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爱自己,比爱孩子重要

2017-04-14 前沿亲子

— 01 —


电视剧《虎妈猫爸》曾经风靡一时,引起大家的广泛议论。剧中“虎妈”毕胜男为了女儿能上重点小学,不惜斥巨资买下破旧的学区房,为了管好孩子还辞去工作一门心思扑在女儿身上,其拼命程度不免令人乍舌。

 

就连饰演毕胜男的赵薇也直言,她并不赞成毕胜男的做法:父母只为子女而活。却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象并非特例,看似夸张,却“都是生活中确实存在的”。

 

图片来源:《虎妈猫爸》


— 02 —


小时候,村里有一位阿婶,个子很低,只有一个儿子,几乎把所有的幸福和期望都放在了儿子的身上,因为文化程度不高,只得种田卖菜为生,每天起早贪黑,累得要死。

 

嘴里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父母不都是为了子女嘛,只要孩子有出息,自己苦点也没什么。

 

其实她的儿子不怎么听话,唯独体育不错,在一次县城的运动会中,代表学校拿了个一等奖,阿婶高兴得要命,遇见谁就得意地炫耀自己的儿子有多么的厉害、多么的有出息,讲了足足有一个多月。

 

儿子初中还没毕业就外出闯荡,平时很少回家,别人也不知道他干嘛去了,几年之后,就看到她的儿子开着宝马回来,甚是风光,那也是阿婶最洋洋得意的时候,和别人说话的时候都多了几分得意和轻蔑。

 

“你看看我的儿子!”和以前那个老实巴交、只知道干活的母亲简直是判若两人。

 

只是好景不长,儿子很快便被抓入狱。原来他走的不是正道,在沿海地区走私,还牵涉到毒品,余下的大半辈子都可能要在牢房里度过。

 

阿婶被气得头发一夜之间白了很多,原本得意的双脸瞬间变得苍老而憔悴。

 

把幸福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样的父母并不少见,很伟大、很感人,却也很心酸。看似找到了为之奋斗的意义,可这样的羁绊却很脆弱,一旦孩子未达到父母的期望,破灭与虚幻也就随之而来。

 

为孩子而活的父母,幸福感往往很低,也很脆弱。

 

图片来源:《回家的路》

 

— 03 —


相对而言,越是自我成就感差的父母,就越是喜欢标榜“为孩子而活”。

 

有一位亲戚,在家族的期望下,却高考落榜,抑郁寡欢,总觉得自己是时运不齐、空有一身才华却无人赏识,然后到一个小区里做着安稳的保安,时不时和人抱怨下社会与生活的不公。

 

而周围那些原本吊儿郎当的同龄人,不少都飞黄腾达,不是买房,就是买车,这更加剧了他内心的的不平衡。唯一的希望就是就是让孩子努力读书,将来考上公务员,可以为他出口恶气。

 

于是,经常听到他在儿子的身边唠叨:“我这辈子就为了你,你不给我好好读书,考个公务员,你怎么对得起我!”

 

中国的父母普遍有一种望子成龙的奢望,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让孩子带着父母的梦想上路,期盼着有一朝一日光宗耀祖,对自己的要求却极低,毕竟逼孩子成材远比逼自己简单得多。

 

很多时候,“我为你而活”并不是一种无私的奉献,里面包含着一个隐秘的诉求: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献出了我的青春、时间、金钱等所有的一切,完全都是为了你。那么,你拿什么来匹配我的付出,既然我付出这么多,你就必须听我的话、懂事、有出息。

 

表面上看,“你以为你是在为别人而活着,其实你只是将自己的灵魂寄生在别人的生命上,并且喧宾夺主的控制着别人的生命”。

 

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控制

 

图片来源:《回家的路》


— 04 —


就如网友所说:“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国家的父母会像中国父母那样从孩子出生一直操心劳累到死……对孩子倾注的心血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可自己获得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却稀薄得可怜。

 

有一位同学,母亲是美术老师,据说国画画得超级牛逼,人也长得漂亮,曾经让不少同事垂涎三尺,可自从生了小孩之后,便一门心思扑在了孩子身上。

 

孩子是又学画画、又学钢琴、又学跳舞,哪怕日子过得非常紧张,也丝毫没有落下,可自己的画笔却早已沾满灰尘,身材也已走样,很难想象她曾经也是个才华横溢的美女。

 

同学毕业没多久,便在母亲的催促下结婚生子,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并且辞掉工作,当起了全职妈妈,一门心思培养孩子,在她身上,似乎又看到了她母亲曾经走过的道路。

 

上一代为了下一代而活,下一代又为了下下一代而活,在循环往复的怪圈里,“结果,每一代人都没有为自己而活,都没有很好地去创造独特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很少活出自己的精彩来”。

 

满打满算,孩子真正留在父母身边的日子最多也就二十年,说到底孩子只是你生命的过客,可人生却还有那么长的时间,早早地放弃自己的精彩,剩下的日子是空虚度日还是守着自己孩子打死也不放手呢?

