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助力华人企业出海!天际科技投资新加坡办公室启用

看南洋 2023-12-24
▲ 新加坡眼旗下账号,点击左上角关注,加星标,以防失联



近期,天际科技投资新加坡办公室启用暨“动荡时代的全球科技投资布局”论坛圆满落幕。





活动安排

天际科技投资创始人张倩女士在会上全面介绍天际科技投资并发表主题为“硬科技双币基金管理人的全球投资战略”的演讲,希望落子新加坡能够借助其全球科技重要节点的地位,不断助力全球华人科技创始人和投资人把握新一代的AI浪潮享受科技红利。


同时邀请了天际科技投资的AI产业顾问胡郁博士,胡郁博士作为嘉宾带来“生成式大模型背景下的商业生态系统范式转移及应对”的分享,深入浅出的梳理AI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并以商业生态系统作为切入点分析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探讨初创企业在该背景下的机会与未来。


最后,以“科技企业的全球布局”圆桌讨论为结尾。胡郁博士与来自新加坡企业INNOWAVE TECH的徐劲松先生的观点输出为此次精彩的思想碰撞画上圆满的句号。


以下为论坛的精华分享:



硬科技双币基金管理人的全球投资战略

                            -----天际创始人张倩

张倩女士表示新加坡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之下,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动荡时代的全球科技投资布局的重要节点。


在宏观经济和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新加坡的历史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可以看到在新加坡有来自美国的企业家,希望把美国的一些领先技术更好的应用于东南亚或者亚洲,把先进的技术能够在亚洲商业化和本土化。也有很多中国成功的企业家来到新加坡,希望能够用一些技术能够参与并引领世界的科技变革。因此天际资本作为全球华人的企业家的资本赋能者,希望能够以新加坡为桥梁,重点连接中美科技和商业的结构性机会。


至今年以来,天际在硅谷、中国累计拜访了近 100 个 AI 相关的项目,并有已立项三个与新加坡有关的项目,这也代表着我们天际希望用新加坡来赋能全球的华人科技创始人的决心。


近年出现很多超预期的情况,今年宏观环境处于承压之中,全球各个经济体的宏观指标出现很大的波动,给传统行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不尽然,我们还是能在AI行业看到机遇,比如说 S&P500,今年获得了85%的绝对收益。因此作为VC管理资金的GP,我们一直在关注如何能够在宏观危机当中把握更好的机遇,也是我们的企业家创业者重点的思考问题。



以史为鉴:宏观环境与IT行业


以史为鉴,遇到现实危机时回顾历史是明智之举,短期内难以洞察许多事物的本质,但如果拉长时间跨度至50-100年来看,就会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发现现在的宏观环境与上世纪70年代极为相似,1970年石油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步入衰退;时至今日,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石油和能源价格飙升,各国经济持续下行。同时,70年代的利率和通胀水平都处于高位,正值此时半导体产业高速发展。


对照今天,业内普遍认为新一代AGI时代是大概率会到来,其影响力堪比上世纪70年代半导体信息技术的爆发。上世纪60年代芯片技术的发明推动硬件创新,继而催生软件业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才在过去50年的积累和近20年的高速成长中进入当下阶段。


进而分析世界市值前十强公司的演变能发现科技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从1917年仅一家到2023年前五名全部为科技公司,充分印证科技企业的创新速度。在时代快速变迁中,科技创新更易突破宏观周期限制。


这也符合天际的投资逻辑:穿越周期,坚定不移的投资科技。


天际来到新加坡是希望帮助新加坡的创业者、投资人更好的能够找出有潜力的代表下一代的科技企业,并在能够投得进去的同时获得可观回报。


在不断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全球科技领域存在三个重大机遇:


1、中国科技供应链全球化和半导体产业再全球化带来机会。全球供应链分成中国供应链和非中国供应链两部分。中国企业家携技术和知识推动供应链全球化,在非中国地区复制中国模式带来许多机会。同时,半导体产业也开始再全球化。


