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城县非遗项目名录】通城人都来关注!

2016-06-27 通城广播电视台 通视网

有情怀的媒体  有角度的观察  通城广播电视台




《拍打舞》是流传于鄂南通城县民间具有生活习俗的传统舞蹈。

起源于清代初期,流传至今已300余年。清乾隆《通城县志》中记载:“县西石南桥一带庶农好谐,常于田野嬉而击拍躯体,是舞以自娱,遂成风尚,乃县治内一大趣事”。又清同治《通城县志》中记载:“适农闲,庶民无论老幼,皆边唱边打边摸,其乐融融”。

《拍打舞》是起源于通城的石南、大坪一带,盛行于清末民初。拍打者一人或多人,一边哼着民间小调或民谣,一边拍打身躯的各个部位,以此作为主要舞蹈语汇而构成不同身段步伐、场面调度、造型等舞蹈叙事主体。特别是群体拍打铿锵有力,气氛热烈欢快。其音乐主要除民间小调外,还有童谣。如“一只手打来一只手摸,只准打三下不准打多”;“张打铁、李打铁,打到张家门前落大雪。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打夜铁。打把刀子锋锋快,割落婆婆九蔸菜”等等。舞蹈音乐配合自如,其风格粗犷豪放,具有典型的楚地“山魈”舞种特征和很强的观赏性。其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汉民族舞蹈起源的历史认知价值和科学文化、民俗学的研究传承价值,以及该舞蹈本身所具有独到的审美价值和医理价值。

《拍打舞》起源时原始简约,语汇较为贫乏,后经三百多年演化,历代拍打者提炼粹成。现作为通城县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尤其弥足珍贵。上世纪八十年代,通城县文化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拍打舞》进行了抢救挖掘,经整理后将其收入了通城县“三民”集成之一的《通城县民间舞蹈集》。

《拍打舞》,顾名思义就是拍拍打打,就是拍打人体各部位,表现一种兴奋、铿锵有力、腾跃,甚至带点诙谐的情绪。男的以拍胸为主导动作,女的以拍手臂为主导动作。然后加以扩展变化,拍手、拍腿、拍肩、拍背,甚至拍脸、膝、臀,并互为拍打。加上手脚击地、人声呼腔,让全身动作腾动起来。躺着拍、坐着拍、跪着拍、站着拍、舞着拍、跳着打、蹦着打,拍打贯穿始终;或浓或淡、或紧或慢、或轻或重;时而轻如蝉鸣,时而重如雷轰;有起有伏、跌宕有致,配合队列变化,使舞蹈喷发浓郁的泥土芳香,粗犷而优美。整个人体动作多模仿飞禽走兽,舞蹈造型粗实敦厚。男的虎气生生,硕壮猷劲;女的野而不淫、柔而不媚。拍打的基本节奏为“啪嗒嗒·啪嗒嗒·啪嗒·啪嗒·啪嗒嗒”直到“嗒嗒嗒嗒嘿,嗒嗒嗒嗒嘿,啪嗒,啪嗒,啪嗒啪嗒嘿!”这两种节奏,正与我县民间锣鼓常用的节奏相吻合。该舞蹈不拘场地,不论季节都可拍打。舞曲一般选用乡土气息浓郁的山歌、小调等,可用吹打乐伴奏,使舞蹈相得益彰,气氛热烈,充满乡土风情。

该项目2007年入选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通城拍打舞



黄龙牮纸产于通城县麦市镇黄龙山天岳村牮楼咀,因产地而得名。

据《通城县志》记载,自清初就有手工制造土纸(即草皮纸),规模不大。民国27年,因日寇犯通,交通阻塞,纸等物价猛涨,热心纸业者,逐从江西、湖南等地请来造纸师傅,制造火纸和帐连纸。黄龙山以黎氏家族为代表的各姓村民,自清代起因战乱天灾从先后迁居黄龙山牮楼咀,并利用地方丰富的楠竹资源造纸。其制作技艺较为复杂,全程需经72道工序,工期一年有余(即跨时两年),并一直采用原始的设施、设备和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因其产品原料优势,手工制作精细,以致质量上乘,产品畅销于本县和周边县市的广大地区。黄龙牮纸不仅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祭祀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然而,由于黄龙牮纸制作工艺复杂,工期较长,特别是手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大,加之制纸技术要求高,而现在造纸的多为中老年人,多数年青人不愿学,导致造纸传承人减少,生产规模逐步缩小,以致纸业传承濒危。

