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来新加坡的打工人或者留学生很容易成为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的“目标”,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分享了真实的换汇骗局,提醒在新加坡的中国公民注意防范。2023年3月,在新加坡某大学读大一的小丽接到自称“新加坡移民局(ICA)”打来的电话,告知其有一个从中国某市寄出的包裹内有涉嫌“违禁物品”被海关扣押,要求她到移民局接受调查。小丽感到很震惊,急忙解释她最近根本没有从该市邮寄任何物品。随后,自称“新加坡移民局”工作人员L致电小丽称可以帮忙将电话直接转接到某市“公安局”,以便更好说明案情。之后,第三通电话打过来,电话那边的人自称是某市“公安局”Z警官,严肃地跟小丽说:“小丽啊,我们查了一下邮寄包裹的事确实与你无关,但我们查到你涉嫌一起重大的国际洗钱诈骗案,涉案金额超过10亿元。”小丽头脑一片空白,震惊、恐惧、无助的感觉已将她吞没。Z警官随后告知小丽因案情重大决定立即逮捕,并通过whatsapp给小丽发来了某市“公安局”“逮捕令”,并要求小丽签署“保密协议”配合调查,调查期间必须报告每日行踪并且不能告诉任何其他人。随后,Z警官又说,考虑到小丽是初犯,如能及时足额缴纳“10万保释金”,将“不逮捕”、“不追责”。小丽出于害怕便以“补缴学费”为由向父母要钱后将资金打入对方指定账户。几天后小丽在与同学聊天时无意间提及此事,经同学提醒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但为时已晚,钱款已经被骗子快速转移。
作案手法分析:一、非法获取个人信息。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当事人的个人身份等信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当事人;二、制造恐惧,连环设套。骗子编造当事人涉嫌“银行卡洗钱”、“跨国诈骗”、“散播谣言”、“邮寄非法包裹”等“指控”,并发送“官方核查网站”、“逮捕令”、“通缉令”等文书,对当事人进行威逼、恐吓,给受害人“洗脑”;三、假意协助,收割“韭菜”。骗子以帮助“洗脱罪名”、“将功补过”为由,要求当事人缴纳“保释金”并将个人名下账户所有钱款转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中国驻新使馆提醒:中国公检法机关绝对不会通过电话、微信等其他形式办案,绝对不会通过境外社交平台进行视频审讯,也绝对不会提供“安全账户”让当事人远程转账汇款。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为保证自身远离电信诈骗,请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漏,转账汇款多核实。
新加坡国际学校怎么申请?眼还有精彩的直播等你来看,点击下方预约起来!
想第一时间了解新加坡的热点新闻,可以关注新加坡眼旗下“新加坡号外”微信公众号,同步下载新加坡眼APP,不失联。《眼哥在新加坡》视频号你关注了吗?
点击下面视频,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内容!
或直接搜“眼哥在新加坡”也可以找到我们的视频号~
跟进新加坡时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