自地方政府应急降费政策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44(5):110-123.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以新冠疫情和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为代表的重大应急事件发生频繁,使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链条被割裂,继而面临营业收入快速下降、成本降低不明显、非日常损失急剧上升等困境,这些困境增加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确定性。政府及时出台应急政策助力市场主体转危为安,是经济复苏的必要举措。与欧美国家“拖延策略”的治理方式不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应急事件及时管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的治理战略。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演进脉络看,国家治理能力建设是一个跳跃式升级的过程,且伴随着政府高度自觉的行为特征,“在灾难中学习”成为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地方政府的应急政策是否积极有效,应急政策的施策重点又聚焦于何处?本文希望回答上述问题,以期为政府应急治理能力的优化提供经验借鉴

二、创新之处

本文的可能贡献包括:第一,运用多种降费政策进行机制分析,有利于识别出企业不同状态下政府差异化降费政策出台的积极性,为企业成长提供更为充分的因果证据。许多文献虽然运用理论、实证和案例分析法探讨了财政补助和减税政策机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但大规模财政补助的持续性、税收优惠对企业的实际效果应辩证看待,如果企业收入少、利润为负,则增值税、所得税减免政策的实际效果会大打折扣。相比之下,非税负担的形式更加复杂多样,实际费率因企业生存和发展状况而异,因此降费政策的研究仍有拓展补充的空间。第二,将异质性研究拓展至灾前和灾后双重维度。目前的异质性研究局限于分地区、分市场主体类型视角,未能考虑配套制度和资金环境在政府决策中发挥的作用,本文重点讨论灾前财政政策偏好及财力保障水平、灾后税收优惠在应急降费政策出台中发挥的作用,对构建系统化的应急财税治理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运用2008—2012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和强度双重差分模型对2010年洪灾应急突发事件后企业成长情况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洪灾发生后,灾区政府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降费政策多措并举,助推了灾区企业成长,验证了政府兜底保障的重要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充足的财力保障为应急降费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制度和资金支持,降费与减税政策有机协调能发挥政策“组合拳”的叠加效应。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启示:

第一,坚持以“降成本”为导向,解决企业非税负担过重的问题。灾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资产收益率的提升未依靠资产减持和裁员来实现,而是受益于政府出台的减免和缓缴社保费、减免租金和利息、补贴或缓缴水电费、清理行政收费政策。因此,政府应以“稳增长”“稳就业”为导向,坚持全面实施“补”“降”“缓”“免”政策,既关注企业生存困境,也关注企业发展问题,重点聚焦于企业要素资源获取、配置和持有成本,以及收益积累过程中的各类负担,以帮助企业实现外延式扩张和内涵式发展的双重兼顾;同时,政府应提高降费政策的普惠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使更多企业享受到惠企措施带来的红利。

第二,以“补短板”为支撑,为应急降费政策提供配套制度和资金保障。在灾前减税积极性高、财政自给率持续提升的地区,政府灾后出台降费政策的积极性更强。因此,在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政府应对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加力提效,使政策更加稳健、有为,从而加快以降低市场主体负担为导向的财税治理能力塑造。对于灾前减税积极性低、财力薄弱的地区,政府既应改变惯性思维,树立危机意识,对或有风险进行沙盘推演,也应积极探索财政收入来源和支出策略的创新,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前提下缓解预算收支压力,提高财力保障的可持续性,逐步实现应急财税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文刊发在《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年第5期第110—123页。)

  ※ 阅读提示 ※  


《经济与管理研究》电子期刊已上线,敬请扫码体验!

往期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经济与管理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