黄龙牮纸是传统手工造纸的典型代表。它以本地特有的嫩楠竹干为原料,先加工竹料纸浆,然后按适当的比例添加药膏(山椒树叶汁),制成火纸。整个生产过程有72道工序,其中最主要的工序有以下24道:

斫  麻:每年农历五月间,在新楠竹刚开鸡毛叶时,方可伐竹,放置山上自然干枯。

断  麻:将干枯的竹杆扛回家,用砍刀一律劈成四市尺长一截的竹片。

撕  麻:将竹片按在撕麻凳上,撕成长约1.5市尺,比筷子稍粗的小篾条。

扎  麻:把撕好的篾条整合、缠成小把,每把约15根左右。

浸  麻:将扎好的小篾把放置水池中浸泡15天,发胀为宜。

浆  麻:将泡胀的小篾把捞起,又放置石灰水池(生石灰糊状)中泡15天。

堆  麻:用黄叉将泡好石灰的篾把挑起放在土窑上,码成高约3米、直径2米的       圆堆后,用泥巴封顶,用塑料布将圆堆封严。

蒸  麻:用干柴在土窑门内烧火三天三夜后,熄火冷却5天。

洗  麻:将蒸后的篾把逐一在清水池中冲洗干净。

发  酵:将洗净的篾把堆放池中发酵30天。

晒  麻:用耙锄将发过酵的篾料取出,铺在晒场晾晒,并用黄叉翻动。

发  水:在舂麻前夕,将晒干的篾料适量喷一点水。

舂  麻:将篾料运到碓棚,用水车石碓把篾料逐步舂成粉粒状牮纸原料。每天约能舂50市斤纸料。

上  槽:在仲夏至初秋时,是制纸最佳时间。首先将舂好的纸料分批倒入造纸棚纸槽的左槽(纸槽分左、中、右三个),加适量清水用搅耙均匀。

踩 洗:纸工赤脚在纸槽中踩洗,将纸料踩化。

过  水:待踩化的纸浆沉甸1小时后,放清水将纸浆中的石灰混水和少量浮渣过掉。

兑  药:待过清水后,先将纸浆盛入中槽里加适量清水搅拌,再从右槽中盛药膏水兑入纸浆内。

成  浆:边兑边试,完全凭经验观察纸浆与纸药结合的程度,是否达到适宜抄纸的最佳状态。

抄  纸:用纸帘子在配好的纸浆槽内平插入纸浆下一寸时捞起。

取  纸:将捞起的纸帘从容地反扣在纸榨上,把纸帘上的纸慢慢地沾下来,平贴在纸榨托板上。

压  榨:把槽内纸浆全部取完后,压榨12小时。

折 纸:将压榨好的纸墩放置折纸凳上,然后用按纸扒捋松,一张一张地折成小迭。

晾 纸:将湿纸放置晾纸架上,摆在堂屋或楼上晾干。

墩 纸:将晾干的小迭纸整合成1.5市尺高的纸墩,上下用篾条夹着,再用包装带固定好后,即为黄龙牮纸成品。

熬制药膏工序:

采 料:每年农历7、8月间,到山野中采摘山椒树青叶80斤左右。

洗 料:将采摘的叶片先清除杂物,然后清洗干净。

熬 药:备高约3尺的铁桶一只,放在临时搭置的三块砖石上,将山椒叶分批放入桶内并加清泉水,忌饭菜污渍入内,否则失去药效,然后烧柴火熬制,100余斤的原料约需48小时才能熬成药膏。