2、华人企业家推动全球产业进步。顶尖企业家是全球最稀缺的商业资源。华人企业家正在快速推动全球产业进步,其中分三波:第一波是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第二波是硅谷新一代华人创业者;第三波是有国内创业经验的华人再次创业。这为全球带来巨大价值和快速技术商业化机会。


3、AI应用快速爆发。AI底层创新源自硅谷,但应用爆发在全球。所有投资者和创业者都应采取“All in AI”的状态,利用AI工具赋能传统行业,以抓住AI时代机遇。


天际资本的打法和布局


投资最重要的是经验以及真正的价值创造,天际团队在股权投资行业成长了 13 年,期间沉淀了独特的知识体系和高效的价值赋能模式,专注聚焦三大领域并把握了每一波的科技的浪潮。我们有信心在新一代AI浪潮中协助投资者和创业者抓住机遇。


1、看得准:持续投出代表大时代的卓越企业家


赛道的认知可通过理论来判断方向,但科技企业最核心是企业家。不同时代的卓越企业家有不同特质,能持续投资顶尖企业家、与他们共同成长和过难关,这样的知识体系在新时代起关键作用。天际在每一波周期均投出了代表大时代的平台型企业的企业家,比如有美团的王兴、蔚来汽车的李斌、小米的雷军、字节跳动的张一鸣以及硬科技时代的长江存储创始人杨士宁,现创办芯盟。



2、投得进:累计投资超过300亿人民币,聚焦三大主赛道

天际在科技产业链已经累计投资了 300 亿,构建了完善的上下游生态圈,上游有硬件、云、数据/人工智能,下游有智能电动车和云,同时用 AI 去赋能各个行业的应用。


3、帮得上:顶级科技创新认知企业家产业平台持续赋能创业者

在天际的平台里拥有 40 多位成功的科技企业家LP,他们都深度参与天际的投资。不仅如此,天际与很多企业家会有深度的联动,一起成长共同布局,深度把握 AI 大时代带来的机会。


4、退得出:天际资本团队十年实战经验,历史已退出项目平均IRR超过40%

这也是受益于我们的六大原则,总结来说仍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对产业认知和金融能力的把握。

三、天际平台的价值

天际的价值不仅局限于财富,同时非常注重打造服务产品,会以产品的形式系统性输出给LP,带来产业、认知及人脉的价值。天际创造了三类的产品:


第一类是基金产品,其最大特色是给予投资人跟投权利,主基金和跟投基金比例为1:1。在天际累计募集的10亿美元中,一半是主基金,另一半是给投资人的跟投基金,LP可以对感兴趣的企业进行追加投资,从而实现更有意义的价值赋能。


第二类是认知产品,会定期举办提升认知的活动,比如研讨会、行业峰会等。比如今年二月组织的tech tour活动获得了很好反响,带领LP实地拜访十几家天际的被投企业,亲身感受科技带来的冲击力以及未来潜力。


第三类,造福积爱(以人为本)产品,传递造福造爱的理念,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新时代人工智能带来的商业生态系统范式转移及应对

                 ---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胡郁

胡郁博士以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阐释人工智能的三次浪潮。结合在讯飞创业的经历引出人工智能的多种实现路径,创新性提出人工智能分为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运动智能和认知智能四大类,获得业内广泛认可。在目前深度神经网络与大数据的结合的主流路径下,分析了认知智能的应用方向,其中具体探讨了ChatGPT当下的问题及未来运用。此次演讲的主题人工智能带来的商业生态系统范式转移的剖析使人耳目一新,开阔了我们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视野,也为创业公司明确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启示。



1、回顾人工智能历程以迎接第四次AI浪潮


第一次浪潮的开始是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到1957年第一个神经网络Perception被提出来,这发生在1946年为美国陆军做的世界第一台数字计算机ENIAC被发明的背景下。ENIAC被发明后,1950年左右,第一台民用存储程序电子计算机EDVAC诞生,并将民用计算机的整个硬件开源,因而全球开始制作硬件系统,推进第一次的人工智能浪潮。