 

不管你相信与否,绝大部分的人终将归于平凡,也包括你耗费毕身心血的孩子。可平庸与精彩却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选择,包括父母本身。就像这位母亲,其实大可将自己人生过得更加的精彩,即便终归是平凡。

 

为了孩子而活的父母,往往活不出自己的精彩。

 

图片来源:《回家的路》


— 05 —


父母“为孩子而活”,对孩子来说,却未必都是好事。

 

首先,孩子不独立。

 

有一位远房表弟,是家中独子,父母甚是溺爱,连一丁点的家务活都不用干,花费的心血不可谓不多,表弟从小到大就没有离开过父母。

 

读高中时,母亲还专门在学校门口租了个房子,亲自陪读。到了读大学,总得住校,可父母没隔几天就跑到学校去送鸡汤、搞卫生什么的,连自己的鞋带都系不好。

 

到现在依旧单身,相亲了好几次,在一起吃顿饭后便被拒绝了,理由都一样:对方就像个孩子。

 

爱的多未必就是好事,竭尽全力乃至无微不至,换来的很可能是依赖与不独立,中国的孩子普遍缺乏自我管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跟父母过度介入有很大关系,放手与旁观,是中国父母最缺乏的一项素养。

 

其次,反复把“为你而活”挂在嘴巴,孩子有负罪感。

 

杨元元自杀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反复念叨“为你而活”,让孩子有愧疚感、负罪感,觉得自己欠父母很多,一生都捆绑在父母的价值观里,活不出真正的自我出来,焦虑、迷茫,在人生的道路左右彷徨,不得要领。

 

图片来源:洪小漩

图片来源:洪小漩


— 06 —


有一位母亲,退休后选择和孩子住一起,为他们买菜、做饭、洗碗、洗衣服,每天累到很晚,可得到的却是儿媳的抱怨,因为没有自己的隐私,儿子也夹在两头左右为难。

 

母亲很痛苦,老伴对她说,你的那些退休同事天天都在外面旅游,你不梦想着走遍中国,何不趁着腿脚还利索出去走走呢!

 

母亲想想也是,于是抛开儿子儿媳,毅然出走,游丽江、跑草原、看冰雕、拜菩萨,心中的不悦早已抛到九霄之外,还学会在朋友圈发照片。看到母亲如此开心,儿子儿媳开心得不行,并成了儿媳崇拜的对象。

 

出来之后才发现,原来除了孩子之外,生活中还有这么丰富的生活等着你去发现、赏玩,原来孩子并不是你生命的一切,“失去了孩子”,却发现还有另一个好看的世界在等着你。

 

当然,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去指责自己的父母没有活出自己的价值,对子女而言,她们付出得实在是太多了,这并不是她们的错,只是时代的局限与社会的贫乏给她们造成了太多的伤害,说到底,她们也是受害者。

 

然而,对于刚刚走上或者将要走上父母岗位上的人而言,却大可不必将自己的幸福与价值建立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每一个父母都应活出自己的精彩来,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负责,孩子不需要也不应该背负你的期望与价值。只要你努力,每一个父母都能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而没有包袱的孩子,往往能走得更远、更幸福!



前沿亲子免费领取资料啦!


【CA 语文】回复“” 免费领取


【育儿男神全集】回复“育” 免费领取


【双语不用教】回复“双语” 免费领取


回复“启蒙绘本” 免费领取【启蒙绘本1-4册】


【世界优秀绘本15册!】回复“优秀绘本” 免费领取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 7册!】回复“爸爸” 免费领取


回复“聪明” 免费领取【国内优秀儿童绘本15册】


回复“迪士尼3” 免费领取【少儿迪士尼美语音频系列三】

 

【我的第一本亲子英文书PDF+mp3】回复“英文书” 免费领取


【外研社双语绘本萤火虫系列(共25本)+配套音频】回复“绘” 免费领取


获取更多资讯,请回复“前沿亲子”免费领取。


前沿亲子

微信ID:qyqzwx

在细节上塑造 

教育|学术|生活|科技

长按二维码关注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