缸 藏:药膏熬制好后,倒入药缸存放待用。药膏面上盖半寸深的清水,以防药膏干涸。


黄龙牮纸


通城县居鄂之东南湘鄂赣三省交汇处,也是川语系和赣语系交汇处。山川阻隔,语言复杂,“十里不同音”是其地方语言的最大特点。

相传,通城打锣腔约嘉道年间由天沔花鼓艺人逃荒到此而传。它至今仍保留着锣腔早期只用人声帮腔和唱、锣鼓伴奏过门而没有文场乐器伴奏的特点,俗称打锣腔花鼓戏。主要腔调有圻水调、四平调、哭皮腔、倒扳桨调、还魂腔、纺纱调等。有倒板、正板、数板、条子(散板)急板等板式变化。另有四十多个小戏专用曲调。男女同声同腔。有传统剧目一百多个。

通城一带产生过许多俳优名伶,如清乾隆、嘉庆年间“名噪两湖”的最早汉调艺人李翠官(谱名李三槐),嘉道年间在汉口“嗣响”的“风流不坠是胡郎”的胡家班(清道光《汉口丛谈》)都是通城的艺人和戏班。在历史上与通城是一个县而后分治的崇阳县,就是京剧先祖名震京城的米喜子(米应先)的家乡。入清以后,汉调、提琴戏、打锣腔花鼓戏是先后活跃在通城农村的深得人们喜爱的剧种。

通城打锣腔有完整的唱腔音乐体系和音乐伴奏程式,有丰富的传统专用小调和反映多层面社会生活的传统剧目及表演程式。

唱腔音乐分主腔、小调、伴奏音乐三部分。主腔为板腔体,有圻水调、四平调、哭皮腔、倒扳桨调、还魂腔、纺纱腔等。有倒板、正板、数板、急板、条子(散板)等称谓。

小戏专用调有卖棉纱、卖洋线、扳笋、挖茶蔸等四十多个。

纯打击乐伴奏,无文场乐器。它可分为唱腔伴奏和身段过场伴奏两种。唱腔伴奏用于唱腔句与句间的间奏(过门),有三锣、五锣、七锣、十四锣、圻水锣、四平锣之分,依程式演奏。身段伴奏与其它剧种亦有同异。

三小戏居多,分生、旦、丑三大行,各行又有细分。

通城打锣腔的主要特征有:

1、较早期的板式结构形式。

2、主腔有徵、宫两种调式。徵调式上句腔落“6”音是通城打锣腔与众不同的特色。宫调式腔调上句落“5”,下句落“1”。纺纱腔有宫、徵双重调式色彩为通城打锣腔仅有。

3、男女同声同腔。

4、吸取民歌演唱方法,运用了大量的衬词和波音、上下滑音(语音造成)等润腔方法。

5、无丝弦乐伴奏,每句腔尾末字必用人声帮腔和唱,锣鼓间奏。

6、通城属赣语系,有六声,天沔花鼓语言为四声,它带来了曲调旋律调式色彩的变化。舞台上以通城官话方言为主,宫庭戏夹带汉韵(湖北皮黄剧种道白)。

通城打锣腔一唱众和的帮腔形式是古代荆楚人民为统一劳动节奏所产生的歌咏形式,如各种劳动号子,《楚词》中的“下里巴人”即便是。打锣腔的帮腔形式与这种歌咏形式不无相通之处,因而,对研究荆楚文化与民间故俗对戏剧音乐的影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打锣腔是我国八个省数十个剧种初期的表现形式。但是,它们都已“琴腔”化了,如荆州花鼓、楚剧、黄梅戏等等。而通城打锣腔至今保留着这一古老的表现形式就难得了。不管是用作研究我国戏曲起源与发展阶段的活的资料,或者作为现存的稀有的古代艺术品种,它都有别的剧种无可替代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通城打锣腔于二0一三年十月入选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通城打锣腔