1980年,人工智能迎来了第一次冬天,同时也是第二次浪潮的开始,苹果、英特尔、Microsoft的成立,促使80年代使个人电脑进入普及期,届时该环境提振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乐观情绪。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日本提出第五代计算机计划,欧洲提出了尤里卡计划。


随着技术的进展,到了90年代末,国内的863计划开始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大家发现人工智能做不出来,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计划失败,美国也不需要星球大战计划,人工智能进入第二次低谷。90年代末中国工人下岗,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而中国的大学生还没有创业的能力,换言之主要是解决自己的工作而已。可以说是这个时代中国大学生创业九死一生,然而我们就在合肥自主创业,讯飞在1998年创立的时候叫中银天音,不在北上广所以不清楚当时阿里、腾讯、百度的成立,互联网的热潮。同时也不知道国际上人工智能已经没钱了且不被看好。不过当时863计划成果出来,实验室拿了语音合成的第一名,董事长刘庆峰当时硕士毕业开始创业,获得BOC电脑投资。此时人工智能还没有第三次浪潮,我们创造了一个概念叫做语音产业,1999年获得了当时合肥市政府的一笔投资,2001年获得了当时中国比较有影响力的两个企业的投资,柳传志的联想和郭广昌的复星。拿到这两笔投资以后,2004年科大讯飞盈亏平衡,2008年5月22日在中小板挂牌上市。


第三次浪潮,2014年产业界有可能有100个公司在做机器视觉,2016-2017年达到高潮,人工智能全民大普及。


2、认知智能的涟漪效应


神经网络早在1957年就被提出,但由于理论不完善、可行性受限,一直未被主流认可,被视为一个边缘领域。直到2008年至2009年,深度学习理论的实用价值才真正被确认。2010年,科大讯飞是国内最早把深度神经网络用于语音的识别,2014年讯飞为世界第一个实现了中文连续语音识别。届时,中国的很多龙头企业不断涌现,搜狗也开始做语音识别,讯飞开始思考能否扩展做一些新的东西,从而我提出要把重心从感知智能转向认知智能。


同时IBM在宣传认知计算,《人类简史》首次提出人类和其他动物不一样,是因为人类有了语言。因而进一步提出认知智能,并将其定义为语言的理解,知识的表达、逻辑推理和最终决策。很快我提出的人工智能四大方面: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运动智能和认知智能并被大家广泛接受。


为什么把人工智能分成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运动智能和认知智能?运算智能就是大家理解的“算得快、存得多”;感知智能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运动智能,也就是追捕和逃跑的能力。感知智能、运动智能是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非常需要的,而运算智能则是人和动物的大脑是不具备的能力的,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不需要这个能力。


人工智能产品和其他产品一个很大区别为涟漪效应,在真正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来满足应用中产生的新需求。AI产品有尝鲜用户和发烧友不为效益而使用,随着第一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回流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学习提升产品性能,进而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这个扩散的过程使得产品不断被完善,最终产品效果达到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认知智能主要有两大应用方向,第一是交互式智能,因为语言具备了语言知识,泛百科、逻辑推理的能力。第二是通过文字学习大量知识形成专家系统。只不过这种专家系统以前是用rule base,后来变成统计模型,现在演变为ChatGPT。目前ChatGPT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其外延问题有:


1)ChatGPT难以习得常识,很多常识不是用书本体现的,其不等于知识。


2)缺少从原始数据中自主发现新知识的能力。智力发展的有两个驱动为生存和好奇心,这两个因素不断平衡才能向前演进。


3)人类具有自我意识,抽象和联想的能力,而该能力并不能创造出来的。


4)情感。并不是学会了最复杂的围棋就能够把生物的所有智能都学会,逻辑是不成立的。现在的神经网络架构再放大,可能再放大1万倍还是没有。


同时还有内涵问题:


1)ChatGPT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目前不具备任何倾向性,其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是由于其学习的文本等数据中内容和知识的导向,通过监督性精细化的学习调整来实现的。


2)ChatGPT很难自主判断所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这就是“幻觉”效应。虽然可以通过参数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使大模型的“幻觉”比例下降,但无法保证“幻觉”会完全消失。这就意味着在人类认知智能所包含的语言理解、知识表达、逻辑推理和最终决策整个链条上,生成式大模型无法独立做出准确的决策。所以应该把决策链条上的前面三项交给人工智能来辅助,而最终决策牢牢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面。


3、成为商业生态系统的keystone


一般而言,大多数公司都想做大做强,那么1000亿美金市值的公司当之不愧会是大家的追求目标。那要怎么才能做到1,000亿美金市值公司呢?这就涉及到商业生态系统的分析,任何一个公司都属于一个商业生态系统,可以分为ICT商业生态和传统消费生态。不同类型的商业生态系统下适用不同的逻辑。比如基础设施需要凯恩斯的计划经济,而服务业则是在约翰的自由市场经济下发展得更好。


很简单,成为商业生态系统里面的控制核心,即keystone就能够达成目标。公司市值取决于所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以及所在商业生态系统有多大。像微软、Intel在PC生态,苹果在移动互联网生态,谷歌在搜索广告生态及美孚之于石油生态,都是处于主导地位,其中intel、谷歌、微软、apple是靠技术创新成为keystone的。因而初创企业是通过破坏式创新,从而拥有颠覆现有产业链的能力,换言之,这亦是范式转移所带来的转变。


回顾一下推动人类商业生态系统范式转移的三条科技主线。这三条主线分别是:能源与动力,材料与制造,信息通讯与智能,不难发现随着技术的演变,转移周期越来越快,其中信息通讯与智能这条主线迭代速度最快。这也是受益于商业的本质,为消费和消费品提供给消费者,消费和消费品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闭环是信息通讯智能化关键点。就广播电视电话时代而言,为了让消费者知晓产品,厂商会投其所好通过在收音机、电视做广告,同时消费者收到广告后用有线电话反馈,因而此时的keystone是美国广播公司(ABC)、福克斯电视台、AT&T。PC到互联网时代则随着新的硬件PC推出,windows,GUI,浏览器和网页,网页成为交流媒介, keystone是微软、英特尔,雅虎。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是从PC转移手机,App成为流量入口,从而手机公司寡头化严重,其通过手机APP预装、APP Store有着流量分发的作用。


过去的几次范式转移,硬件从收音机、电视机、电话变成PC、手机。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带来了操作系统交互,至此交互从GUI转至touchUI。交互的流量分发使得信息消费和信息消费品的出现。这期间传统的消费/消费品厂商仍然存在,但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及服务的方式得以重构,从实体变为虚拟APP网页等,这就是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范式转移。


4、AIoT时代的商业生态系统范式转移


那么人工智能会怎么带来商业生态系统的范式转移呢?


也就是AIoT时代,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提及,出现智能体与非智能体,通讯与交互、沉浸式体验这三个概念。对此ToC方面,未来消费者会有AI Agent跟随来提供个性化服务,了解消费者个体的喜好,基于自然交互以智能硬件为载体的云端终端一体化的产品。对应消费品厂商则会有AI Expert来助力做品牌、市场等运营模式的转变。



因而传统消费和消费品厂商一定从信息化系统升级为智能化升级,但是操作系统的交互界面、流量分发会不会产生新的东西,也就是整个生态范式转移的结果会怎么样现在还不能确定,但一定会在将来20年里发生。且未来十年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东西,也是ICT商业生态里最核心的三个东西:“软硬件一体化设备”,“互联网软件及服务”,“基础设施”。


ToB方面,之前很多公司担心大模型会不会替代房地产、法律、医药这些专业行业,这是没有必要的,只要公司独特创始人认知、方法论价值观这些核心的体系以及自有的品牌、客户等,可以将大模型当作985、211大学生,仅有书本上的知识储备但没有实践,不了解行业内的一些规则。因而,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其私有化部署,将其应用在自有的体系内,并确保该系统能够不断提升智能化就足够。


5、新型创业公司路在何方


为什么有的创业公司做了几十亿的收入估值还不高,而为什么有的创业公司只有几亿的收入估值却很高?


