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越舍得用孩子,孩子就越有出息!别不信

2017-01-08 家教智慧博览

怎样才能每天都收到这样的文章呢?


只需点标题下“家教智慧博览”关注即可!



     福利来啦:关注家教智慧博览公众号,并在后台留言“获取家教资料”,您将获得海量的家教资源:100部经典儿童电影视频;30部经典纪录片视频;40个小学数学、语文学习资料,还有大量优秀视频、音频和文字资源还在陆续上传中。关注微信公众号:家教智慧博览,精彩育儿资讯不容错过!


来源:教子有方(ID:jiaoziyoufang),200万妈妈的贴心之选,每天一刻钟,教子很轻松



娇娇妈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最终目的应该是“分离”:我们爱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独立成长,坚强地面对未来的风雨



1


那个喜欢蒸菜卷子的小男孩,小名起的很有那个年代的特色,叫“营长”。他是家里的老小,上面还有好几个哥哥、姐姐。



每当“营长”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家里其他人都下地干活尚未回来,于是“营长”就张罗着做饭,做的最多的就是蒸菜卷子。

他先把马齿苋之类的野菜洗净,切好,拌成馅,然后就开始在一个大瓷盆里和面。

揉好面团,揪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剂子,再把剂子擀成薄薄的面饼。

之后把馅均匀地摊在面饼上,卷起来,稍微压扁。

最后就是上锅蒸熟……

每次我们去找“营长”玩时,他几乎都在家里干这个。看着他熟练地和面,撅着屁股擀饼,抱着玉米秸秆烧大锅,我们都说他简直是个“老娘们儿”,净干些“老娘们儿”才会干的活儿。



2


另一个喜欢开手扶拖拉机的男孩,小名叫“猴儿”,不知道他爹妈为啥给起这么个名字。不过真是人如其名,他非常好动,什么都要动动瞧瞧,总喜欢招惹别人,小伙伴都说他“贱手贱爪”。

“猴儿”对各种农活儿有很高的兴致,简直就是为干农活而生的。当小伙伴们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时候,“猴儿”已经能开家里那台破手扶拖拉机了。先让他爹用摇把给发动起来,然后他就能跳上去,熟练地使用离合、换挡、转弯……

谁家有个耕地、推大粪的活儿,“猴儿”都愿意参与,甚至不请自来,只要给零嘴吃就行。那时候我家有个果园,于是“猴儿”往我家跑的次数最多,因为每次帮干完活儿,我母亲都会管“猴儿”一顿饭,再让他带一大兜苹果回家。

每个见过“猴儿”的人,都会胸有成竹地预言一下“猴儿”的未来:这孩子,学习不中用,干活倒是挺利索,将来肯定是个好劳力!



3


小伙伴们长大后,都各奔东西,我外出上大学去了,其他小伙伴也都努力经营者自己的生活。大家都很忙,很少联系。再次得到“营长”和“猴儿”的消息,还是前段时间从我母亲那里听到的。

“营长”后来报考了军校,当兵去了,据说因为能吃苦,勤快,很受领导赏识。现在安排到武汉那边了,在机场上班,负责后勤工作,属于副营级干部,待遇相当不错。

而“猴儿”,在上海那边做豪华汽车销售,也是经理级别的人了。每年都开着大奔驰、带着老婆孩子回村。

而当初经常嘲笑他俩的小伙伴们,勉强算是好点的,就像我这样考个大学,找份相对安稳的工作,还常常因为工资、职称之类的事情焦头烂额;更多的人,早早结了婚,成了一个“好劳力”。

“营长”和“猴儿”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绝对不是单凭运气,肯定跟他们童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们童年时候的忙碌、辛苦,培养了性格中勤劳、踏实的特点;他们童年时便替家人分担家务,使得他们懂得父母的辛苦,懂得体谅他人。

勤劳、包容、体谅,是现在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品质,也是很多孩子欠缺的品质。



4


现在很多大学生,刚入学的时候特别苦恼,因为远离父母,他们必须自己去整理床破、洗衣服、刷鞋。而在此之前的十几年里,这些事都是父母一手打理的,孩子只需“好好学习,别的事不用管”。

很多大学生的被罩、枕巾,半年不洗,一揪出来油腻腻、黑乎乎的;袜子从来懒得洗,买上10几双换着穿……不但男生这样,女生也这样。

很多人都知道,现在大学生就业不容易。但如果你了解过他们的成长经历,以及在大学时期的表现,你就会知道:这样的状态,找不到工作就对了。



5


对于一个人来说,“被使用”和“被需要”的感觉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我们自信、自尊的源泉,也是我们努力生活下去的动机。

想一下身边的老年人,他们虽然腿脚不方便了,但总想在子女们做家务事过来插插手。但子女往往会冲他们嚷:“妈,你一边歇着去吧,这用不着你,别插手了!”

这时候,老人们会很开心吗?不,他们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因为不被需要意味着别人对你说:“你不中用,我们用不着你,也不太相信你!”

对孩子来说,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时常使唤一下孩子,交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才能激起孩子内心那份小小的责任感,才能帮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其实,包括优妈自己在内的很多父母,总会掉进一个爱的误区:太爱孩子了,舍不得让孩子做一点脏活、累活。

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最终目的应该是“分离”:我们爱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独立成长,坚强地面对未来的风雨,而不是留在我们身边,当一个“30岁还断不了奶的巨婴”。


往期精彩阅读

1.管孩子要趁早

2.重磅消息:教育部最新政策出台,从幼升小到高考全面改革!

3.小学数学顺口溜,超轻松记忆(推荐收藏)

4.牛!最好最新的小学拼音学习法,家长在家这样教真不比老师差!

5.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不阅读的孩子,是潜在的差生

6.这8个习惯会让孩子越来越笨,甚至抑郁!父母赶紧收手


家教智慧博览(ID:chaorenchaoyu2016),依托华中师范大学强大的研发优势,汇聚数百位基础教育名师,共同为全国百万家长提供贴心服务。关注家教智慧博览,您将获得100多部经典儿童电影等优秀家教资源。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就可免费订阅啦!


长按二维码,关注家教智慧博览

合作/投稿/      微信:fyc512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