通城县石南镇人杰地灵,民风淳厚,有着灿烂悠久的民俗文化。其中,石南镇梅港村、赛公村近20个屋场赛锣赛亮的传统习俗更是通城民俗风情靓丽的一道景观。

石南镇梅港村、赛村一带的赛锣赛亮活动由来已久,是通城民间文化中颇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活动的起源大约可追溯到四、五百年前的明朝年间,活动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赛锣,二是赛亮。

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村民们便自发组队参赛,参赛队多则十几个,少则三、五个。竞赛地点一般选在高山上,各队占踞着自己的山头和地盘,点燃篝火和油灯,参加人数达数千人。参赛队的组队形式每年并不是千篇一律,他们或以屋场或以姓氏为单位组队;或以村组的形式组队。如果某队打算与哪一组或哪一族人比赛,则提前通知对方,筹备道具,准备操练。每年元宵,必有赛锣赛亮,风雨无阻,村村组组、各族各姓、各队人马倾巢而出,赛谁的锣鼓点子打得最好、最响亮,赛谁的灯火最旺、最亮。

关于赛锣赛亮,其中还有许多讲究,祖辈相传,只有大年三十吃年饭“食年”(祭拜祖宗)的时候才能启锣,这时候将锣、鼓、钹、马锣抬出来,以便平日操练,一般不到山上打锣,到了元宵节必定上山打锣,出发之前,通常要举行一个祭拜祖宗的仪式,再将锣鼓一路打上山,赛锣不管打到深夜,还是打到通宵达旦,到了正月十六上午,必定要封锣,必就是将锣、鼓、钹、马锣又封存起来,一直等到来年赛锣赛亮活动的来临。

锣鼓队的成员都是从村组里熟悉锣鼓点子的男人中挑选,其余的男女老少和妇女儿童负责赛亮的组织工作。每逢赛事来临,村民们都非常的热心与慷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拿出自家攒的菜油、棉线、瓢羹,做出上千盏油灯,以备赛亮时用。在组织活动中,大家分工明确,从不推诿。有的负责灯笼、油灯的制作,有的负责赛亮时加油,有的负责安全维护,有时还组织特攻队员偷袭对方的灯笼。

最初最原始的赛锣赛亮活动带有一定的封建炫耀色彩,组队参赛,比的是实力和势力,比的是人气和声望。随着时代的推移,这项自发的民间活动被当地村民一代代流传下来,同时也融入了许多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活动意义。新春佳节,相邻村组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赛锣赛亮,一是图个热闹红火,二是庆贺丰年、欢度新春,三是表达对来年风调雨顺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赛锣赛亮

通城县非遗项目名录


一、县级非遗项目(22项)


1、第一批(6项)

通城拍打舞,高筒提琴,张家十伢的故事,提琴戏,龙舞,狮舞

2、第二批(5项)

长篇叙事诗《赛牡丹》,通城山歌,通城打锣腔,黄龙牮纸制作技艺,打灯坐夜

3、第三批(11项)

应锣应鼓,佛岭锣鼓,正月十五赛锣赛亮,祭祖,泥塑,竹编,石雕,麦市豆制品,甑蒸糕,龙灯制作,豆豉制作


二、市级非遗项目(5项)


张家十伢的故事,拍打舞,通城打锣腔,黄龙牮纸制作技艺,通城《赛锣赛亮》


三、省级非遗项目(4项)


通城拍打舞、牮纸制作技艺、通城打锣腔、通城赛锣赛亮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


1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信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分类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十大类,即: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3

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然而,在经济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中,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的逐渐削弱乃至在部分地区的消失,民众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等,给一向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传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之逐渐地或部分地失去了生存与繁荣的土壤,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因非法走私而流失境外,以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手段、范围与力度,也已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客观现实。因此,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工作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方式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式有: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抢救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之一。主要是对一些生存环境恶化、面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保护。整体性保护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完整的文化生态中进行保护的一种理念。它强调非遗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传承人在生活中的状态等,是一种立体的保护模式。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看新闻,看直播,请关注通视网!

 编辑:傅凡    资料来源:通城县文化馆

通城广播电视台出品    原创节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

洽谈合作事宜    请联系在线客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