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创新品类、品牌定位和占领心智。创新某品类的品牌拥有最高包容度,吸引愿为此支付高昂费用的用户,从而占领心智和品类定义。比如一提及smartphone、smart car,就能想到iPhone、特斯拉为例。


真正的核心科技创新企业需要在核心技术上做到世界一流,通过技术创新获利,并坚持不懈再投入创新,造福全人类。


1)从技术、产业、商业全方位创新,特别要注重核心技术创新。互联网时代阿里巴巴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腾讯是产品应用创新、微创新的典型。中国大陆在核心技术系统创新上,两弹一星、航天航空、航母这些领域有人才和能力,但亦是民营企业所不能承付的领域。



2)科学家和企业家的结合,组建包括科学家、产品经理、系统工程师、软件架构师等在内的创新团队。这在美国创业相对容易因为他们有共创文化,而在中国创业需要个人为全才。因而中国在科创企业孵化上要帮助创业者,需要开导认知,给予方法论的指导,以及在组织上提供支持。


3)商业化思维和持续研发思维并重,抓住当前技术和应用契机。


4)把握企业发展时机,不能错过技术爆炸带来的产业机遇点。技术爆炸产生产业化的时间点不以任何个人和公司意志为转移,而是以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时间点为转移的。不要错过时间窗口,一旦错过即使后期投入100倍的代价也做不出来。


5)建立正交的商业生态体系,不同公司开放协作共赢。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彼此正交的不同公司需要并能够建立紧密的合作。在新的生态下,知识、经验、数据、利益的分享变得更加重要,通过混合的方式建立新生态下的共赢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最后,我认为我们可能正在进入“后人工智能时代”,可能生成式大模型会带来整个人类教育体系根本性的方向变化。当前教育过于强调ChatGPT擅长的能力即语言知识、泛百科、逻辑推理能力,而非想象力、创新力等。我们应加强对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人类保持在发现新知识方面的长期优势。而K12教育应该培养孩子使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包括生成式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来完成复杂创新工作的整体能力,而不是应试教育仅看答卷的分数。


总结:


商业生态系统的范式转移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时代,这改变的不仅仅是商业,而是整个人类社会。我没有那么悲观,也没有那么乐观,但我相信我们需要态度和能力。



“科技企业的全球布局”圆桌讨论




圆桌论坛上,天际科技资本分享了人民币及美元基金应对海内外市场考验的不同策略。2018-2019年海外资本市场极其低迷,天际判断这是中国高科技供应链在世界范围崛起的机会,迅速设立人民币基金并布局投资了超过25家硬科技企业,多家细分赛道龙头。2022年海内外资本市场更加低迷,国内疫情封控严重,天际主动选择走出去,携手十几家被投企业的创始人在东南亚/中东/美国寻找发展壮大的商机,坚定地把投资范围延展到受益于中国科技供应链的全球应用机会。


胡郁博士也与来自新加坡企业INNOWAVE TECH的徐劲松先生就企业家创业精神、各自企业在全球化扩张战略及对团队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特别声明:本公众号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公众号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公众号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文章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天际科技投资

直播预告


新加坡眼还有精彩的直播等你来看,点击下方预约起来!


— END —
相关阅读:

编辑:HQ


想第一时间了解新加坡的热点新闻,可以关注新加坡眼旗下“新加坡号外”微信公众号,同步下载新加坡眼APP,不失联。

《眼哥在新加坡》视频号你关注了吗?

点击下面视频,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内容!

或直接搜“眼哥在新加坡”也可以找到我们的视频号~



跟进新加坡时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